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校语文语用课堂的构建
——以《课间十分钟》为例

2018-05-09 08:13陈建军
现代特殊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聋校聋生课间

● 陈建军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语文课程基本性质来看,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用教学。积极构建语用课堂既是语文课程的本质需要,也是聋生学语文的特殊需求。[1]《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聋校语文课程应注重认真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应该让聋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2]《课程标准》的这一基本理念,既给聋校语文语用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也给聋校语文语用课堂的构建指明了实践路径。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现以六年级《课间十分钟》一课的教学为例,略谈聋校语文语用课堂的构建。

一、案例课文简析

《课间十分钟》是全日制聋校语文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配有一幅插图。课文讲了同学们在课间十分钟进行活动的情况,重点介绍了打乒乓球、爬竿和丢沙包三项活动。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言表述简洁凝练,段落结构基本相同,是利用聋生已有生活经验开展自主学习和说写训练的好教材。根据课文特点和聋生学语实际,笔者在教学时坚持“关注体验、指导学法、强化说写”的总体教学思路,突出聋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构建积极的语用课堂,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体验活动

师: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到了,让我们一起到学校的运动场参加课间活动吧!

教师将学生带到活动场地,分成三组,分别指导学生开展打乒乓球、爬竿和丢沙包三项活动。

【设计思路】通过课前游戏,让学生亲自体验打乒乓球、爬竿和丢沙包三项活动,了解这三项活动的规则,感受活动时的场景,体验自己的活动心情,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这一教学设计体现了《课程标准》尊重聋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的理念,遵循了聋校语文课程应注重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教学要求。

(二)整体感知,把握脉络

师:精彩的课间十分钟结束了,同学们刚才玩得开心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回到课堂,看看课文中的同学是怎样活动的。

教师出示导读题:(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课文重点介绍了哪几项课间活动?(标出相应的段落)

学生默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成果。

【设计思路】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让聋生先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重点了解此类文章一般先介绍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聋生、教师、编者、文本对话的过程”的基本理念,实现了在教师引导下聋生和文本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初步把握了课文的整体脉络。

(三)精点细拨,教授方法

师:课文共介绍了七项课间活动,并重点介绍了打乒乓球、爬竿和丢沙包三项活动,就让我们先去看看精彩的乒乓球比赛吧!

教师出示导读题:(1)打乒乓球的活动是在什么地方进行的?(2)乒乓小将们是怎样打乒乓球的?(3)围观的同学怎样?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独立思考。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逐一检查,并逐句讲读。

师:你能说说作者写这项活动的思路吗?(引导学生思考:先写在什么地方活动,再写怎样活动,并介绍围观同学)

师:你能按照作者的思路自学第三自然段吗?(出示自学题,引导学生自学写“爬竿”的段落,教师适当点拨)

【设计思路】通过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介绍打乒乓球的段落,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按照一定顺序把活动写具体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自学叙述爬竿活动的内容,培养自学能力。这一教学设计彰显了聋生是语文学习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突出了“掌握学习语文基本方法,提升基本能力”的新课程要求。

(四)精读细想,赏析品味

师:看完了打乒乓球、爬竿,还有精彩的丢沙包活动,我们快去看看吧!

学生集体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丢沙包的句子。

师:结合课前游戏,再读课文描写丢沙包的句子,说说丢沙包活动是怎么玩的。

师:作者写丢包、躲包和抓包分别用了哪些动词?(引导学生第三次读课文)

师:“猛攻、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海底捞月”这些词你懂吗?谁能演一演这些词语?(结合课前活动,引导学生演示、体验词语)

师: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谁能来说说作者的思路?

【设计思路】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活动体验,精读细想活动内容,赏析品味重点词句意义,并进一步巩固作者的介绍思路。这一教学设计突出了阅读是聋生个性行为的新课标要求,特别是通过结合课前活动实现对重点词句的赏析品味,珍视了聋生对课文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新课标要求。

(五)说写结合,当堂训练

师:课文还简要介绍了哪些活动?(跳皮筋、跳绳、踢毽子和做老鹰捉小鸡游戏等)

师:你能仿照“丢沙包”的写法,任选一项活动,说写一段话吗?(组织学生进行说写训练)

【设计思路】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巩固课文描写活动的方法,加强学生的说写训练,提高说写能力,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实现了用课文学语文的基本要求。

三、语用课堂构建思路

聋校语文语用课堂是指坚持“语用”教学观的指导,遵循聋生语言发展特有规律,着眼未来成长需要,从语文课程高度出发,依托教材文本,以培养、形成、发展聋生语言能力为核心目标,突出语言运用实践的聋校语文课堂。《课间十分钟》一课的教学实例,遵循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突出聋生学语文的特殊需求,着力从三个方面入手构建聋校语文语用课堂,强化聋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训练。

