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高效的劳动就业教育平台提升就业管理水平

2016-12-12 08:32许文梅
亚太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就业教育提升路径

许文梅

作者简介:许文梅(1969.9-),女,汉族,山西中阳人,中阳县人社局经济师,工商管理硕士。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

摘要:一直以来,劳动就业教育都是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劳动人民而言,就业难、就业率低的问题屡见不鲜。由于经济发展现代化,社会发展对就业要求不断变化,劳动人民难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问题日益突出。要使劳动人民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提供就业教育平台是主要方法之一,鉴于此,相关部门应构建一个高效的劳动就业教育服务平台,提升就业教育服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劳动人民;就业教育;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63-0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发展趋于现代化,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而近年来,劳动人民就业教育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引发社会、国家的深思。为何劳动人民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现今就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1]。本文将以某省为例,在提升劳动人民就业教育水平方面的措施。笔者将分别从:劳动人民就业教育现状分析、构建高效就业教育服务平台的对策,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劳动人民就业教育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将实现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确立了新时期的就业方针,这就是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就业方针。强调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前我国劳动人民在就业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将就其进行探讨。

(一)缺乏基本职业技能教育,人民存在失业风险

劳动人民的整体专业技能有待提升,随着城镇化企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于劳动力的要求逐渐提高,但农民工受教育情况普遍较低,且没有经过专业的就业教育,缺乏基本的职业技能,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难适应现代化工作环境,企业为寻求进一步发展,通常会采取辞退农民工的方式,因此,农民工存在较高的失业率[2]。

(二)缺乏安全风险教育,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就农民工的工作环境而言,多半是采掘行业、高空作业、建筑行业等危险系数较高的环境,体力消耗大,很容易出现职业伤害,如建筑行业的施工风险等,极大程度上威胁到农民工晟敏安全,但农民工缺乏专业技能教育,增加了自身就业的安全风险。

(三)缺乏劳动权益教育,存在贫困风险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渴望享受城镇化带来的改变,但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的职业变动性大,且通常处于工作底层,受到劳动教育水平的限制,晋升空间较小,本身的工资水平不高,与城市人口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且收入来源不稳定,甚至很难在城市中维持基本生活,贫富差异较大。

二、构建高效就业教育平台的对策

综上,笔者对劳动人民就业现教育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对我国就业教育服务管理造成了影响。为了构建高效的就业教育服务平台,首先我国政府部门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并提升劳动人民综合能力,对劳动人民就业风险进行规避,从多个方面来促进我国就业教育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搭建政策扶持平台

为提升劳动就业教育水平,政府部门应颁布更完善、更有效的相关政策,从优化外部条件出发,为劳动人的就业教育创建一些有利的条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鼓励和扶持有创业意愿的群体积极创业,为他们提供创业教育、小额贷款等服务,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3]。根据反映效果,对旧的教育政策进行改进和完善。其次,政府不仅要关注提升的外在因素,更要从注重劳动人民就业教育政策的实施,从根本上帮助高校提升学会就业力的入门难题。最后,政府应该加大对就业教育平台的资金投入,对劳动人民提升自身就业力的项目设立奖励制度,同时,减轻了就业教育的负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劳动人民就业力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励劳动人民对自身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提升劳动人民就业力的目标。

(二)搭建就业教育信息服务平台

通过深入企业了解和掌握企业用工需求情况,依托招聘会、基层就业平台、公务就业服务网、LED电子屏等途径,将用工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求职者手中,极大地缓解了我区企业招工难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劳动人民正确认识社会就业形势,了解现实工作环境,有助于增强劳动人民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积极性[4]。劳动人民只有注重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社会就业的需求。通过教育工作的开展来提高劳动人民自身水平,以城乡劳动者求职意愿为基准,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劳动者及时就业、稳定就业。

(三)构建就业教育风险管理平台

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重视防范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类型,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措施:一是重视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农民工就业教育管理,户籍制度是阻碍农民工进城的重要问题,相关政府机构应制定科学改革方式,确保农民工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机会,建立健全农民工劳动市场,促进农民工合理地进入城镇中;二是发挥政府服务职能,促进农民工就业教育的公平性,政府应适当加大对农民工就业的支持力度,从其实际情况出发,为农民工提供对应的社会公共教育服务,提升其就业教育的福利水平;三是转变企业产业结构,提升农民工整体就业素质,通过举办培训等方式,培养现代化高素质农民工,拓宽其就业渠道,不断扶持农民工乡镇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城镇化发展[5]。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劳动人民就业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坚持不懈的努力实施。本文笔者就某省普通劳动人民就业教育水平提升路径作了简要分析,从中可以了解某省普通劳动人民的就业现状,也可以学习、借鉴为提升劳动人民就业教育所采取的措施,其主要从政策实施,实践活动,提高劳动人民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措施,对提升本省甚至全国普通劳动人民就业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人社局)

参考文献:

[1]郑炯.搭建高效的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提升基层就业服务及管理水平[J].科技信息,2013,08:105-106.

[2]王丽平.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09:30-33.

[3]王庆华,周文蓉,蔡跃进.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苏州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J].中国劳动,2011,09:11-14.

[4]毕华东,许韬.构建公共服务平台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宁波市海曙区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安排、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1,06:40-48.

[5]李伟.关于当前我国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6,06:38-49.

猜你喜欢
就业教育提升路径
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探索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环节的融合
甘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升路径探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