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丽娜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这一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色彩、图片、动画、视频等,逐渐形成了视听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由此也促进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主要从蒙古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入手,指出蒙古族大学生英语视听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遵循的原则,论述如何构建蒙古族大学生英语视听课堂多模态话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英语视听课堂;多模态话语;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12-0154-03
一、引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模态的社会,意义表征和交际可以使用各种符号资源来完成。“多模态”指的是包含一种以上符号系统(如文本、声音、图像、动作等),并通过多种符号资源内部的互动来实现意义的复合话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主导地位逐渐被屏幕所占据,而交际的主媒体则是动画及图像,多模态的出现使传统概念上的语言或言语基础上的理解被彻底打破,人们对于现代社会中的话语就需要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kress(2001: 80)甚至认为,外在的语境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将各种符号模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通过研究近年来兴起的多模态语篇,我们发现对语言的研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更多地分析、理解与之构成联系的其他符号资源。英语教学也同样如此,所以,教学话题的多模态性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语言学界已经对教育语境中的多模态现象日益关注。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指的是通过多媒体符号资源的使用,对学生的感官感知模态产生刺激,从而实现语言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新型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如何才能在针对蒙古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将多种媒体资源和多种模态结合起来达到最佳效果?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1]。
二、多模态话语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
1.多模态话语理论
所谓多模态,指的是人类在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过程中,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应用,可以与外部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就出现多模态话语分析。有的学者将语言看成是一个社会符号,是涉及语言,还有雕刻、绘画、舞蹈、音乐等其他社会表义系统,与语言一起实现了社会意义。
2.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
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多模态教学模式应合理地应用。还要在教学中结合教师、学生、教学设备以及教学环境等多个因素,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使教学效果诉诸多种感官,而多种符号系统则能通过感官来解读、构建与重组。由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应用到声音、语言、动画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刺激到学生的感官,并出现听觉、视觉交际,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通过应用,可以将多种模态、符号进行有机的组合,使信息的输入手段更为丰富。
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全过程中,重点强调语言输入。但要注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使多模态教学模式的作用得以实现,其中要应用的就不只是多媒体手段及多种符号模态。有的英语教师认为将多媒体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并且发挥出重要作用,这就证明多模态教学模式已经实现了,所以在授课时非常依赖PPT课件,将所有教学活动都以教学PPT为基础,最终导致教学手段单一,无法形成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目前,学生所处的英语学习环境是十分单一的、乏味的,所以学生甚至会对英语产生厌烦情绪,英语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教师要多积累教学经验,将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设计出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过程,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蒙古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蒙古大学生在呼和浩特民族學院是教学的主体,并安排独立的班级进行授课,学生相对较集中。由于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都来自偏远和落后的农村牧区,所以入学成绩普遍较低。不仅如此,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中,蒙古语授课高考考生的汉语文成绩按70%,英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在这种形势下,蒙古族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几乎放弃了英语听说训练,英语基础差,所以进入大学后,根本听不懂英语教师所讲的内容,更不能完整表达自己。所以,就会有交际恐惧问题产生,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除此之外,蒙语是蒙古族大学生的母语,而汉语只是他们的第二语言,他们的汉语水平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除了蒙语和汉语外,英语对于蒙古族大学生来说,是他们接触到的第三种语言。因此,在学习英语时,相关辅导材料以及工具书都会阻碍他们,汉语又不得不作为英语授课的辅助语言,而蒙古族学校普遍缺少足够的外语师资,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汉族教师来给蒙古族学生上英语课。如此,英语教学中就将汉语当成了主要语言,学生就会遇到英语学习上的诸多困难。由此可见,蒙古族学生是在用汉语这个他们本不熟悉的语言来学习另外一门更陌生的语言——英语。所以,对蒙古族大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更难了,实现学习的有效性是难上加难[2]。
四、蒙古族大学生英语视听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遵循的原则1.及时做好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强化
在对蒙古族大学生讲授英语视听课程时,如果英语教师只应用单一的某种教学模态,那么就可能无法清楚表述出其中的内容,使蒙古族学生很难理解、接受。因此,教师为了能让蒙古族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可以合理地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并及时强化和补充,使蒙古族大学生对知识更容易理解、认知。例如:教师在为蒙古族大学生讲解单词“shrug”时,只是做了口头讲解,并没有形象、全面地描述出该单词。此时,英语教师可将多媒体充分利用起来,为学生呈现一些耸肩的照片,学生就可以一边学习词汇,一边模仿动作,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动作来猜测该单词的意思,学生就能对“shrug”加深印象,在今后学习中会使用该词。学生还能够根据该动作中教师的表情、情绪变化,对 “shrug”所包含的多层含义有所了解,如厌恶、冷淡、轻蔑、怀疑等。在教学中,教师一般是利用语言、图片以及动作的模拟等模态来进行的,结合多种模态,实现各模态间的互动与互补,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帮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
