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钢
摘要:文章从汉语教学模式(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理念,开展汉语语言文化教学活动;开展浸润式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人才培养模式(对读工科专业的留学生实施全英文授课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工科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学技术伦理教育;借鉴《悉尼协议》开展留学生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库建设四方面探讨了理工科高职院校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职; 对外汉语教学;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设置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截至目前,已有逾百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愿, 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带一路”贯通东亚、南亚、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多个区域和国家,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 约占全球人口的63%;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 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9%。2014年至2016年, 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了3万亿美元, 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逾500亿美元,投资领域包括了电力、交通、石油石化、建筑建设,未来还将扩展至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等领域。 “一带一路”将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各行各业技术技能型人才[1]。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这意味着国际交流合作扩增为我国高校的第五项职能。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在国内开展留学教育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汉语教学模式
(一)运用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开展汉语言文化教学活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创立者是美国学者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区别于行为主义学派的自然科学模式和精神分析学派的还原论倾向[3],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观念,主张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对求助者无条件积极关注。后来,罗杰斯把这一思想运用到教育学方面,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教育者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认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课堂气氛要民主、和谐、宽松、融洽,教师要充分尊重留学生(包括其所属的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文化话语体系、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学习者真诚、热情、积极关注。不要强制性灌输教师的理念,避免出现师生之间、学生与学院干部之间的文化冲突、意识形态对抗。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发展个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学习论,挖掘学生汉语学习方面的特点和心理、才能等方面的潜能,培养学生汉语学习兴趣、对职业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whole man)”。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建构主义的重要影响体现为教学活动从“结构-功能”发展为“结构-功能-文化”或“语言-语用-文化”。国外语言教学中的情景式教学、交互式、合作式、任务式教学模式均在这一理论影响下产生[4]。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合作、交往等社会性活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理论提倡师生关系平等、合作,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已具备建构知识的能力,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强调教师要善于架设情境、设置任务,让学生通过情境、任务、交流,理解文本呈现的语言现象,理解语用环境以及文化现象。区别于以往第二语言中的重语法的教学方法,运用社会建构理论,交际情境设置得当,交流活动充分,留学生的汉语习得效果一般比较明显。关于情境的架设,除了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教师还要针对学生能力水平特点等进行设计。此外,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手段将情境进行展示,结合“蓝墨云班课”等形式进行展示。
何克抗、王竹立等教授提出了新建构主义教育思想[5]。新建构主义是围绕网络化学习环境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育理论,不再强调以学生或以教师为中心,将教学活动定义为学生和教师共同建构的过程,提倡利用现代信息化环境、网络环境开展“混合式”学习。
作为教学活动的拓展,课后要安排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开展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应积极借鉴国外一些高校的经验做法,为每名留学生安排助理(tutor)或互助学习者,加强留学生与本校学生的互动,加强留学生与当地社会(如社区、企业、文化事业单位等)的接触,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市民文化节等活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语用环境和中国社会,较好地融入中国社会,理解和适应当地文化。
对于高级班学员的中国文化研究而言,费尔克劳(Norman Fairclough)的话语三维模式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这同时也是社会建构论中的一种理论。费尔克劳把话语分为语境、互动、文本三个维度的统一体。后来,他又用社会实践、话语实践分别替换了语境、互动。认为话语是社会实践的一个要素,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语言是一种社会建构下的产物[6]。在大数据革命的时代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在西方世界一定范围流行的当代[7],要让留学生理解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话语,需要让其接触、了解中国社会(包括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产业方面的发展变化、大众文化等),从而对中国文化做出客观的评价和清晰的论断,而非“中国妖魔化”等的错误表达。
(二)开展浸润式中国文化体验活动
许嘉璐教授指出,2005年,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转变为汉语国际教育,而2012年,汉语国际教育已进入了第二阶段[8]。在这一阶段,要使留学生进一步体验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应积极开展浸润式中国文化体验活动[9]。要在上述语言学课程外對留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辽宁文化体验类的二课,使学生增进对中国文化、地域文化的了解,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培养学生对华友好的情感。可开设国乐欣赏与体验(如二胡、古筝演奏等)、国画写生与书法创作体验、京剧欣赏与体验、中餐制作体验、雕刻技艺体验、中国古建筑审美欣赏(以辽宁为例,可组织学生到沈阳的“一宫两陵”、兴城古城、兴城文庙、铁岭银冈书院等体验中国古建筑的艺术风格)等课程。师资方面,除本单位教师以外,还可聘请艺术类高校或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高校的且有留学生教学经验的教师、研究生任课。
