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传福
摘要:“就业难”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就业能力不高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通过校企合作平台,高职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企业,有利于了解企业需要,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明确就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增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增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延长时间跨度三方面分析了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 提升路径
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就业难”似乎是高职院校扩招的副产品,始终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仔细分析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容易让人想到:毕业生太多了,超过了社会的需求;但每每在毕业生人满为患的人才招聘市场上,很多企业却抱怨找不到合适的新员工。“不合适”必然是不符合企业或行业的需求、就业能力不高所致。这里存在一个尴尬矛盾,一方面高职学生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取得专业学历,但却因为不具备相应的就业能力,无法胜任择业、就业、职业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数量庞大,却又在求职若渴的高职学生毕业生中,挑选不出适合自己的员工。这个矛盾导致人才市场中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这种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无论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消极的。从这个角度讲,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毕业生“不适应”用人企业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是在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建立的“双赢”合作关系。对高职院校而言,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企业,了解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对企业而言,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传递给高职院校,利于高职院校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使高职毕业生所具有的能力与企业的需求相吻合,毕业生进入企业,能顺利适应企业发展,避免了再教育和再培养的麻烦,有利于企业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无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最终价值追求是什么,但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达到各种价值追求的根本途经。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又称为“就业力”,指可雇用性。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高职学生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从发生过程来看,包括职业规划能力、求职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从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与专业相关的能力,比如专业知识与素养、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等;二是通识能力,如求职面试技巧、职业观和职业规划能力、职业适应能力、职业道德、心理调适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职业能力的特点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它是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离开了职业活动,职业能力不复存在。一方面,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能决定职业外的其他能力。比如,一个高职毕业生是否有正确的职业观,这个职业观念并不决定他对其他事物的观念和看法。再比如,职业适应能力,是指在职业中能否正确处理和同事的关系、和领导的关系,是否能够处理工作危机等,但这个能力和职业外的能力不一致。一个职业适应能力较差的高职毕业生,也许在职业外,人际交往能力则很好。因此,职业能力中的诸多内容,一旦离开了职业活动,其内容和要求就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职业能力随着职业活动的变化不断发展。新入职高职学生缺乏对职业与岗位的认识,职业能力可能较差;但当他对职业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后,他的职业能力会有大的提高。另外,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当一个人职业岗位发生变化时,职业环境变了,职业能力也会变化;一般认为,职业环境好,便于毕业生施展才能,其职业能力强;相反,一个大学生所处的职业环境差,其在工作中处处受到限制,束手束脚、畏首畏尾,其职业能力则差。
二、高职就业能力教育现状
我国传统高等教育中“重理论、轻技能,重知识、轻能力”的惯用模式深深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尽管现代高等教育经过了若干改革,传统的影响仍然没有摆脱,有些方面还是根深蒂固,即使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不能幸免。当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缺失,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好像和教育教学没有关系,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理论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差,与企业需求不吻合
高等教育中各专业课程的安排,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只遵守了体系的结构性和完整性,但缺乏职业针对性。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不同的分工都对应不同的职业能力,分工之间有些相似,但不完全相同,这个“不同”应该在理论课程的教育中有敏感的体现。但有些高职院校在多个专业开设基本相同的课程內容,这些课程不具有相应职业的敏感性,难以培养与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相当的职业能力,致使学生进入岗位后,茫然不知所措,即使简单的岗位工作,都不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企业需要花费人力、物力进行岗前培训,才能慢慢进入职业状态,这对社会来说是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实践教学涉及面窄,不能满足知识向技能的转变需求
