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湖中学 陈万斌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
在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对问题进行“直译”外,更加注重教会学生对问题进行“意译”,“意译”更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教会学生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表述论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关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建构知识框架的意识;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增强数学交流能力.
例1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xf′(x)>0,求不等式f(x+1)>(x-1)f(x2-1)的解集.
解析:由f(x)+xf′(x)>0可知[xf(x)]′>0.
令g(x)=xf(x),知g(x)是(0,+∞)上的增函数,所以f(x+1)>(x-1)f(x2-1),所以(x+1)f(x+1)>(x2-1)f(x2-1),即g(x+1)>g(x2-1).
评议:对式子进行变形,合乎推理条件.
例2 已知M(-1,0),P是圆C:x2+y2-6x+1=0上的动点.
评议:对等式进行变化,抓住条件推出结论.
例3 设数列{an}满足且对任意的正整数n,满足an+2-an≤3n,an+4-an≥10×3n,求a2016的值.
解析:因为an+4-an≥10×3n,又an+4-an=an+4-an+2+an+2-an≤3n+2+3n=10×3n,则an+4-an=10×3n且an+2-an=3n.
评议:分析两个不等式的特点,进行综合推理.
例4 如图1,已知直线l1:mx+y-1=0过定点A,直线l2:x-my+2+m=0过点B,直线l1与直线l2的交点为P,求PA+PB的范围.
解析:由题意可知A(0,1),B(-2,1).
又l1⊥l2,所以∠APB=90°,AB=2.
图1
评议:分析习题的内在条件,合理解决.
例5 已知A(-3,-4),B(0,-1),求∠AOB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OA=5,OB=1.
因为OC=OA,所以平行四边形OAMC为菱形,如图2所示.
故∠AOB的平分线为直线OM,即方程为y=3x(x<0).
评议: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创造推理的条件.
图2
图3
例6 已知过点P(6,8)的直线l1和l2,且l1⊥l2,l1与y轴交于点A,l2与x轴交于点B,满足S△AOB=S△PAB,求直线AB的方程.
解析:如图3,过O点作OM⊥AB,过P点作PN⊥AB,垂足分别为点M,N.
所以Rt△PHN≌Rt△OHM,所以HM=HN.
点M与N重合或者H为MN的中点,可知点M(3,4)且N(3,4)或者H(3,4),B(6,0).
评议:对条件进行联想,合情推理.
例7已知f(x)=x3+ax-a2x+2,如对于一切x1,x2,x3∈[0,1],总存在以f(x1),f(x2),f(x3)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求正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f(0)<f(1)+f(1),解得0<a<2.
评议:分析问题得出本质,推出方法.
例8 如图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x2+y2-4x=0,若直线y=k(x+1)上存在一点P,使过点P所作的圆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图4
评议:分析问题的内涵,优化推理.
例9 若直角坐标平面内两点P,Q满足条件:(1)P,Q都在函数f(x)图像上;(2)P,Q关于原点对称,则对称点(P,Q)是函数f(x)的一个“友好点对”(点对(P,Q)与(Q,P)看作同一个“友好点对”).
解析:可画出f(x)的示意图,如图5.
图5
图6
由题意可设函数g(x)图像与函数h1(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本题变为只求函数y=g(x)与函数y=h2(x)的图像交点个数即可,由图6知有两个交点,所以f(x)的“友好点对”有2个.
评议:审视题意,合情推理
解析:g′(x)=x2+(m+4)x-2.
如函数g(x)在(1,3)内是单调的,即在(1,3)内是递增或递减的,则当1<x<3时,g′(x)≥0或g′(x)≤0恒成立,所以-(m+4)≤或-(m+4)≥恒成立,解得m≥-3或m≤
评议:审视习题,思维发散.
例12 在数列{an}中,a1=m(m为正整数),an+1=
解析:把b2分解成两部分,如何分解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评议:反之逐级推理
逻辑推理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善于分析、规范推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数学严谨性、思维的、条理性的途径,也是学生进行建构数学、重视推理过程、体验成果、感受成功快乐的渠道,更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增强交流合作意识的手段,学生只有在老师长期引导和合作下,逻辑推理的数学素养定能加强和深化.
1.章建跃.数学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在课堂[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6,(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