除此之外,要善于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以辽宁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民间文学方面,如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医巫闾山民间文学等;民间音乐方面,如复州双管乐、千山寺庙音乐等;民间舞蹈方面,如辽西高跷秧歌、本溪社火等;传统戏曲方面,如奉天落子、沈阳评剧等;曲艺如沈阳东北大鼓、新民二人转等;民间美术如庄河剪纸等;传统技艺如辽菜传统制作技艺、老边饺子传统制作技艺等。可组织学生参加辽宁非遗体验,学院出资邀请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到学院为留学生展示辽宁民间艺术,增强来辽留学生对当地文化的认同和睦邻友好情感,增进对中华文明丰富性、多样性的了解,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
二、人才培养模式
(一)对读工科专业的留学生实施英文为主的专业课授课模式
欧洲的主要国家及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印度等国家针对留学生的理工科教育多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我国一些工科高校也对留学生开展了英语课程教学[10]。如,来我国工科类高职就学的非洲留学生即使HSK考试达到了四级水平,理解专业术语也有一定的障碍,与中国学生一同上专业课有一定的难度。很多非洲国家推行英语教育,因此,用英语开展专业教育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非洲一些国家留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较高,因此,要精选业务过硬同时英语水平较高、能胜任全英文授课的教师教授专业课。
(二)工学结合的工科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2006年, 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工学结合”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此后, 国家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等文件。应积极借鉴英国“三明治” (Sandwich Program) 、德国“双元制” (German Dual System) 、美国“合作教育” (Co-operative Educa-tion) 、 俄罗斯的“教学生产联合体”等模式,对在中国读工科类大专的留学生开展“工学结合”模式的教育。我国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工学交替、两段式预分配等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边境省区的61家中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组建了“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选用的“中英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有的院校开展的基于企业综合项目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也取得了成效[11]。开设以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实践类课程;组织留学生到校企合作的企业、职教集团中的企业参加实训类课程的现场实践,让学生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场所交替学习。根据留学生的汉语和英语水平特点,合理设置职业资格考试的语言难度,或开展全英文的职业技能证考前培训,组织留学生考取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的高校,还应将此类教育模式运用到工科专业留学生专业教育中,与企业行业专家、技术能手签订教育协议,搭建育人平台。
(三)加强科学技术伦理教育
近代以来,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1995)等科学家均提出过科学技术伦理方面的问题,而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的“交流伦理”、罗尔斯(John Bordley Rawls,1921-2002)“正义论”、约纳斯(Hans Jonas,1903—)“责任原理”等理论为学界提供了探讨科学技术伦理的方法和范式。1974年,美国职业发展工程理事会颁布了伦理章程。此后,美国排名前9位的工程类高校开设了科学技术伦理类课程。美国工程和技术认证协会(ABET)负责美国工程专业课程认证。上世纪80年代以来,ABET要求相关教育机构的教学计划中必须有工程伦理教育方面的内容,否则不予认证。2016年6月, 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国, 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迈入新的阶段。近年来,我国国内少数工科高校也开设了此方面课程[12]。比起一般高校,高职院校开设此方面课程的更少。对于工科专业的留学生,在进行专业教育时,应与国际接轨并积极借鉴欧美国家及我国开设此类课程高校的经验做法,完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邀请开设科学技术伦理博士点的高校专家学者或博士生到校任课等形式,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四)借鉴《悉尼协议》开展留学生职业教育
《华盛顿协议》对以培养专业工程师为目标的本科教育有重要影响,《悉尼协议》对以培养技术工程师(工程技术专家)为主要目标的专科教育有借鉴意义。《悉尼协议》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2009年,美国加入《悉尼协议》后, ABET不断修改完善工程技术专业认证标准。职业院校要积极借鉴《悉尼协议》的三大核心理念、七大认证标准,对留学生开展成果导向教育(OBE)。工科专业教育需要落实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养成上,教学活动应给予实践活动充足的保障,实践课时应保持一定的比例。要通过实训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應让留学生在每次课程结束后制作出、完成相应的成果。教师应对学生成果的质量、创新点、问题等进行分析,并反思教学过程、教案设计等,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按照《悉尼协议》的倡议,还应开设一定的人文类课程,使留学生在考虑问题时避免陷入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所说的工具理性的陷阱,避免学生毕业后成为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所说的“单向度的人”。
(五)依托工业类博物馆、展览馆等育人载体,开展工业文化体验活动
工业类博物馆、展览馆展示了中国工业文化的发展进程,是开展育人活动的重要载体。以沈阳为例,依托这类文化载体,引领工科预科生、工科专科生到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阳铁路陈列馆、辽宁科技展览馆、沈飞航空博览园等机构了解工业发展历程与工业文化。这对促进文化交流有积极的意义,对提高留学生的工业文化意识,激发其学好工业类专业的兴趣等将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课程体系设置
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置要立足于学生的汉语水平实际情况,要考虑学生来华学习的目的、学习年限等因素。要合理设置班型,根据不同班型的实际情况开设不同的课程。
(一)语言文化类课程
职业院校的留学生课程体系既有留学生课程的一般特点,也有其特殊性。对于不以在工科类高职院校升学为目的,仅以汉语学习为目的的留学生群体,课程设置应以汉语、中国文化教学为主。例如,对初级班学生,可设置汉语精读、口语、听力、阅读、写作、HSK考试辅导等课程;对于中级班和高级班学生,除上述类型课程外,还应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导读或文学作品欣赏、辽宁文化概论、翻译等课程。要给高年级学生开设普通话类课程。
(二)理工科高职预科班课程
对有意在我国读理工科高职的学生,可开设预科班课程。包括汉语类课程、中国文化类课程、数学、英语、世界科技史概论以及与其报考的志愿、报考方向(如铁道机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铁道车辆等)相近的中专生学力水平的专业课程(含实践类课程)、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考前辅导类课程等。
