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怡峰 周卓
摘要:高校学生的学习动力是连续且不断变化的,与其学习效果密切相关,有调查表明,学习动力越强的学生,其学习效果越好。笔者通过对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90名学生进行两年半的跟踪调查,系统分析了高校工科生在不同阶段学习动力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并提出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工科生;学习动力;变化;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动力的影响最大。随着十多年来高校的不断扩张,大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也日益明显,成为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1]。
学习有广义的学习和狭义的学习之分。狭义的学习仅仅指的是指“上课、作业、复习、考试”等对应教学内容的学习,而广义的学习则包括了大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社团活动,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利用学习途径(如图书馆、网络、学术报告)开拓视野等等。我们所研究的“大学生的学习”指的是广义的学习。学习动力是由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产生的,促使学习主体从事学习活动,推动学习过程周而复始的运行和发展,以实现学习目标的无数分力融合而形成的合力。学习动力按照其对学习的影响方式可以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内部动力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自制力、自觉性、性格特点等;外部动力包括学习环境、激励或处罚机制、压力等等[2]。
一、项目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下设电气、电子、轨道信号、自动化四个专业,均为典型的工科专业。项目以电气学院各专业学生为目标,在笔者所在年级(2015级)随机抽取了90名同学进行了为期两年半的跟踪调查,调查采取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结合的形式进行,每学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一次访谈。问卷调查采用匿名形式进行,问卷设计采用自编问卷,内容包含了对学生兴趣、性格、满意度、自制力、学习目的等内在动力调查及对学校学习环境、教育管理机制等外部动力调查。每年使用的问卷保持内容一致。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选择,我们对问卷做了简化处理。
二、新时代下高校工科学习的特点
(一)学习内容多,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
由于教育目标和学科特点的差异,相比于文科,工科学科对学生的分析计算、逻辑理解能力要求都较高,为了学好专业课程,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也较多。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大一学年,绝大多数工科专业都进行的是基础课程的学习,如高等数学、概率论、大学物理、工程制度等,极少开设专业课,而文科院系则大多数从大一学年开始开设专业课。大二学年进入专业课学习后,工科专业的课程量也远远多于文科专业。 随机抽取某大二学年某文科专业课表和某工科专业课表可知,文科专业的平均课程量在28节/周左右,而工科专业的平均课程量在34节/周左右。可以说,在同等的智力条件和学习效率下,由于学习任务量大,工科专业学生比文科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完成大学学业。
(二)学习进度快,课程之间的知识关联程度高。
工科专业课程数量多,平均每个学期开设11-12门课程。在学习时间有限,学习内容多背景下,势必导致了老师授课进度加快。通过访谈了解到,一门主要的专业课,平均每门课程教材厚度为300页,教师需在14-16周内讲授完成,平均每节课授课内容多达10-12页。课程于课程之间的关联度很大,一门课程往往是另一门课程的学习基础和知识储备,不同课程之间交叉的知识点也较多,一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会受到其他课程学习进度及效果的影响。
(三)学习难度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高。
由于专业和学科特点,学习内容的难度与文科专业相比更大,需要记忆、理解、推导、计算的内容更多。通过随机抽取某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可知,文科专业的平均不及格率不超过1%,工科专业的不及格率平均为6.3%。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学生想要脱离课堂完全依靠自主学习完成学业几乎不可能,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作用加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也随之提高。同时,由于课程数量多、内容多,进度快,也要求学生在课后有限的时间很快进行消化吸收,完成练习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三、工科学生学习动力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調研结果分为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兴趣、性格特点、满意度等)、外部动力(学习环境、压力、教育管理机制等)和学习行为(自制力)进行统计。
(一)学生内部动力变化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转换成百分比柱状如下。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起伏较大,大多数同学的内部学习动机在较强和较弱之间波动,占比达到了80-85%,内部动力很强或者很弱的同学都占少数且人数比较稳定,总数不超过15%,整体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在内部动力较强和较弱的学生中,可以明显看出内部动力较强的学生人数在逐步下降,而内部动力较弱的学生人数在逐步上升,这说明,在大学前两年半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动力从整体上看是下降的,在大二上学期末降到最低水平(学习动力较弱和很弱人数最多),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又有缓慢的回升。从时间变化趋势上看,每个学期的学期初都会有一定程度上升(学习动力很强和较强总人数增加),到了学期末又会有明显的下降,第二学期初又有少许上升,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变化。呈现出这种变化可以可以看出:
1.大学刚入学时学生的内部动力都比较强。经过了高考的奋斗,大部分的同学对大学都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在大学有所作为。
