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嵇会祥(1978.1-),男,汉族,江苏泗阳人,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摘要:本质上,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支撑、互为耦合、具有广泛协同关系。但由于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再加上传统管理体制僵化以及学科与专业建设重视程度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当前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相互割裂现象,阻碍了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这些问题再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才是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学科专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03-02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当前中国高校从大而全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永恒主题和必经之路。唯有通过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强化内涵建设,从而更快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及社会服务等职能。但扩张以来,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未能处理好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出现了偏差现象,甚至有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违背了教育本质。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如“加强学科建设、淡化专业建设”、“加强专业建设、取消学科建设”、“强化专业建设、淡化学科建设”等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教育观点,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不准。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务必要明晰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掌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内涵,这样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基本职能,促进内涵发展将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对于位于江苏北部地区的宿迁学院这所民办公助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其新建性和八校联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学科建设既不可能如传统公办本科高校那样高、精、尖,也不可只抓专业建设而淡化学科建设。唯有根据其学科发展需要,采取相应专业建设策略,积极稳步推进学科建设,即大力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一、学科与专业建设内涵及关系
学科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二级单位设置基本上上基于学科组织建制的。
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一般而言,专业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1],其中广义指某种社会职业;狭义主要指普通高校培养人才的平台或载体。大学的专业既与社会职业紧密联系,又与学科分类密切相关,是一种涵盖实践教学在内的广义的课程组合和教学组织形式。
学科建设是学科“知识形态”、“组织形态”、“活动形态”三种形态构成的动态统一发展体,是普通高校制定学科政策的基础,也是普通高校学科建设的依据与原则[2]。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内在逻辑上的依附性、人才培养上的统一性、资源配置上的冲突性、资源和知识整合上的协同性。因此,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
二、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人才培养体系(方案)、教材、课程内容上尚未形成合理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教育教学条件有待改善等,在构建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特色方面还有待加强。专业建设更是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力提高,在较长的时期内,专业建设仍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因其建设尚处生成阶段,所以,教师的科研意识、能力水平还有欠缺,同时科研时间、科研的基础条件、研究方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的多寡等也制约了学校学科建设的进程。高等学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创造更多科研成果,因此,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讲,必须要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普通高校学科建设主体是教师,专业与课程建设主体仍是教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压力使得教师无法像传统高等院校那样从事科学研究,故而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初期,应该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辩证统一的看,把两者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二者之间相互支撑与协同发展,因此,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可以实现四个有利于[3]:有利于强化高校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有利于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互促互融、有利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本科人才、有利于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竞争力。所以说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正确选择。
三、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内涵建设过程中,要有顶层设计,要做好资源配置,理清协同创新等问题,正确处理好学科与专业同步建设之间的关系,方能解决学科与专业同步建设过程中资源与发展冲突,并正确体现学科与专业之间内在的依附性、统一性与协同性。
构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关键在于如何使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者有机结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从组织机构、队伍形成和研究方向等方面不断创造学科生成条件,实现学科建设从零基础、零成果,到厚基础、高成就的过程,同时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正面作用。
1.加强系统研究、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进一步明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理念、特色,立足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科学整体规划学科与专业建设。立足本区域,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中,要成立强有力的领导组织,进行科学的发展规划,制定及科学的评价与激励体制,形成高效的管理机制,要将科研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有机结合,不断推进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
2.整合专业教学资源、构建学科专业一体化平台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利用好、组织好,制定计划要围绕专业或专业方向,要有步骤、分重点的设立相应研究所(中心),科学规划、分步骤建设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重点实验室,要不断加强图书资料建设、特别要加强电子图书资源的建设,方便教师检索资料,要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相兼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3.专业建设需要为取向、统筹规划学科建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初期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应该通过采取“保证重点、集中资源、形成优势”这样的发展战略,围绕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以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为建设目标,尽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院校优势的学科,加快培育、形成校级品牌专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要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围绕本地区,立足本区域,积极扶持新兴交叉学科,充分挖掘本校、本地的发展潜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争取通过10年左右的一个建设周期,形成科学合理的科研组织,要形成结构层次、组成合理的,具有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基本研究力量构成的学科队伍,能够拥有若干个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的二级学科,研究的成果数量初具规模、研究的成果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和影响力,学科的特色优势初步形成。
4.学科建设协同创新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整合学科资源,协同创新,以此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其有效途径[4]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人才队伍培养与引进协同创新:采取内培外引、协调同意、各有侧重的方式,不仅要在引进高端人才,更要注重自身内部教师的锻炼和培养;第二,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协同创新;第三,科研管理与学科建设协同创新;第四,学科发展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结点的关联,要把握好这个关联结点,其正是学科群内协同创新的诱发点和生长点,同时学科集群是不同科共存的依托,相互影响,其内部呈现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的网状关系。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一方面,能够为建设先进的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提供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要对共性与关联进行过多的关注,建设过程中注重建设的效率和效益,集中优势资源和精力,要减少重复建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各自侧重点和特殊性,同时由于办学时间有别,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也就不尽相同。因此,各高校要根据办学条件,把握学科发展规律,通过科学谋划、定位,制定出更加符合自己发展的学科建设策略,稳步推进学科建设,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学科建设,促进办学水平和层次的稳步提升。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
课题项目:宿迁学院2014年高教研究课题——新建应用技术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研究。(GJ2014006)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李志河.试析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5(22):19-23.
[2]康翠萍.高校学科建设的三种形态及其政策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5(11):37-41.
[3]张小芳.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理路[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02):58-64.
[4]王玉玺,郑旭,葛继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协同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6-6.
[5]袁广林.学科专业一体化: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建设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02):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