(一)重体验,构建生动语文课堂

课间活动:爬竿 供图 陈建军

语文是聋校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由于听力损伤所造成的学语障碍,对于聋生来说,语文也是最难学的课程之一。由于聋生的认知以形象直观为主,对于抽象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借助多种方式理解课文。而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知事物,实现在实践中认知。对聋生来说,通过体验学习语文,是重要的语言实践和语言运用。《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聋校的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关注聋生的生活体验,积极创设活动情景,丰富聋生的直接感受和体验。通过构建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让聋生在生动的情景体验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形成语言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课间十分钟》一课的教学实例,充分借助体验来指导聋生认知,在体验中学习感悟语言。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丰富聋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认知能力。

1.通过课前的活动体验,初步感知课文

《课间十分钟》叙述的活动虽然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但由于聋生认知水平较低,尤其是关于语言的抽象认知水平低。如果仅仅通过阅读语言文字来理解课文,难度仍然很大。通过活动体验这一认知方式,可有效克服聋生的这一认知障碍。如教学前,利用课间时间,精心设计组织了课前的活动体验环节,带领学生到学校运动场做一做课文中重点介绍的打乒乓球、爬竿和丢沙包三项活动,让学生对课文总体内容和重点活动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为课文教学打下初步的认知基础。

2.借助活动的动作体验,引领走进课文

具体生动的动作描写是本课的一大特点,引导学生体验课文具体生动的动作是课文教学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组织让学生做一做、演一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你推我挡”“纵身一跃”“猛攻”“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海底捞月”等重点词汇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意义。通过对这些具体动作的做、演、练,深化对动作的理解,从而更深入地走进课文,让学生体验、感受活动的精彩。

3.激发聋生的情感体验,深度理解课文

情感体验是心灵的深度体验,通过深度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才可以深化对课文的认知体验。教学中,结合课前活动开展情况,借助课堂阅读,引领学生理解围观同学的喝彩、欢笑,体会爬竿小同学的高兴,感悟丢沙包同学的欢畅。引领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活动,实现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实现走入文本,构建生动、有趣、活泼的语文课堂。

(二)导学法,构建自主语文课堂

《课程标准》强调,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调动聋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实现自主学习。《课程标准》也指出:聋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该激发聋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聋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自主课堂是聋校语文语用课堂的基本特征,也是聋校语文语用课堂构建的重要抓手。所以在《课间十分钟》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聋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依托教材文本,授之以渔,让聋生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1.精心设计,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也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对聋生来说,由于听力受损,学习语言难度很大,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课间十分钟》一课的教学,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上,通过“通读整体感知、精读深入理解、品读赏析体会”让聋生领悟“通读、精读、品读”的读书“三部曲”,掌握各种不同读书方法的不同要求和各自的侧重点。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导读题,让聋生带着问题读书,围绕重点抓中心,明白书要读更要思,读书要动口更要动脑入心。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关于乒乓球比赛时,设计了“打乒乓球的活动是在什么地方进行的、乒乓小将们是怎样打乒乓球的、围观的同学怎样”三个导读题。以导读题引导聋生阅读课文,坚持边读边思,走进课文,感悟课文。同时,通过指导学生找一找、画一画描写活动的句子和描绘动作的词语,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明晰思路,注重段落学习方法指导

段的教学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掌握段落学习的基本方法是语文训练的重要内容。本课的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打乒乓球、爬竿和丢沙包三项活动,表达方式和段落结构基本相同,是对聋生开展阅读方法训练的好范例。所以,在教学中按照“教、扶、放”的整体思路设计教学,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描写打乒乓球活动的思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而后“扶”学第三自然段,通过设置“爬竿的活动是在什么地方进行的、是怎样爬的、他们的心情怎样”导学题,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对于第四自然段则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品读体验重点词句。这样思路明晰的教学安排,体现了教师主导,突出了学生主体,有利于聋生掌握段落的基本学习方法,有助于逐步形成语文能力。

(三)练说写,构建实践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 供图 陈建军

实践性是聋校语文语用课堂的本质特征。具有良好的说写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说不出,写不通,是聋生语言能力薄弱的体现。所以,加强说写训练,构建实践性的语文课堂,不断提高聋生说话和写话能力,这是聋校语文课堂的基本任务。每一名语文教师,每一节语文课,都要从聋生语言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语言训练的实践环节,让聋生在有针对性的训练中,进行语言实践,形成并提高语言能力。如《课间十分钟》一课共介绍了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跳皮筋等活动项目,但课文仅重点介绍了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三项活动,而对其他活动只作概括性介绍,未做详细具体描述。这是课文的文白,也是编者的意图所在;既是文章表达方式的需要,更是语言训练的关键点。教学中,在学生掌握打乒乓球、爬竿和丢沙包三项活动的基本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后,笔者精心设计了说写训练的课堂教学环节。让聋生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一项活动,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这样的教学安排,既发挥了聋生的想象力,又让聋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实现了当堂学习、当堂训练,从而有效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语言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2]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2016.

猜你喜欢
聋校聋生课间
具身德育理念下聋校德育课程建构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发挥交互电子白板优势 打造聋校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