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红霞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含义,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紧接着在文章的最后讨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践。道德与法治课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相关教育人员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去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道德与法治課堂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不足之处。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实践;实践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对教育越来越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九年制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可以有效的塑造初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端正初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初中教师将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地结合生活化教学,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活力,用生活化的例子将学生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当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初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顺利开展,为培养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生活化教学”的主要敢于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将故事的主角转化为接受教育的学生群体,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代入感,进一步实现真正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们从模拟的生活化情境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更好的将知识有效使用在生活环境当中,提升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的充分深刻把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就是想要在学生日常生活情节中,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充分理解,有效的意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作用,端正自身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态度,进一步发展初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素养以及法治思维意识。
二、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上知识点的考察,仅仅是用分数来评价学生们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过于道德与法治教材,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缺乏生动性。学生们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产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质量的实际体验。不仅如此,初中学生往往是从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上学习相关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道德与法治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们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产生代入感,进一步影响了课堂的正常教学,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教学工作,不能得到理想的回报。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的具体教学内容,将生活化教学有效的运用到课堂中。例如在初中教师教授七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美好的青春》一文的时候,初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教学工作之前,先让学生们聆听歌曲《小小少年》,然后在开展一系列的生活化教学。合适的音乐可以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结合歌曲歌词的具体内容,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们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中遇到的情况来进行有效回答,引导学生们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进行深入思考。
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授《学会自救和求救》一课的时候,初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危险事故,在课堂开始之前给学生们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同学们去了解自身生活中身边亲戚朋友遇到的或者听说的一些危害情况。然后,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自主的发言讲解,让学生们通过自身对其余同学的阐述以及聆听,进一步加强对安全事故的警惕程度。随后,初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让同学们了解该怎么面对危险的时候展开自救和求救。例如发生了火灾该如何第一时间去求救以及自救,遇到了溺水情况应该如何开展正确的自救措施。教师还可以根据一些社会热点时事,例如“高以翔”事件,向学生们教授“黄金三分钟”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过程。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生活中所见、所闻、所遇的事故,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视程度,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初中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教学目标的具体规定,将生活化的场景体验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保证了学生为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主人翁地位,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以及其法律意识。
四、总结
道德与法治课是我国学生必不可少的组织培养课程。相关教育工作正在开展道德与发展课程的教学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尽可能的选择道德与法治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使用价值,提升初中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本身的道德素质培养以及法律意识形成。
参考文献:
[1]李兴选.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848
[2]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