实践教学是提升高职学生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阵地。尽管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高职学生的实践教学,但受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依然处于从属地位,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显得过于“拘束”,涉及面窄,远不能满足知识向技能的转变需求。一是实践基地建设落后于理论教学的建设需要,脱节、不匹配的问题仍然存在,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只是模拟或者演示了理论课堂上学习的部分内容,真正实现学生独立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和能力,还远远不够。二是教学内容、实践课程师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没有系统的结构和体系,存在随意性。部分高职院校认为自己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但从功能性上看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表现为实践教学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不够、实践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等;担任实践课程的师资部分是担任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师,来自企业或行业一线的专门实践课程教师量不足。高职院校实践课程真正实现与社会的对接,应该是从企业聘请专家能手,将课堂扩展到职业一线工作岗位,真正将高职学生与现实岗位对接,掌握相应的就业能力。
(三)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短,内容少,学生对企业和行业发展了解不够
尽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常规项目,但从学生对社会了解的现实需求来看,时间不充足,内容也单一。社会实践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假期社会实践,一种是学期中的校外实习,大部分高校以假期社会实践为主,由学校或者学生自己组织暑期或者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是每年3个月左右。学期中的校外实习则大多因为课程紧张、理论教学任务重等多种原因,少有开展。在实践活动内容上多以调查研究、实地考察为主,深入企业或者行业一线,顶岗实习、定岗锻炼的机会较少,学生对企业和行业的了解只限于表面看到的,真实工作场景没有切身感受,这种认识显然是肤浅的。
三、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观念落后于社会发展,影响了职业规划能力
高职学生不了解社会发展的现实,把自己奉为“天之骄子”,盲目自高自大,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太高,期待职业稳定、轻松不累、收入高、受人尊重的职业,对于企业或者行业一线的简单基础工作,看不上眼,觉得工作简单、技术含量低,收入低、职业发展前景不好。据麦可思针对全国高职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大约有5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正在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致使无法科学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只埋头于课堂知识或者书本知识,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不知道有什么工作可供自己选择,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胜任什么工作,不能科学合理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更有甚者,很多高职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从没有意识到高职期间还需要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对自己的职业很迷茫。每年在高职毕业生的招聘会上都能见到很多的“全能简历”,把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所有岗位都列入自己的简历中,碰到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
(二)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不吻合,降低了择业能力
长期学习、生活在高职的校园中,深埋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理论,但因为没有接触过社会和企业,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岗位工作,导致要么理论知识不能转化为操作能力,要么所需知识不是企业之需,这种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的不吻合,必然会降低高职毕业生的择业能力。比如,有的同学在面试中就“中枪”,当企业提问一个岗位操作问题时,学生无法从自己的理论知识“仓库”中抽取相关内容,不能准确回答问题。
择业能力低,毕业生在就业面试、实习期间获得工作的初级阶段会很被动,好像自己读了高职四年什么都没学,什么都不会,失落感、挫败感、自卑感等会影响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积极性,遂产生消极应付、自暴自弃的行为。其实企业在面对择业能力低的高职学生时也很苦恼,投递简历的、参加面试的、参与实习的毕业生很多,但真正能留下为企业所用的却很少。
(三)实践动手能力不高,降低了高职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的高职学生,在讨论某个专业知识或者理论原理时表现为“满腹经纶”,但在解决岗位技术难题时表现为“无从下手”。这导致新入职高职学生进入岗位,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一切从头学,增加了岗位适应的难度。尤其在工作中遇到无法攻克的难题,而产生的挫败感,更让自己感到自卑,普遍存在一种逃避心理,认为这个地方不适合我,要换一个岗位,换了岗位后发现自己还是不能胜任,频繁换工作,致使职业稳定性较差,很难在一个岗位上有深入的发展。
(四)创新能力不强,降低了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按部就班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欲望,更缺乏创新的兴趣和毅力。缺乏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甘于平庸、不作为、不突破陈规,制约了其自身的职业发展。
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一)增强校企合作的深度
尽管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各高校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但双方的合作还不够深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实效性。据来自网络调查的数据显示,大约有70%的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是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参观、见习,只有大多数的高职类院校学生能有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普通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少。这种“浅尝辄止式”的合作模式,学生很容易对“真实的企业”的工作过程和岗位要求产生“雾里看花”的模糊感觉,对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产教融合、校企共同育人,需要企业和高职的深度合作。
