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如何提高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质量

2018-02-24 05:27宋鹏飞
读写算 2018年17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导入提问

宋鹏飞

摘 要 当前社会对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语文老师需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而采取问题教学模式,老师利用恰当的问题和提问节奏,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问题教学;高中语文;导入;提问;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7-0107-01

问题教学模式的出现是为了满足越来越高的教学需求,此模式主要是由老师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问或思考问题,最终寻找到问题的答案。该模式与传统学生被动接收老师教导不同,更多的是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找到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这一过程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如果老师利用好问题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一)问题导入。导入环节是问题教学的开始环节,主要是由老师给学生构建一个问题情境或者问题引子,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特定的境界,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自主提出问题的过程。比如在学习《想北平》到的时候,老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个问题:在我们生活中,大家对什么地方是最熟悉的。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故乡、长居地等。老师可以继续给学生抛出问题:大家过去有没有写过以这此为主题的作文,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此时老师继续引导:那么当时你们是如何来描述这些地方的呢?现在再给你们这样的题目,你们又想要如何下笔呢?这时老师给学生几十秒的思考时间,然后继续导入,那么我们来看看老舍这位文学大家是如何来描述北京的吧。在阅读的时候,你们对照一下自己和老舍的写作方法,看看能发现什么问题。在这一环节,可以说依然是老师为主导,学生为回应者。很多老师有个误区,那就是认为问题教學那么一定全程都要由学生为主导,老师只是作为辅助,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此进行的话,效率非常低下,学生反而发现不了是什么问题,最终效果也非常差。因此老师应当灵活掌握,在这一环节依然以老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主要问题上,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二)引导探讨。在问题教学模式中,老师应当让学生养成随手记笔记的习惯,也就是当他们阅读到某处发现问题的时候,就应当随笔记下,并记录相应思考内容,这样学生通过记录能够更好的整理自己的思路和问题,而且记录下问题能够避免后期由于记忆模糊而忘记。当学生阅读完课文,并整理完自己的问题后,老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查询资料、组内交流,促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篇章相结合,形成更为明确的方法、要点。老师应当在学生探讨的时候,注意学生的讨论方向和讨论内容,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恰当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引导学生向更有价值的问题上思考和讨论。当学生在组内讨论到一定程度后,老师可以将讨论范围扩大到整个班级,对此老师可以将学生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提炼出来,由学生自己回答,这时就要求老师对问题的选择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和重点,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又能够完成课堂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引导思考。在问题教学模式中,学生完成课上的提问、讨论和解释之后,便已经达到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会发现,并不是学生提出的所有的疑问都可以在课上得到答案,这不能也没有必要,老师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教学任务,并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一些非课上可完成的教学问题,老师应当让学生将问题带入到课下,通过更多的资料阅读,以及与更多的人的沟通和交流,来自己解决。比如在学完《林黛玉进贾府》之后,虽然作者在这短短的篇幅当中,便已经将出场人物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但是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很多学生都未能得到解惑,比如林黛玉的行为、性格等,这时老师便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红楼梦》,从原著当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过去简单的询问老师和同学,变为自己寻找资料,自行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问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在问题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则起到的是主导作用,这符合当前主流的教学模式。通常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首先是焦点法,这要求老师明确的了解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在问题中找到主要的问题,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入到课堂中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其次是互动法,课堂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在问题教学当中,有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也有学生和学生的互动,还有学生和课文内容的互动,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好各个元素,形成对应的互动,深入到课文当中,快速寻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是激励法,实际上学生在问题教学模式当中,虽然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本身并没有特别充足的自信,所以老师除了适当的引导之外,还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激励,对于敢于提问、敢于解决问题的学生,提出鼓励和激励,尤其是当学生所表述的内容出现了一定的闪光点的时候,老师更应当适时的提出鼓励,促进问题更加深入的探究,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潜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问题教学模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的使用问题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另外老师还可以将问题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使此模式更加灵活多变,符合更多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明明.高中语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探析[J].华夏教师,2018(27):24.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导入提问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