● 卢雪飞 陈甜天 王玉玲
语言都具备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1],这是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聋生需通过专门学习才能掌握。有时,聋生对一句话中的每个词都认识,但却不能准确理解句子意义,这与国外已有的研究结论,即“在聋生阅读理解过程中,其语法理解的水平对词汇运用和阅读理解都有着很大的影响”[2]相印证。有学者指出,聋生虽学会了一定数量的词语,但没及时获得词语的组合规则及应用环境,因此句子写得不通顺,无条理[3],所以聋校语文急需加强语法教学。
研究表明,部分聋人学习汉语具有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4]。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重视语法获得的“教”与“学”两方面,且把“学”作为重点,语言习得理论指出“成人是在与环境(包括课堂教学语言小环境、课堂外自然大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掌握汉语语法规则的”[5]。聋生也不例外。
我们以对外汉语教学的二语习得理论为指导,采用情境化教学方法,借鉴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技巧,结合聋校语文学科特点进行了实践研究。本文以《“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连……也”句为例,详细阐述聋校语文中的语法教学问题。
教学语法点选取的依据是,通过学情调查,发现学生普遍未掌握的语法点或者与文本内容、主旨理解密切相关的语法点。
表1 学情前测结果
授课前,笔者对依文填空(调查学生字词句障碍的方式)练习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学生未掌握的语法集中在三种句式上(见表1)。
“是……的”句、“连……也”句学生100%没掌握,但理解小说内容和主旨、感受人物形象都与“连……也”句关系更密切。人物形象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连……也”句更能凸显哈尔威船长威严、指挥有方等特征,故将它定为语法教学内容。
让学生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即语法点的学习和课文分析。教师出示学情检测结果,带学生读表1中的“连……也”句,并解释学习“连……也”句的原因,阐释这一句式对理解人物形象和主旨的重要性。
让学生意识到语法所承载的语义功能。语言是用来传情达意的,将抽象的语法知识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相联,使学生感到此情此景用“连……也”句才能准确表达他们的感受。在导入环节,教师出示三个由易到难的汉字:雪、缈、骉,问学生读音,“骉”的出现难住了学生。
教师:可请教听课老师(有老师读出了“biāo”音)。
学生(面露钦佩神情):“骉”什么意思?
教师动画展示含义(许多马跑的样子)。
教师:那位老师认识“骉”字,你们是何感受?
学生:真棒!水平真高!
教师:为什么说那位老师水平真高?
学生:因为她认识“骉”字。
教师(指“连……也”句和“骉”字):那位老师汉语水平真高,连“骉”字也认识。
教师水到渠成地结合真实情境运用“连……也”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6]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也建议优先发展学习者的语言理解能力,让其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体会汉语句子的语法规则。[7]聋生结合语境初步感受到“连……也”的意义和用法,接着使其认识“连……也”中间是“最极端”的例子,起强调、突出作用。此时要举大量与生活情境相关的例句,辅助学生理解“最极端”的含义。“雪、缈、骉”三个字中最难的“骉”算最极端的例子,最简单的“雪”也是最极端的例子。极端的例子可以是几件东西中最贵的、最便宜的、最好的、最坏的等等,“连……也”的意思是最极端的情况都会出现,一般情况肯定会出现。
帮助学生了解语法点格式,利于学生模仿练习。语法的教学方法大体有三种:归纳法、演绎法、引导性发现法[8],本课采用归纳法。教师举出以下例句请学生结合语境选择短语填空:
微信很流行,连________也在用。(老奶奶、年轻人)
他(自理能力差、生活能力强)________,连鸡蛋也不会剥。
例句紧密围绕“最极端”的例子和“强调、突出”作用加以阐释,提示学生观察“连……也”句中间短语的特点。学生观察例句,思考、分析,归纳出格式:连+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也。教师补充“连……也”句中间也可以是其他短语,本课只涉及名词类。
学生由“懂”语法到“会”语法之间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9],而“用”是最好的“学”,要设计多层级、多样化、情境化的练习。
1.让学生说一说。
用“连……也”把句子说完整,如:
他现在很有钱,________买了。(手机、电脑、别墅)
这姑娘可厉害了,她________敢喝。(汽水、啤酒、白酒)
这道题很简单,________会做。(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
这篇古文太难了,________。(学生、老师)
他特别怕小动物,________。
2.让学生写一写。
一是看单幅图,再练习写句子。如让学生先看图1,再练习写“他太困了,________。”
图1
二是看两幅图(如图2),再练习写句子。
图2
让学生看这两幅图,从多角度观察两个教室,用“连……也”句描述其特点,鼓励学生用语法点做内容多样的自主表达。学生不会观察时,教师可引导其观察,比较白板、桌子、椅子等。指导观察角度后,学生仍不会用“连……也”句,再引导其看格式,教师用手语说句子后再板书:教室里特别干净,白板上连一个字也没有。学生看后思考、仿写出了内容不同的“连……也”句。
以上“连……也”句的练习设计从半开放到开放,从单图到多图,力图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提示学生用比较法,多角度观察图片,使其想用、能用新句式表达,而且表达更多样、更自由。
心理语言学研究证明,阅读理解涉及到三方面内容,一是阅读者的一般知识,二是阅读者语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句法知识、语义知识),三是篇章结构组织的复杂性程度。语法是帮助聋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重要途径。
理解“连……也”句意义和作用后,组织学生再读文中语句,思考“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的意思,体会其强调、突出语意的作用。
