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安银,王 娴,高 莉,吕向义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健康评估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学的桥梁课程,其教学质量优劣与护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关系密切[1]。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根据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这种学习方式的效率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内容只能记住5%。运用“学案导学”进行教学,使学生改变单纯听教师讲、消极被动学习的状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团队合作意识。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教学中,教师虽让学生课前预习,但学生根本不知道预习什么,容易导致盲目预习或根本不预习。“学案导学”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前1~2天下发课前预习学案,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明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以健康资料内容为例,教师设计如下课前预习学案:(1)学习目标:熟悉健康资料的类型及来源;(2)学习重点:健康资料的类型和来源;(3)学习难点:主观资料与客观资料的区别。根据教材涉及的知识设计导学题目,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教材进行解答,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兴趣,并体验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感。2有利于提高学生查阅资料、信息获取能力
学生在学案指导下对课堂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导学题目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自行分析、查阅资料。以健康资料为例,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主观资料是病人对各种症状的主观感受等,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症状、有哪些症状,因此,学生会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积累资料的良好习惯,提高查阅资料、信息获取能力。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分层次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获得知识,培养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以健康资料为例,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比较主观资料与客观资料的区别(见表1)。
表1 主观资料与客观资料的区别
“三人行,必有我师。”讨论、交流是“学案导学”的中心环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时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是有限的,可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探索自主学习中未解决的问题、重难点,完成学习目标。不同的学生对知识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可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倾听不同的意见,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起引导作用,使小组成员之间、组与组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交流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提高学生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健康评估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各章节内容较独立,为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灌输大量知识,学生接受有限。“学案导学”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后反馈学习情况,教师通过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在课堂探究阶段,学生分小组对难点、疑点进行讨论,教师在旁适当进行点拨,对于专业性较强、较难的知识点,教师再进行精讲,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学案导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就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有利于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学案导学”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教学中,教师从教师角度编写教案,而“学案导学”要求教师从学生角度编写教案,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层次、知识水平,设计的学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却能让教师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获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学案导学”中的课堂探究环节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如果教师事无巨细,学生不会的就讲、会的还要讲,则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果整个课堂放任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教师不在旁引导,重学生的“学”,轻教师的“导”,必然导致课堂效率低,达不到教学目标。
“学案导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改变学习方式,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健康评估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查阅资料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师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佳,邵同先,张苏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心脏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33):3157-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