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美丽
摘 要 小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而最终落脚点在提高孩子的核心素养上来,更主要是在孩子以后的人生发展上。数学是一门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人们在从事生产和生活中用道德从数学学习中获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是数学素养。进而用数学素养来提高整个人的核心素养,增强各方面的素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之外,获得更加全面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素养形成;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7-0135-01
一、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增强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数学这门课程看上去是数字和图形,但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将孩子会不会几加几等于几,会不会把圆柱体、长方体的个数数明白作为教学的目标。我们要让小学生们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我们现在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教支配学,师生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学生成为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观能动性根本无法发挥出来。此教学方式严重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一种发展的强大阻力。数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们主动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必须通过他们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有的教学过程要让学生亲自参与,这样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二、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增强孩子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孩子发散思维的培养,比如牛顿坐在树下,苹果掉下来砸到头上,他就想出了万有引力;比如爱因斯坦看到未干的水泥地面上有一个脚印,他就想到了真正的空间在脚印之外,最终写出了相对论。典型的就是粟裕的三道数学题这个典故,打赢了战争。数学教学出题要新颖,模式要更新,答案要多一些,以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就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他们在进行计算以及解决其他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就能够变得更加灵活。所以这是一个逐渐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将孩子的发散思维培养起来,才能让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让我们的民族多几个发明家、科学家,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
成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对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成功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若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泯灭了这个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就使他们失去了争取成功的机会。当然在让学生“成功”之前,也要让他们经历挫折,让他们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么以后他们在遇到真正困难时,就不会气馁,不会放弃,凭着对自己的自信,迎面解决、排除困难,向胜利前进。让他们在经历失败挫折的过程中,养成百折不挠、不懈进取的精神。如在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一课中,可先让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很快有学生发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跟分母有关,他们认为只要分母呈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当时,我没直接肯定或否定。很快有学生提出异议——像分母是10、50、100等是行,而分母为30、70、300、1100的分数就不行。这时,我及时对两种意见作了点评,并鼓励学生不要气馁,继续自主探索。感受着学生经过探索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让学生获得成功不但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有利于培养他们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四、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增强孩子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就包括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也要成为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具体要求,要将学科发展和小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点。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过去的教学思想,大胆创新,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明确哪些细节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在实现某些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数学这门学科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文化因素的渗透,文化因素可以培养学生除基础数学功底之外其他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提升数学素养,进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最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我们小学数学老师要全力以赴地进行学科的以文化人,这样才能对孩子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更多更好的启迪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