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产品大行其道。它不仅对高校学生学习、生活、思想观念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基于信息时代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着力点,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进行研究,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并最终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进行浅析。望对今后研究此论题和提供相关解决途径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特征;创新建设
一、信息时代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转变
计算机的逐步普及,网络的盛行和快速的发展,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量,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人类进入了多元化信息时代。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产成品,大大增加了人类生活的便捷性和丰富性,促使全球人类社会进步。90后大学生成长在信息开放的网络时代,网络社会有着开放、虚拟、交互、自主等先天优势,呈现出沟通的平等、渗透、多元性等特征,这对接受新鲜事物迅速、追求个性发展、崇尚自由明主平等的9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当如今,随着社会之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9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更趋向务实、功利。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发生改变,“90后”大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构更加多样,获得知识的途径更为快捷,获得知识的量更为丰富,另一方面,外来文化的冲击,也使得“90后”大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更加强调自我。于是,90后大学生在成长与健康、学习与生活、社交与友谊、休息与娱乐、恋爱与婚姻等方面特殊的问题与需要之间的矛盾冲突变得更为尖锐。
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现代世界观,价值体系不完善等各方面原因,都大大增大了对高校学生政治教育思想工作展开的难度。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点
现阶段,各种网络沟通渠道,交流的工具盛行,这对提高促进高校学生政治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和增进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如微信平台的开发和利用、钉钉的创建团队和管理功能的运用、云之家的在线管理团队等等,这些创新的学生管理的辅助手段,在校园中悄然盛行。高校开展的各种新的信息机制,也使得高校学生的个性得到不断完善,这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思政教育。当然,网络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的素材;网络也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现代化的载体和手段;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学生政治思想的针对性,促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并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是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中,如何更新教育觀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心理素质、改变思维模式是我们高校思政工作面临新挑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途径
(一)开展社会主导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新世纪要求高校培养“全面发展、和谐”的优质复合型人才,基于“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驱使下,必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理念的创新。现代高等教育提倡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素质教育理念,只有把学生思想意志品质、价值观念和道德修养作为衡量人才水平的重要内容,以构思-设计-实现-运行为指导思想,采取产学研结合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高校教育才能实现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相统一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突出思想教育的重点对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等方面,是以塑造和培养符合该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前提,人格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塑造学生健康和谐人格为目标。只有开展社会主导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用渐进式教育、辨证式教育、创新式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种基本形式才能确保我国对优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建设“绿色校园网络”
基于现实“互联网社会”大环境下,加强“依法治网”和“以德治网”刻不容缓。各高校应该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洞悉学生特点,开展新型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该在思想政治上坚持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其次,高校应对网上信息即时进行过滤和监控,清理整顿网络上的低俗风,从而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努力建设和谐统一的“绿色校园网络”。最后,高校应遵循“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积极倡导文明办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上网风气,使网络成为宣传科学发展观的载体,成为展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风貌的窗口,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平台,从建设绿色校园网络向建设“智慧校园”推进。
三、辅导员工作的创新途径
(一)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再学习的能力。必须要积极发挥辅导员主导作用,通过利用各种途径为学生全面地分析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准确定位,并积极塑造自己。辅导员要细致、耐心、反复,并及时校正、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注重对学生责任感、价值观、态度以及个人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使之具备应用知识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
与此同时,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应该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结合社会实际,尽可能用更多的社会焦点、校园热点问题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说服力,从而引导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想着正确的方向转变。通过让学生切身体会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来提高学生认同感和感性认识,避免学生对社会庸俗文化倾向。
(二)转变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管理、教育、服务是学生工作的三大主题,在以往的辅导员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以管理为主的工作理念,从而导致服务和教育功能被不断弱化。新的形势则要求辅导员必须转变传统观念,逐步从管理型向教育型、服务型变化,从而转变工作职能。必须树立以“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一切”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宗旨。辅导员应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影响学生,把新知识、新思路、新信息传递和灌输给学生。以人本化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变教师管理为主到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努力构建起全方位的学生成才服务体系。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情理交融,注重实效
虽然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环境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等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差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我国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政治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基础,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日常管理中情和理总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辅导员应正确处理情和理的辩证关系,力求做到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用最真挚、热忱的情感,使思想教育工作产生“强磁”,在情感上打动学生的心,从而引起引起他们的理性思考。
(四)做好任课老师与学生的桥梁,使学生与教学工作一体化
相较于任课老师,辅导员对自己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有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想要提高全班学生的整体素质,一定要充分发挥好桥梁作用,把全班学生对学习方面的愿望、需求和某些特殊情况及时反映给相关任课老师,以便利用教师群体力量,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将学生素质教育内容与专业教育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课内与课外教育训练一体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辅导员也应该及时掌握并适时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配合任课老师的教学工作,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所以这就要求辅导员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去征询任课老师的意见,另一方面又要耐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多做疏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双方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为顺畅,更为融洽。只有融合本专业知识,甚至融合了其他专业、学科知识,以人文艺术的巨大表现力,从而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开放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和新技术。
网络思政教育已经是不什么新名词了,互联网的发展的发展给传统的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现阶段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契机。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复杂化、多变化、社会化等特征,开展网络开放环境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个性化、服务性、资源共享性和内容丰富性等原则。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网络在学生工作中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功能。充分运用网络阵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辅导员通过网络空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利用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钉钉、云之家等等网上在线管理、在线讨论方式,把健康、积极的思想传递给学生.确保网络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总结
总之,信息时代信息产品泛滥,对人们在行为和思维模式的改变是巨大的,于是,对广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也是史无前例的。当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价值的冲突和融合.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探索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营造良好的学生管理氛围,只有本着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科学、积极、全面地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工作实效性,改变固有滞后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主动地研究新情况,开创教育新途径,创造出富有成效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方法,才能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涂明亮.做好辅导员工作浅谈[J].南昌高专学报,2005,(01).
[2]雷鹰,章翠萍.高校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3]薛冬雪.高等学校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考[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4]姜明坤.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5]王晓静.素质教育背景下班级管理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0,(06)
[6]曹玉臺.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刍议[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0, (02).
[7]周六春.网络环境下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10期
[8]张金芬 叶常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法的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2月.
[9]孟祥伟.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7期
作者简介:宁爽(1978年9月24日),女,籍贯:辽宁省大连市,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本科,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