1.校企共建专业。校企共建专业,顾名思義就是由高职和企业共同建设的专业,该专业既要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高职的专业基础、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等情况,充分发挥两方面的优势。也就是说,既能保证专业建设符合高校办学规律和专业特长,又能保证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实现高职学生顺利就业。在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上,企业和高职要各有分工。高职能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要求,在专业知识、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方面下功夫,企业则在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做努力。而且,校企共建专业在招生人数、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的设定等方面也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与企业现实需求无缝对接,学生就业机会大,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入企业,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当然,校企共建专业要基于校企双方的长远发展和规划,避免校企合作的短期行为,保证专业发展的连续性和资源建设的继承性,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校企共设课程。在高职教育中,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依靠课程作为重要的支撑力量。同一个专业,或者同一个方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不同,人才的培养目标就不同。一是共建课程体系的内容,课程体系中包含基础知识类、技能类、职业素养类等各类课程的容量和比例,由校企共设。二是课程体系中某一类或者某一门课程开设的方式或者学时,也要由校企共建。比如,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课程《电子电工技术》,该课程是给大一开设还是大二开设,开设时间是一个学期还是一个学年,是理论讲授还是理实一体等问题,都要校企合作,共同制定。
校企共设课程要坚持“两结合”原则:企业结合自己的人才需求,高职结合教育教学规律、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完整性等。比如,一个外贸公司与一个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如果这个外贸公司需要预算方面的人才,其课程体系中要增设相关的课程内容;如果这个公司需要会计方面的人才,会计课程要纳入到课程体系中。
3.校企共管学生。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中非专业能力部分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学生管理的作用。校企共管学生是将企业对员工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应用到高职学生管理中,让学生尽早体验工作岗位的人员管理情况,熟悉企业管理模式,懂得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好员工。校企共管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队合作、勤俭节约等就业能力中通识部分能力的培养,将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二)增强校企合作的广度
增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就是要通过校企合作了解更多的岗位需求,让学生深入体会岗位工作现实情况,明确就业能力的优势与不足,以便教师的教育或者学生的自我完善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1.与本专业相关的各岗位合作。尽管现在高职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化,但企业中岗位的划分速度和种类远超过它,于是出现了高职的某一个专业对应多个社会岗位的情况。同一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是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多个岗位,任何一个学生都无法准确定位某一个特定的岗位,只能定位为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岗位群。比如,一个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可能是机电设备与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调试、维修等岗位,也可能是机电行业的调查研究、行业发展宏观指导等岗位。校企合作培养就业能力就要增强毕业生的实习、实训的岗位广度,企业要开放与合作专业毕业生相关的各个岗位,让学生充分认识岗位的实际需求,从中找到差距,弥补不足。一个机电生产企业,从接受订单、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送货安装、调试维修等整个链条上,有多个岗位,要让学生熟悉每一个岗位。
2.与相近专业的各岗位合作。社会分工的细化还导致了多个专业相互渗透的岗位需求。比如,如果一个机电专业的学生去应聘一个机电营销岗位,那么该学生既要具备机电专业知识与操作能力,还应该熟知市场营销相关知识和能力。进一步说,机电专业与机电产品生产、机电产品研发、机电设备维修、机电产品营销等多个岗位相关,也就与维修专业、研发专业、营销专业等相关,相应的能力是校企合作中必需要重点培育的。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应加强与高校某一专业相关专业的广度合作,涉及到的岗位要尽可能全面。
(三)延长时间跨度
就业能力的培养既有思想的认识问题,也有现实的操作问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磨练或者操练的过程,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要延长高职学生深入岗位的时间跨度。
1.贯彻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包含了课堂教学、课内实践、学生管理、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多个方面,就业能力的培育要贯彻在每一个教育教学内容中。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这为理论转化为能力奠定了基础。学生管理与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提升人际交流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合作创新能力等。社会实践与企业实习则有助于大学生不断认识岗位需求及其变化,不断的认识自身的优势或者差距;也让教育教学不断的适应社会的变化,以便及时修订教学计划。有些高职只在大学三年级或者四年级的某一个学期或者某一个时间段,让学生走进企业和岗位,这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不够的。
2.贯彻在全过程的各阶段。全过程贯彻不是随时随地,更不是抛开理论课堂。高等教育的规律性要求,在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任务是不同的,要结合这个“不同”,建立适应的校企合作平台。比如,在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较完备的理论知识,更谈不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问题,对职业的认识还是肤浅的,把学生放在特定岗位进行的顶岗实习,学生是不能胜任的,这个时期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观。校企合作在这个阶段就是组织学生参观或者考察企业、听企业家讲座等。而对于大三或者大四的学生,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急需转化为操作能力。这个阶段的校企合作就要把学生放在特定的岗位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企业精神。
参考文献:
[1] 董美娟.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J].教育与职业, 2012,(8):86-87.
[2] 潘翠兰,覃卫东.从差异到融合:校企双方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转变[J].继续教育研究, 2013,(12):101-102.
[3] 章松松.浅谈校企合作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J].當代职业教育,2013,(2):83-86.
[4] 姜卓.校企合作模式下独立学院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解决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6):118-119.
[5] 李不言,吴雷鸣,杨丽.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