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三策略”

2018-03-26 07:14张婧
求知导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三策略推理培养

张婧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目标。文章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三大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学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推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一、在教学情境中触发推理猜想

推理形成于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数学教材,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主动思维的状态,由此便有效激活了学生对新知的猜想、质疑以及推理,使学生可以立足于已掌握的知识结构,有效发展数学直觉,在亲历比较、推理等过程之后,完成对新知的主动探究。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内容时,为了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数学猜想,使他们可以主动投入对新知的数学探究中。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首先为学生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在课件中分别展示了一个圆形和一个正方形,假设有两只爬行速度相同的乌龟,分别沿着正方形的边以及圆形的周长进行爬行,问哪只可以先回到起点。在小组自主探究活动开始之前,笔者向学生提出了如下引导式提问:“对于正方形和圆形而言,它们的周长主要和哪些因素相关?”在接下来的自主探究过程中,有的学生将圆进行对折,之后发现两个半圆完全相等,并且曲线部分都会比直径长,由此也就引发了学生的猜想:圆的周长应当是其直径的2倍多一些,那么究竟应该多多少?还有学生认为,如果将圆的四条直径按照顺序前后相连,可以获得一个正方形此时再将圆形对折,就可以获得:a+b>c,a+b=直径,同时,将4个c连接也可以获得圆的周长,学生们大胆揣测,圆的周长一定不会超过直径的4倍。在经过不断的猜想、不断的推理以及验证之后,学生的思路逐渐清晰,推理过程也更加科学。

二、在新知学习中教给推理方法

有效的推理不能缺少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把握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识地优化流程设计,帮助学生树立并培养科学的推理意识,掌握正确的推理方法,以此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推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针对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学生所选择的是单位面积测量法,结合数方格的形式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教材中的表格填入相应的数据,由此推测将底和高进行相乘便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了对这一猜想进行验证,学生们展开了动手操作实践,基于剪拼的方式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长方形,由此展开探究。通过观察和对比发现二者之间的等量关系,验证了之前的猜想。

三、在原有知识中增加推理深度

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学生们展开合情推理的基础和关键依据正是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在经历了长期的训练之后,学生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合理推理习惯,教师应充分发挥推理的重要功能,引导学生将这一习惯延伸至生活实际中,以实现推理能力的纵深拓展。

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这节内容之前,学生们已经充分掌握了加减乘除的简单运算,四则运算实际上就是在同一道算术题中实现四种单一算法的不同形式的融合。学生在计算时,可以先采用单一的解题思路结合相应的规则和顺序,通过合情推理获得正确答案。学生们基于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导,有助于提升合情推理的能力,同时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完成了对新知的推导,这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促进,能够对其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极为深远的正面影响。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立足于旧知实现对数学新知的推理,并在推理的过程中,高效地完成了对旧知和新知的内化。

总之,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推理是其中一项非常典型有效的数学思维方法,可以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纵深拓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功能,引导学生立足于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完成对新知的合理猜想。在亲历推理以及验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结果,既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能力,也能够为学生积累更丰富的推理经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推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浩慧.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J].神州(上旬刊),2011(8).

[2]帅亚嗣.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三种策略[J].广西教育,2014(1).

猜你喜欢
三策略推理培养
也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技巧
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几何的能力探索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唐人街探案》:异域奇观下的喜剧推理实验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