2.确保教师实现有效的英语教学
针对当前蒙古族大学生英语视听教学的现状,英语教师必须要转变角色和观念,摒弃以往教学垄断者的身份,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评价者,充分利用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蒙古族大学生能够尽可能放松情绪,缓解焦虑,减轻压力,确保学生能有效学习。另外,课堂教学中还要体现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有效学习是教师优化教学内容的先决条件。因针对蒙古族大学生特殊需求的特色英语视听学习材料不足,不仅影响了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对材料利用的深度及广度,还可能使大学生对英语产生畏难心理,影响蒙古族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学习效果不佳。因此,英语教师必须从蒙古族大学生的现状出发,深入挖掘现有的反映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英语教师针对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较差的这一难题,应该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些贴近实际的交际内容,从而给他们多创造交际的机会,进而使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教学效果。
3.提高策略培训的有效性
蒙古族大学生因对自己的英语成绩不自信,所以学习动机不强,再加上低水平的学习策略,不能灵活使用学习方法,导致教学效果差。教师采用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这样能确保学生的学习策略是正确的,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由之路。由于蒙古族大学生在记忆和运用英语词汇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认知策略尤其是记忆策略的培训,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帮助自己利用语境轻松地记忆词汇,扩充他们现有的词汇量,为进一步加强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看,英语教师为了增强蒙古族大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做好自我监控和管理。
五、蒙古族大学生英语视听课堂多模态话语教学模式的构建1.以蒙古族大学生为主体,掌握多模态效应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动机
首先,了解蒙古族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大学生目前处于成人化的阶段,不仅心理成熟了,而且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该阶段会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叛逆。因此,以大学生的特征为出发点,确定满足蒙古族大学生特征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其次,掌握多模态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效应,大学生应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来完成英语学习。站在视觉效应角度来分析多模态英语教学,教师是用图像呈现出乏味的语法学习,同时还用了一些动态方式,如流程图、图解符号或是醒目颜色标注等,以此将英语学习资料的动态视觉效果完美呈现出来,将蒙古族大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也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更集中;从听觉效应方面来看,英语听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英语学习属于语言学习,所以在学习中“听”很重要。多模态英语教學主要是将原声英语新闻和电影原声对话语段作为引导式的训练,学生反复地听,再将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从而使意义更完整,学生再模仿朗读听到的内容,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学生能合理判别英语,并且英语听力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而在触觉效应方面,多模态英语课堂教学往往将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作为重点关注的环节,采用对话、表演、竞猜等多种互动形式,让蒙古族大学生能多接触英语,愿意用英语,对英语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激发蒙古族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此,应根据蒙古族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结合多模态的视觉、听觉、触觉所反映出来的效应,使蒙古族大学英语视听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顺利实施,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2.实现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多样化
网络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致使传统的英语教材已经无法适应多模态英语教学的发展。因此,应围绕蒙古族大学生的需求和多模态英语教学的需要来填充大学英语视听教材的内容,使其更多样化、更丰富。主要从改变教材内容表现形式入手,采用现代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以蒙古族大学生为中心,设计出符合蒙古族大学生三语学习特点的教材内容,并制作出英语课堂教学所需的视频和电子文稿,以满足多模态英语教学模式的要求,使英语教学效果得以提高,促进蒙古族大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
3.依托科技背景及网络优势,创建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多模态教学环境
(1)加强大学生英语多模态教学的硬件环境建设及优化服务
首先,在高校英语视听教学中,学校应重视师生的地位,将师生作为建设高校教学硬件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决策成员。因此,高校应该坚持让教学硬件环境的设计者及使用者共同参与建设硬件环境。作为英语教学设施的设计者和使用者,教师和学生有必要参与建设硬件环境,而且蒙古族大学生还是其中的重要力量。
其次,利用现代科技和网络优势,改善图书馆的自主学习功能及服务。随着网络与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应该调整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时死板的对着电脑的学习状态,为他们提供英语学习室和学习互动平台,这样就可以实现灵活的在线交流,从而满足个性化多模态英语教学的要求。
再次,利用科技技术和网络优势,提高大学英语视听应用技术设备的硬件资源的利用率。为此,高校有必要成立公共资源管理部门,用来统筹管理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自主学习室,同时还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时间表,将英语技术设备的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完善英语教学的硬件环境是构建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多模态教学的基础,并对教学相关的硬件环境进行优化,达到最优化多模态教学效果。
(2)建设多元化、个性化蒙古族大学生英语视听多模态教学的软件环境
应该确保设置的视听课程多元化,从而使多元化的蒙古族大学生英语视听多模态教学软件环境得以实现。目前,高校英语视听教学中,信息资源及教学内容严重不足,并且设置的视听教学课程也非常单一。总的来看,蒙古族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能力并不高,英语知识面比较匮乏。针对这一形势,高校为了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的听说能力,应针对蒙古族大学生的英语掌握水平及当前的网络教学资源,构建个性化多模态教学模式,激发蒙古族大学生英语视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璐.多模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开展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8).
[2]闫涛.对当前蒙古族大学生英语课堂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