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2018-03-27 01:49蒋宏兰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效率合作学习

蒋宏兰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以来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合作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就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从分组教学,共促进步、自律互动,引领和谐方面进行探究,以此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音乐;合作学习;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5-0127-02

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与应用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而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将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智慧的碰撞,达到思维的拓宽、体验的加深,促进音乐学习的合作共赢,成为初中音乐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的核心。本文就“分组教学,共促进步,自律互动,引领和谐”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深入探究。

一、分组教学,共促进步

1. 组间分层,加强合作

组间分层指的是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分层,即各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或者合作关系,但是小组成员的目标是一致的,成员之间形成合作关系。这一小组合作模式促进了同组学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学习,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主动性有所加强;使学生在合作中的友谊得到建立或加强、利于学生学习中的互帮互助、思想碰撞与交融。不同小组之间的合作关系使知识的探索更为顺利,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关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例如,在七年级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我的中国心》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进行学生的组间分层,在分组时,教师要考虑每个小组中成员音乐水平的差异以及小组成员的性格特点、潜力等,让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的差距不宜过大,鼓励平时关系一般的学生加强合作与交流。分组后,教师播放《我的中国心》原声音乐,让学生进行欣赏并思考音乐的基本要素,以及所表达的情感。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后派代表回答;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也同样可以由组内推选代表参与展示。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加强合作,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加热烈,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专注于音乐学习中,促进了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

2. 任务分层,选择自由

任务分层指在小组分层的基础上进行各个小组的任务分层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任务分层,任务的选择遵循自由选择原则。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学习任务进行具体划分,细化了总体学习任务,利于学习任务的逐个攻破,达成音乐学习的目标;各小组之间或者小组成员之间在相应任务的压力或激励下,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有效激发,取得胜利的斗志与完成任务的责任感、荣誉感会使学生专注于音乐的学习;自由选择能够让学生发挥特长与爱好,更好地完成任务。

例如,在进行八年级第二单元“乐海泛舟”《G大调弦乐小乐曲》一课的教学时,教师给小组分配任务,其中主要任务是首先找出乐曲的旋律、速度、节奏等要素的变化,从而分析出乐曲的曲式结构。让各小组进行任意两项任务的选择,小组成员在所选两项任务中进行任意一项任务的选择。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同组成员或异组成员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任务分层,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喜好、能力等情况自由进行任务的选择,又可在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完成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主动性、潜力得以有效激发,课堂教学质量与进程得以优化。

3. 指导分层,共同进步

在小组分层合作学习以及任务分成合作学习中,教师作为课堂的重要引导和推动角色,相比于学生有更丰富的知识储藏和生活阅历。教师可以从中进行适当、有益的意见指导,帮助学生又好又快地完成音乐学习目标。不管是小组的分层指导还是任务分层的指导,教师的目的均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教师指导用语应当尽可能幽默风趣,这样容易使指导意见被学生接受,利于达成指导的目的。

例如,对于思维活跃、讨论热烈的小组,教师可以给予更为广阔的音乐知识讲解,启发小组的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悟。对于较为沉默、讨论热情不足的小组,教师可以根据该小组已有的讨论结果进行提问,引导该小组学生进一步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兴趣。对于注意力不集中、无心讨论的小组,教师可以用激将法将该小组成员的讨论状态与优秀小组的讨论状态进行对比,鞭策该成员小组端正学习态度;教师可以请该小组中的某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学习任务的积极探讨;教师要将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积极表扬,促进学生进行学习任务尝试的信心;对于格外调皮、懒散的学生,教师可以请与该学生关系较好的同学帮助并带领其进入学习的氛围中,让该学生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找到学习的兴趣、热情与动力。教师可以将网络流行语或者各种社会的热点、潮点等贴近学生交际用语及心理特点的语言元素渗透到指导用语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指导中要充分尊重学生。

二、自律互动,引领和谐

1. 自学自律,自我提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成员的自律性是促进学生专注于学习内容的保障,只有自律才可能达到自学的高效。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与任务划分后应当将合作互动的要求、禁忌进行明确规定,鼓励学生自学自律,自我提升,加强合作互动的良性发展,在自我提升中促进同学间的共同发展。

无论是课堂小组的讨论,亦或是学校艺术社团或者兴趣小组的讨论,对于脾气暴躁、容易冲破规则、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的学生,教师可以教育其以小组的大局为重,鼓励其与同学友好相处,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不管讨论多激烈,对对方观点的反对多强烈,均要求学生在求同存异基础上予以思想的碰撞,禁止在讨论中出现不文明用语,要求学生尊重彼此的意见和学习成果。鼓励学生自学,在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应当坚持独立思考,不可人云亦云。鼓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与交流,强调自学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的基础,自学也是学生达成共赢的基础。

2. 互尊、互鉴、互助,促进和谐

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关系离不开互尊、互鉴、互助,学生之间在合作的过程中尊重彼此的思想和观点,进行知识的互相借鉴,交流思想和学习成果,在碰到疑难问题时互相帮助,从而促进了合作学习氛围的和谐。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均得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氛围良好,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在互相尊重的教育上,教师可以以自身为例,表达自己对每个学生的尊重态度并分析原因。对于因学习成绩差异、贫富差异等经常引起的学生之间冲突的问题,教师可以以成绩好坏、贫富与否不能完全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观点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倡导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与实例加深学生不被尊重的感受。在互相借鉴的教育上,教师可以向学生强调谦虚、宽容使人进步的观点和实例,鼓励过于害羞的学生积极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从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在互相帮助的教育上,教师可以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国革命发展史、人民统一战线等故事实例进行互助有益的讲解,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帮互助,达成互利共赢。

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以组间分层,加强合作、任务分层,选择自由、自学自律,自我提升、互尊、互鉴、互助,促进和谐的模式进行,通过这些模式,学生可以在和谐、热烈的学习氛围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进行高效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姚乃云.开展小组合作教学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J].中华少年,2017,(4).

[2] 华筱懿.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學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6,(18).

[3] 魏旻悦.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J].通俗歌曲,2016,(9).

(编辑:胡 璐)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教学效率合作学习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