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之间要有逻辑性,教师先问,“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说明还有谁在听从他的调遣。学生想到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听从哈尔威船长的调遣。教师再问,除了人还有谁也听从他的调遣。学生回答是“失事的船舶”。教师说“连失事的、不受控制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这就更突出、强调了哈尔威船长领导有力、指挥有方的人物形象。
通过“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这句话,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其他人遇到船即将沉没时会怎样,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再启发学生用“连……也”描绘哈尔威面对船将沉没的表现,学生说“他连害怕也没有”,教师提升为“连害怕的表情也没有”,并进一步启发学生若写成“连一丝害怕的表情也没有”就更好了,这说明他连死也不怕!这是他忠于职守的表现。
至此,学生理解了“连……也”句的意思,也体会到它强调、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避免语法教学与课文内容学习相分离的现象。
学习语法点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用它表述自己的生活,所以要有拓展运用环节。教学内容生活化有利于聋生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促使其语言知识的迁移。根据学生的春游经历,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情境化交际性练习。
学生两人一组做对话练习,他们先后说出“我累得连一个字也不想说”“我累得连饭也不想吃”“我累得连澡也不想洗”等多种句子。
语法教学能使聋生看到文中的语法点,理解其意义,体会其作用,掌握其格式,通过多样化、情境化练习初步掌握其用法。2016年颁发的《聋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法修辞知识“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以及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操练与考试”。因此语法教学不单单是语法知识教学,更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准确应用。语法教学是聋校语文课中的一种,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所谓“真实”是学生不曾注意到、不会用的语法。一篇文章有多个语法点,要精准定位学生语法的盲点和弱点,可做依文填空的课前测试。本课基于学情把“连……也”句作为教学重点,学生不会的正是教师该教的,这样教学才有针对性,学生能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语言成长。
所谓“有效”是语法点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连……也”与小说人物哈尔威船长的性格特点、忠于职守的形象密切相关。学生先理解简单的“连……也”句的意义和作用,再读课文较难语句就容易理解了。
讲语法是让学生“懂”,练语法是让学生“会”。
“懂”——对语法点意义的理解和作用的体会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最初的讲解是辅助学生知道“连……也”的字面意思和作用,其后练习中启发、鼓励学生说出“连……也”的意思和作用,则在促使其深度思考,不是记忆,而是用自己的话阐释、理解。当学生能清楚表达时则说明他真地感受到且理解了。
“会”——对语法点的准确运用。从“懂”到“会”需要较长时间,课堂教学能集中时间、精力运用语法点。从填空练习到说一说、写一写,再到情境对话练习,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理解语法、运用语法,量变才能产生质变。
语法教学要以学生的真实需要为本,与文本内容和主题理解相联,将理解语法点意义、体会其作用、运用其格式贯穿始终,力图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教学反馈能提升语法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练习情况的反馈、指点越及时,他们课堂上的收获就越多。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间进行更多交流和思考,水平相近学生的交流对彼此的成长有更大作用。
语法练习分机械类练习、有意义练习、交际性练习三种[10]。课上先后呈现如下练习:选词填空、填半句话、说一说写一写、观察一幅图造句、比较两幅图写话、情境化的交际性练习,由易到难、层级清楚、多样化的练习形式能激发学生运用语法结构表达的兴趣。练习的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其产生亲切感,使学生觉得语法学习是有用的,不是枯燥无味的。语法教学通过设计多层级、多样化、情境化的练习,使学生在运用句子的实践中自然而然理解其意义,掌握其格式和用法。
参考文献:
[1]黄伯荣,李炜.现代汉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Kelly L P.The interaction of syntactic competence and vocabulary during reading by deaf students[J].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1996,1(1):75—90.
[3]郭英敏.试析目前聋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0(4):58.
[4]吕会华.聋人和留学生汉语生造词比较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3):43—45.
[5]王永德.从儿童语法习得过程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心理科学,2001(3):370.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王永德.从儿童语法习得过程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心理科学,2001(3):370.
[8][9][10]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