2.每学期初学生的内部动力都会增强。新学期的仪式感会让学生重新充满希望,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3.每到期末,学生的学习动力会有一个明显的降低。课程的难度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影响到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从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4.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是两个明显的转折点,学生的内部动力出现了大幅的下挫。这两个学期是专业课开始进入的阶段,说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很扎实。
(二)学生外部动力变化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转换成折线图如下。
通过对数据分析可知,完全不在意学业结果或者不理会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同学占极少数,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外部压力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就是外部动力确实存在。从外部动力的作用变化趋势来看,在低年级阶段,大多数同学更依赖于短期的管理手段,如教师课堂考勤、完成作业、近期的考试等等,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更多的同学会被任课老师的个人魅力、课堂本身吸引力、考研或者就业的长期目标所鞭策。这说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对自己的发展会有更清晰的打算,外部动力有转成内部动力的趋势。这是因为在刚入学时,学生对自己都会有更高的要求(内部动力较强),对学校的各种管理手段和制度也有较强的敬畏感,再加上对专业的不了解,前途的不明确,学习模式的变化,使得他们更依赖老师和各种管理制度的督促。随着年级的升高,一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逐渐变为“老油条”,也不再关注老师或者同学给予他的评价,外部动力则失去了作用;另一部分学生则因为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渐渐成熟等原因,对自己的未来也有更明晰的规划,学习动力渐渐转为内部动力,对各种制度的依赖性也逐渐降低。
(三)学生学习变化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对数据分析可知,学生在前两年半的学习中,超过80%的同学学习行为是形成了良好的习惯的。在刚进入大学的第一学年,超过一半的学生学习行为很规范,每天可以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这与我校对大一年级都组织集体的晚自习有密切的关系。大一下学期則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这一个学期中,学习行为很很好的学生大量转变为较好,学习行为很差的学生数量也有大幅度的上升,说明学生的学习自律性这一学期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进入大二年级以后,学生的学习行为相对稳定下来,都已经形成自己比较固定的习惯。
转换成折线图如下。
(四)学习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学习行为关联性分析。
学习行为是学习动力的外在表现,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目的是改善不良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直接影响到学业评价,一般来说,在学习上花时间和精力更多的同学,学习成绩也会相应较好。学业评价又会反作用于学习动力。
对数据分析可知:
1.在大学前两年半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趋势与内部动力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说明学生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
2.调研学生内部动力强的学生比例明显比外部动力强的比例低,说明目标学生的内部动力偏弱,学生对各种规章制度带来的外部动力依赖性比较高。
四、提升工科生学习动力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大学新生的专业通识教育,帮助学生加快加深对专业的了解。
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关键在于提升内部动力。而学生内部动力多来自于对专业的了解和对自己未来的思考。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应紧紧抓住大一年级这一黄金时期,尽快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未来的期许和展望。
(二)改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始终保持兴趣,并使之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内部动力,另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行为,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再促进内部动力的提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改革评价方式和督促机制,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现阶段,我国的学校教育主要采用考试形式选拔和评价学生,致使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考试。当前,高校应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反馈,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注重过程激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另外,高校应在低年级阶段充分发挥日常管理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格,高年级阶段则应更重视个性化教育引导,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项赠,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2009.
[2]刘燕等,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69-74.
作者简介:
1.彭怡峰,男,汉族,湖南娄底,1990年9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电气专业实践教学等,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周卓,女,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