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波
摘要:作业的批改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亦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为深化课程改革,建立优质高效的课堂,作为教师,要深入开展数学课堂研究,打开作业的批改思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多一些“深耕细作”,要增加教师对学生作业的面批与个别辅导的机会。通过多种不同评语的运用,不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规范学生的作业习惯,确保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指导
数学作业的批改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交流,是老师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方式。在以往的数学作业批改过程中,教师通常只会注重学生作业做对、做错,这是远远不够的。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机械式训练,从而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为此,应转变作业批改方法,灵活采用多种有效手段,真正把作业的价值发挥出来,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他们不断提升数学成绩。
一、循循善诱,适当启发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作业是巩固、深化所学知识的最佳途径,高效完成作业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等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富有启发性的简明评语能够引导学生自己纠正错误,提升他们的认识。当学完简便运算后,张XX同学在家庭作业中把36×199+36计算为36×199+36=7164+ 36=7200。我给他“√”,并批注:“得数是正确的,但是,可以更简便地计算。你再好好想一想。”下次的作业中,他补上了一种算法:36×199+36=(36×200-36)+36=7200。我为他提高了等级,又批道:“好,你跨出了可喜的一步!”在题目中的“36”下边划了红线,以作提示。果然,在交作业的时候他又补上一种算法:36×199+36=36×(199+1)=36×200=7200。我再次为他提高了等级,给她评了“★”。循循善诱,不但能让学生加深印象,使这类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也会时刻提醒自己寻找最便捷的学习方法,久之,他们也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二、相互批改,共同促进
强化训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作业则是实现这一途径的最佳平台。数学作业具有量大、针对性强、全批全改等特点。数学教师在作业批改的时候要主动打破以教师为主的批改方式,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批改,适量减轻工作负担。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学生交叉批改,让学生都能在“改”中“学”。比如,让学生在得到教师提供的答案后,同桌可交换批改。学生在交换批改的过程中,既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自己犯类似的错误,又能借鉴一些好的解题方法,共同提高。另外,也可以建立作业批改小组,让学生在“改”中“教”。比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之间轮流批改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小组批改作业时出现的共性问题并进行讨论,从讨论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面对面评价协商批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批改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對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作业是数学课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延伸,批改作业不仅是教学的一个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作为老师,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批改作业时偶尔会出现些令我们疑惑不解的情况。比如,有的学生知识基础较差,智力水平一般,平时的作业也不认真,但是,有时候却能把作业做得很好。这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种疑问:是进步了,还是作假了?有的学生一向作业完成得很好,但是偶尔也会做得很差,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又如,有的学生答题过程很简略,但是结果却是正确的。这是偶然巧合还是学生的一种创新思维给出的解法呢?为实事求是地给予他们更加中肯的评价,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可以采取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评价的策略,与学生一起协商批改,如此,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挖掘他们创新思维的潜力。这样才能将学生的作业批透,获得教学信息反馈的第一手资料,为高效课堂教学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四、注重对作业评价方式的探索
批改作业这个重要环节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意,还能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一句恰到好处的评语,也许能给学生无穷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念,小学生好奇心强烈,对刚接触的事物新鲜感高。在作业批改过程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时候我在批改作业时采用百分制,但久之,学困生对低分早已麻木,也不见怎么进步。此时,可实行“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级制,但是,一段时间后,又发现很多学生对这种评价失去兴趣和认同感,因此,现在我的评价方法是全对得100分,按照字迹的端正程度再追加★,有的学生尽管没有全对,但是有个性化的精彩的解题方法,我通常会在该题上标上“小红花”表示赞赏。作业批改评价新奇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则会越浓,参与的热情就会越高。以此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数学素养的提高,培养新阶段新时期的合格的人才。
五、注意作业反馈时的情绪态度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学生作业敷衍了事,错误百出,老师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还置若罔闻。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这类不认真写作业的学生要进行严厉批评。当然,对学生的批评一定要有轻重之分,要讲究一点艺术,要坚持从正面入手,鼓励为主。如果要惩罚学生,一定要注意分寸,切忌超过一定的负荷和限度,反之则会引起不良后果,适得其反。
作业批改方式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能弥补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还有利于沟通师生间的情感,彻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故此,教师首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打破常规,创造性地批改作业,使作业批改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生都能在习作的过程中综合素养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成.浅析数学作业的误区及对策[J].学周刊,2018(01).
[2]褚万英.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评语的形式与使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283.
[3]潘燕春.小学数学作业批改评语的形式与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