(三)理工科高职留学生课程与公费交换留学生课程
理工科高职留学生课程中由中文常规教学类课程和专业课两部分构成。其中,专业课参照国际工科留学生教学的通用模式和我国一些本科院校和高职高水平示范校采取的教学模式,即一般采取全英文专业课授课模式(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对校际交换公费留学生,根据与友好学校制定的培养协议开展语言类课程、中国文化类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深化“学徒制”改革,要积极开展工科专业留学生与企业技术能手、“大国工匠”的交流活动。
四、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库建设
高职院校的对外汉语教材体系建构的主导思想是立足专业,培养具备较高汉语水平的应用型国际人才。中文教材选取方面,可选用现有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编写的留学生汉语教材。专业课教材方面,可积极借鉴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示范校、“鲁班工坊”的授课教材。此外,也可借鉴美国、英国等国外知名院校以培养技术工程师(而非专业工程师)为目的的全英文专业教材。
工科类高职院校还要根据学校开设的工科专业(尤其是主要专业、特色专业),编写校编教材。如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要编写铁道机车、铁道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动车组检修等方面的英文课程教材;船舶类高职院校,要编写船舶工程技术、船舶检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英文课程教材。
编写英文课程教材要贯彻“四化”的理念——现代化、国际化、系统化、专业化;应遵守“四重”的标准——重专业技能的培养、重工业文化的传播、重对华友好意识的培养、重国际交流合作的开展;应体现“H-S-K-Z”的主旨——合理(设计合理)、实用(内容实用)、科学(体系架构和内容编排符合科学的学习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准确(知识介绍与解释准确)。教材开发可设立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目标”,科学规划教材建设。应组织行业能手、企业专家、教育学和语言学方面的学者联合召开教材开发专题会议,编纂符合工科专业特点,体现“双元制”“学徒制”改革特点的教科书。
此外,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加强留学生汉语及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有助于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为实现留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搭建了教育平台。2002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将所有课程均录制视频放在网上共享。之后,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均加入了这一行列。我国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2006年, 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0年启动了国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建设项目。迄今为止,已有数百所高校和企业参与了项目建设。要积极借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已有的成果,借鉴相关国内院校的建设经验,借鉴国外工科高校的先进经验,做好留学生汉语教学资源库和工科專业类留学生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精选教学视频,增加生活化、交往类、实践类、本土化(本校或本区、本市图书馆、食堂、教室、剧场等不同生活场景的汉语交流场面)的汉语教学视频;增加实习实训现场、工作过程等方面的演示视频;丰富学生课外学习的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化学习兴趣的提升,促进学生汉语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五、结语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招收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在内的各国留学生到华留学,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推广汉语教育,促进文化交流是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任务。工科类高校要把握时代机遇,分析当前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做好留学生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扩大留学生招生名额,加强留学生教学与管理工作,为国家战略服务,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文化影响力。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还应在适当时机实施“走出去”战略。例如,根据《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合作框架协议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职业院校与中国有色集团到赞比亚开展职业教育,针对中国有色集团在赞比亚企业当地雇员的技能提升需要,组织师资力量进行岗位技能培训。2018年,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精选教师,到肯尼亚对60名肯尼亚蒙内铁路机车、副司机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13]。上述例证仍属于职业教育范畴,距离“孔子学院”“鲁班工坊”尚有一定距离。但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今后可考虑在非洲国家办学,推广留学生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郭静.“一带一路”视角下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行动策略:基于政策框架与实践模式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8,(5):28-34.
[2] 钟周,张超.五大理念与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N].中国教育报,2017-10-21(8).
[3] 叶浩生.人本主义心理学:后现代主义的挑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55-60.
[4] 郭风岚.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中的对外汉语教学原则[J].汉语学习,2010,(6):90-95.
[5] 黄丽霞,蒋永福,傅荣贤.基于新建构主义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7):35-39.
[6] 王泽霞,杨忠.费尔克劳话语三维模式解读与思考[J].外语研究, 2008,(3):9-10.
[7] 黄欣荣.大数据革命与后现代主义[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
[8] 许嘉璐.继往开来,迎接汉语国际教育的新阶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
[9] 付漪川.对外汉语教学应注重文化因素的渗透[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 :118-120.
[10] 史玉才.高校留学生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7,(14).
[11] 王志伟,曹菁,孙玲,等.基于企业综合项目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河北职业教育,2018,(3):18-21.
[12] 陈雷.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策略调整——以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5.
[13] 刘立东.辽宁轨道交通职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正式启动[N].中国教育报,2018-0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