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娟
摘 要:基本身体活动能力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技能,也是小学体育课堂上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看似简单的游戏化内容,隐藏着非常丰富的拓展空间。本文通过中日两地区低年级“模仿动物爬行”教学设计的对比分析,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和参考,促使教师多角度解读教材,从单一教材教学向多学科融合和结构化设计教学转变。
关键词:中日;低年级;基本身体活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9-0024-03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在水平一的教学中,基本身体活动包括走、跑、跳、投、攀登、钻爬、平衡等内容,是儿童生活中所需要的实用技能,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模仿各种动物爬行是最常见的教学内容之一,简便、安全、受学生喜爱,其特点是以俯卧支撑为主,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爬行活动,发展上下肢和腰腹力量以及全身动作协调配合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新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中给出的动物有鳄鱼、海狮、蚂蚱三种,共5个爬行动作。笔者曾多次观摩海淀区“模仿各种动物爬行”的现场教学,发现教师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单一动物模仿。教师从三种动物中选择一种(多数为鳄鱼),将高姿爬行和低姿爬行分为3节课进行教学,教师只让学生模仿鳄鱼爬行。
第二类,一种动物为主,多种辅助教学。从三种动物中选择一种,搭配老虎、大象等其他动物,让学生先自由模仿,然后进行教学。
第三类,一种动物为主,难度变化教学。在上述第二类的基础上,增加了路线和难度的变化,例如曲线、弧线、坡度等,让学生更有兴趣。
以上三类设计共同的特点是,2~3次课为一个单元,教学重点是“同侧/异侧手脚的区分”,难点是“身体协调用力”;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用护腕/贴纸/皮筋等物品让学生区分异侧手脚”“在教师哨声指挥下爬行”“学生喊1、2、1练习”等。可以说,教师们教学步骤清晰、重难点明确、教法有针对性,但“模仿各种动物爬行”是一个偏重于活动类、游戏类的教学内容,应该有更开放、多样、灵活的教学形式,教师们却多从“技术”入手设计教学,关注“教”学生如何爬行,结果一节课下来把学生从“会爬”教成了“不会爬”。
这个内容看似很简单,但仔细分析教材,会发现其中包含着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学生要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还有哪些教学方法和内容可以拓展?笔者询问过多名教师,但一直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大家都认为依照参考用书进行教学最为正确、稳妥。
拓展视野、积极学习是打开思路的有效方法,笔者在观摩一节日本小学低年级“利用体操垫的运动游戏”教学之后,对“模仿各种动物爬行”这一内容有了新的思考。日本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均以游戏为主,例如“利用固定器材设施的运动游戏”“利用垫子/跳箱/单杠的运动游戏”“跑的运动游戏”等等。其中“お話マット”是很常见的、最接近“模仿各种动物爬行”的教学内容。本文通过对海淀和广岛两名教师“模仿动物爬行”教學设计的对比,找出异同点,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和思路。
二、两地区“模仿动物爬”教学设计的对比
(一)教学目标的对比
首先,从海淀区A教师与日本广岛市B教师设计的单元教学目标,可以看出两地区教师的设计思路(表1)。
从单元目标上看,共同点是两名教师都从三维目标的角度进行定位,A教师从体能发展、技术掌握、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目标设计,B教师从技能、思考判断、情意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不同点是,B老师的目标更加具体、细致,便于评价。
(二)单元计划的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B教师使用的课时是A教师的3倍,且更关注于小组的学习,单元最后1课时进行了小组展示表演;A教师对动作特点的分析较细致,对两种动物的爬行定位为异侧和同侧交替前行;B教师用较多的时间进行了组合动作的学习,并强调动作配合语言的节奏。另外,A教师重视发展学生的协调配合及爬行能力,B教师则更偏向于“支撑、倒立、抬头”体验和“节奏”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对比
以A教师第一次课和B教师第二、四次课的主教材部分为例(表3)。
从表3可以看出,A教师关注的是动作的“正确性”,强调“异侧手脚同时前进”,B教师关注的是动作的“身体位置”,强调“腰部高于头、双手支撑体重向前移动”,另外,B教师还将童谣加入到练习中(在第7次课时,会让学生自己编创童谣和组合动作),在同伴的语言节奏下进行练习,使小组学习水到渠成。
(四)评价标准的对比
在A教师的教学中,没有具体评价标准的设定,B教师的评价标准如表4所示(第四课时)。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虽然是相近的教材,但两地区教师对其的理解和解读完全不同,各有特色。海淀区A教师的教学可以说是规范、传统教学的代表,以技术为中心的基础上加入了创编、自主体验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异侧、同侧等知识。广岛市B教师则从“为什么学”这一问题入手,设计了很多与技巧动作相关联的游戏动作,让学生通过模仿、创编,具备基础的体操运动能力,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三、从中日对比中获得的启示
1.挖掘教材的内涵,多角度解读教材
综合两名教师的教学,可以看出模仿各种动物爬行这一内容看似是简单的游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体操学习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它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教师用书上所写的“发展上下肢和腰腹力量”、提高“协调性”“表现力”等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提前”体验直臂顶肩、双手支撑、身体倒置、抬头保持平衡的身体感觉,为中高年级学习滚翻、倒立、腾越类体操内容做好铺垫。
2.跨学科融合教学并非“遥不可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重视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提倡不同学科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随着课改的推进,跨学科教学已经成为趋势。体育可以称之为最具包容性的学科,在“通过身体的教育”中,包含了美术、科学、数学、音乐等多学科知识。广岛市B教师将模仿动物爬行和儿歌相结合,有对动物行为的想象和创编(体育),有对动物特点的语言描述(语文),有节奏的变化(音乐),巧妙地融合了多种学科,激发了学生在多种领域的创造积极性,实现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深度交流,将体育课上的内容拓展到了课外。
3.从学生实践出发,开发有“层次”的教材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Jan.E.Clark提出运动技能发展序列和累积特征,指出1~7岁是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形成阶段,7~12岁为基本运动技能的运用阶段,只有在此期间掌握了基本运动技能,才能够保证未来学校生活和终身体育活动中,灵活适应不同运动项目和运动环境,增加运动自信。低年级学生正处在两个阶段的衔接点,更需要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充分的练习,才能为今后运用技术打下基础。教师要把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开发有层次、多样化的教材,在给予学生丰富的运动体验基础上,对近似动作和进阶动作进行合理安排,设计结构性的动作学习活动。
总而言之,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要求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有“重组”教材的能力。教材是统一的,但每个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解读是不同的,高质量地开展体育教学,并不意味着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用书”上写的内容进行教学。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对教材进行“编排、重组、整合”,为学生提供结构性的学习内容,强化不同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通过身体活动,了解体育学科独有的思想方法,更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实现终身体育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