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会平 郭硕
【内容摘要】目前,中国史教学日益关注其世界视野,探寻世界史视域下的中国史解读策略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立足于历史教学实践,从三个层面做出尝试:其一,建构全球时空坐标,有利于从历史的横向联系中定位中国,寻觅同一时空下的中国;其二,搭建全球理解框架,从国际视角解读中国历史,分析国际因素影响下的中国;其三,凸显普世价值理念,有利于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感悟中国历史,升华家国情怀普照下的中国。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世界视域 中国史解读
历史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对提升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强调的“世界的视野和意识”,在近年初中历史教学中已经有所渗透与体现。2017年广东省中考历史第26(3)题,运用世界史的史料考查抗日战争对中国带来的改变,要求学生能够从国际视角解释中国,凸显了初中历史教学中面向世界,理解中国的重要价值理念。本文尝试从教学实践的维度出发,就如何在中国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丰富初中历史教学。
一、建构全球时空坐标,在历史的横向联系中寻觅
吴于厪指出:“所谓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而言的”①。整体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突出表现在世界横向联系日益密切的动态发展之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建构从中国出发的横向世界历史时空框架,不仅有利于在更宽广视域下了解中国,也可弥补全球时空坐标下对中国史解读的不足。
建构“时间框”是解读同一时空下中国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时间框”,就是将以一定的历史时段为单位,将课标不同模块、中外史实整合在一起,建构基本的历史时空知识基础(事实基础)②。以17-18世纪的中西文明为例,摘取典型史实,建立“时间框”,可更全面认识此阶段的中国。
例:“17-18世纪”时间框
建构“时间框”,梳理知识基础,是定位全球坐标下的中国史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合历史事实的解读,认识17-18世纪的中国历史,方能达成目标。
二、搭建全球理解框架,在历史的国际视野中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全球史观分析中国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以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例如在讲述闭关锁国时,多界定闭关锁国作为限制中外交往的政策,使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但目前一些研究已经对此说法进行重新解释。贡德·弗兰克认为,19世纪初期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16-18世纪流入中国的白银占世界产量的一半,而当时,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产品出口到国外都是出超(贸易顺差)。清华大学李伯重教授据此指出,所谓清朝“闭关自守”,是到了19世纪,西方建立了西方主导的完善的国际贸易制度和贸易手段后,中国未能适应这种新贸易体系,因此才显得是闭关自守了③。这一诠释告诉我们:初中历史教学一方面要注重借鉴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建构全球解释框架,在全球联系中解读中国,才能更清楚地理解中国。
三、凸显普世价值理念,在历史的家国情怀中升华
历史发展到今天,伴随着各种全球性挑战的日益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日益增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推动国际协调合作的强大正能量④。
中国史的教学过程中,凸显普世价值理念,有利于还人类以温情,还历史以公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南京大屠杀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⑤”
弗兰茨·卡夫卡说:“远远地、远远地进行着的世界史,我心灵的世界史……⑥”当一个人的心中装着整个世界,世界才能走进人的心灵。其一,要继承人类历史的优秀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其二,要尊重文明的差异性,不同文明之间要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要树立“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最三,要讲好中国故事。正如2017年广东省中考题所突出的:中国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之所以提高,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在国际上做出极大贡献,中国肩负起了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当今社会,“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在中国史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中国故事的组成部分,“讲好中国故事之道,是讲好‘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基于历史而引领未来的逻辑,讲好世界故事,讲好时代故事。⑦”
【注释】
①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总序)[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② 周朝阳. 建构立体的历史时空认知體系——历史时空观素养目标研究与实践探索[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3).
③ 李伯重. 说清朝闭关自守不准确?[J]. 文史博览,2014(3).
④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5.
⑤ 习近平.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N]. 人民网·人民日报,2014-12-14.
⑥ 李公明. 在风中流亡的诗与思想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51.
⑦ 王义桅.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N].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9-28.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