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兰芝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其一直大力提倡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学习中解放出来,教师充当学习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真正去操纵学习的主动权,使课堂能够有效、高效。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在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上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亦如此。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
一、引言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自身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一间很普通的初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家长对小孩的期望也并不高,并且基本上很少有时间管理自己的小孩,更不用说提供更多的资源了。在这个前提之下,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到知识和相应的学习方法,就必须要求课堂四十分钟的高质量,因此,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在这种环境下有更紧迫的需求。
高效课堂是笔者的教学理念,也是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应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更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近年来,笔者不断地把探究性学习运用到数学的高效课堂中,也收获了一定的经验,现谈谈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在高效课堂中的一些应用。
二、探究性学习在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导学案是探究性学习和实现高效课堂的抓手。
“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也不是教,而是以学生学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并不仅仅只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通过课前精心准备,学生使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强调先学后教,把问题前置,体现新课程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第二,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性学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學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学生在问题中的有效活动,重视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问题是联系知识与生活的桥梁,恰当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获得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直接经验。因此,课堂教学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的生活原型,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实际生活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之中。
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授课中,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场景:我班的公区原来是一个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草坪,现在范围变大了,公区边长增加b米,试问现在公区的面积有多大?
两种形式表示草坪的总面积:
整体看:边长为______的大正方形,S=( );
部分看:四块面积的和,S=____。
由面积相等得出完全平方公式 。
以上的教学情景,从生活中的数学出发,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不同的方法探究正方形面积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做到动手动脑、主动探索,能够更加积极地融入课堂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讨论接近尾声时,教师结合多媒体展示不同形式草坪的面积计算,从而顺利引入新课的学习。
第三,分组讨论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战地。
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次发现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在塔尖的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第五种,“小组讨论”,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仍是课堂高效推进的关键。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官练兵、兵正兵,从而达到了“兵强兵”整体提升的目的。而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就是,首要就是先分组。采用“异质同组”,兼顾高、中、低三个层次并结合本班的情况,我采用了2、2、2原则,就是高、中、低层次各两人结对,组内同等层次结对的学生进行竞争,不同层次之间实现互助,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所做的事情和位置,最终实现每个学生都有发展,都能够掌握知识。
三、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要想很好地引导学生使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不但要坚持使用导学案,还一定要在导学案的编写上下功夫。导学案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而是要让学生能通过导学案自主进行学习并能使课堂高效。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当中,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一是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的设计大多由已经学习的知识入手或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考虑学生的学情,由浅入深,小步调地引导到新课当中。二是启发性的原则,按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设计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三是分层的原则,在导学案中设计难度不同的题目,这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给不同基础的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探究要落到实处。如果小组合作交流很多时候只流于形式,那么即使很多时候学生是“动”起来了的,但收效还是不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制订好更好的教学策略,安排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学会思考,学会应用,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
四、结语
“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杂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问题就解决了。让学生学会学习,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要主动地去探索实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被动的学习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探究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论是在新授课还是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中,都应该留给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时间,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也掌握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朱家生.探究性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理论,2010(9):170-171.
[2]李巧玲.谈谈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旬刊),2012(5):130.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