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三前
摘要:合理有效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让数学课堂教学在适度转变其枯燥乏味面孔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最终折服并受益于数学的理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情境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诱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谈谈创设情景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能充分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及学数学的愿望。但教师要清楚,有些教学内容并不适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而应创设数学化的教学情境,让数字本身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比如计算题中的各种简便运算方法的教学,教师完全可以巧用数字创设简便运算或数学巧算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探究其中的数学奥秘。这样的情境雖然缺乏“生活味”,却是立足数学本身,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上的思考,情境中的“数学味”更浓了。
二、用音乐渲染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课是一门单调而抽象的学科,小学生思维天真而又获知欲强。实践证明,音乐也是一种引发小学生注意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针对一些课程,进行音乐融入的设计,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让小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枯燥的数学乐趣。比如,随着教师的讲解,播放轻音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找出几名学生,对一个单调数学题进行演绎。教师不断地变换试题,学生按着教师的答案去找自己的位置。教师还可以在数学课结束部分用音乐舞蹈的形式来结束课程。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快气氛外,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这不仅是优质数学课的需要,也是为了延续下节课做好牵连准备。因此,针对小学数学的单调乏味,教师一定要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数学学习活动。
三、观察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好的导入情境可以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有一些教学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直接给学生展示蕴含一定数学信息的图片或者视频,便于学生较好地观察和发现,尽快激活数学思维。因此,创设情境的素材选择要精心,要有科学性、目的性,要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数学信息,激发他们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尝试性地去解决问题。
例如“角的认识”的新课导入,教师可以这样谈话:“请大家随着摄像头到校园走一走,看你有什么发现?”接着视频播放校园内一些存在角的事物的画面,如宣传栏、窗户、五星红旗、水龙头、篮球架等。等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观察图片,并思考: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随后再抽象出角的本质属性。如此情境,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既省时又高效。
四、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情境。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教育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以前的卡片教学逐渐已经被淘汰了,现在大部分小学都是PPT教学的展示,这种新颖的教学展示已经广受师生们的喜欢,对于老师而言,备课的资源变得丰富了,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来备好一堂好课,吸引小学生。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也变得丰富多彩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取而代之是一些生动的图片、视频,由以前的静态展示变成如今的动态的表现形式,更加具有视觉冲击感,教学效果更好,因此现在许多小学,基本上都会建立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五、合作探究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有利于学生思维开拓,改善数学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作风,从而充分调动学习兴趣。科学的合作既要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又要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团结、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等,通过合作教学的情境创设,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交往、协作和竞争能力。在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或者问题解决式的数学教学时,可以多考虑采用合作教学法去开展。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要学生分组合作,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求得一个梯形的面积,让他们在尝试、合作、交流、总结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动态地进行探索性学习,最终找到求梯形面积的最佳方法。学生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有效地建立数学模型。
六、实践体验创设教学情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让学生动手实践、积极思考的学习活动情境,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获得结论。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教师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为每组学生分别提供“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等高”“不等底不等高”等四组圆锥和圆柱学具以及沙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验,并要求将实验结果填入实验报告单里。最后由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归纳圆锥体积计算方法。
“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科学合理的活动情境的创设,不仅符合学生的内心需求,更能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兴奋中,从被动的学习情境中摆脱出来。学生看得真切,做得实在,悟得也就深刻,学得也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