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未央区南康村小学 陕西西安 710016)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浅谈想法:
多读书最大的好处和最突出的优势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直觉。既然如此,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而“读”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
具体地讲,多读有以下六大好处:第一,多读可以识记生字。第二,多读可以释词析句。第三,多读可以深化理解。第四,多读可以训练思维。第五,多读可以背记佳词妙语。第六,多读可以感悟写作技法。学生读得多了,就能够更深入地体悟遣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
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我们学校中午在学校托管的孩子报阅读班的较多,中午在阅览室中孩子们就可以借阅书读,利用这个契机让这几个孩子在班级中发挥小书迷的作用,给孩子们轮流讲解自己看书的内容及读后的收获,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带动起了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学校组织的每学期9月份的班级文化布置中留有书本的版面,设计以四大名著为引导,主要围绕本年孩子们阅读的目标制定计划,并在此进行对孩子们读书收获的展示,每月对孩子们的读书结果进行公布,并根据分数孩子们兑换相应的奖品,孩子们兴趣极高,以激发孩子们坚持读书的兴趣;还在班级成立读书角,利用班会、教学内容相结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如:故事会、人物风云、中外名著知多少、我读过的好书、一起来读四大名著等活动。
古语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做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还利用微信开展“读书小明星”、“小书迷”、等荣誉的评比活动。
“课后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抓教材的内容,或质疑,或推荐,或延伸,都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如《巨人的花园》一文的教学后,我向孩子们推荐阅读王尔德的《王尔德童话》,去看看原文中巨人的花园是怎样的,和原文进行比较着阅读。学习课文《蟋蟀的住宅》《昆虫记》,让孩子们去解作者法布尔,了解更多昆虫的习性,学习作者观察的认真和细致。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坚持阅读的动力。作为教师,首先要利用课堂教学,在课堂中要重视培养在阅读中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好的阅读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关键。阅读方法可以是按顺序朗读,也可以分步朗读,告诉学生仅仅会看书,会提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用笔在字里行间、文章的空白之处圈点重要的词,划出重要的段落,或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记下来。指导学生掌握好阅读方法,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关键。
每天中午到校20分钟的阅读时间,有小图书管理员组织孩子们进行阅读,并给孩子们在每月的记录卡上进行登记,每周在班会课上公布分数,对读书次数多、时间长的及时的进行表扬,创设读书的氛围,养成读书的习惯。
三年级上学期倡导每天下午回家看书30分钟,利用微信建立班级微信群,家长督促孩子看书发微信群中,利用此平台共同交流,孩子们经过一年的坚持已经形成阅读习惯。到了四年级的这个学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家长不仅要督促孩子看书,自己更要多读书多学习,给孩子做出榜样,以便更科学、更合理地指导孩子的阅读,把握阅读方向,把亲子阅读的照片发在微信群中,家校共同努力来完成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在每月的“我是阅读小明星”中,每月评选出的孩子进行表扬,推选学校的“读书之星”,在六一儿童节上得到表彰。
老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系列化。每次课外阅读后都在读书笔记上像记日记,督促自己做到天天阅读不遗漏;同时,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卡片或读书笔记的形式,日积月累,形成系列,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加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只有让孩子们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坚持长期阅读,才能获取更多知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