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品德教学中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2018-02-06 05:28蒋秀琴
学子·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情品德有效性

蒋秀琴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就不能忽视学生活动“有效性”的问题,明确目标,加强指导,巧妙组织,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一、确定教学活动的可行性

1.做好学情分析

教材和学生都是课程实施的资源,教师在备教材的同时要对学情进分析,即教师要先了解全班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还要掌握个别学生的兴趣、爱好、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只有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学情,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

2.明确活动目标

一个活动是否可行,还要看这个活动的目标是否科学合理。活动目标的科学性与适切性是激发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活动目标不合理,不会引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可能实现有效的教学。首先活动目标要明确具体。要明确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去学。其次,活动目标应该是科学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命题,是合理的要求,是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要求。第三,活动目标又应该是有生命力的,是学生感兴趣、有挑战性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活动目标。

二、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

1.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

阅读、讨论、探究、讲故事、绘画、猜谜语、游戏、表演等,都是小学品德课上常见的学生活动形式。一节课切忌只有一种活动形式,这样的课显得单调,没有层次,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适合的活动方式。

2.活动的设计要富有创意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如家庭资源、学校资源、社会资源等,要善于捕捉品德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精心设计学生活动,使所设计的活动富有创意。如教学三年级的《平安回家》一课时,我设计了“我是小交警”环节,让学生表演表指挥交通,学生兴趣盎然,也起到了巩固所学的作用。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提升素质,改变方式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这两点是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小学品德教师必须加强相关的理论学习,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树立与新课标理念相一致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

2.精心设计,巧妙组织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我想要我能要》这一课时,我创设了过生日的情境:“如果明天你要过生日了,最想要爸爸妈妈给你买什么礼物呢?”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把想要的东西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在心愿卡上表现出来。学生介绍后,教师点拨,再请他们把所写的东西删去不需要的,留下合理的。这样一个精心设计的情境,逐步引导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但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必须有所选择,学会放弃,教学效果较好。

3.由扶到放,及时点拨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快乐的邻里生活》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针对村里的赌博风给县长写封信。一开始学生都无从下手,因为他们还没有给谁真正写过信。针对这一情况,我先让学生自由说说这件事情的危害,然后出示一封没有完成的“给县长的信”,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来完成,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最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一步一步,由扶到放,效果不错。

四、運用合理的课堂评价

1.善于运用各种语言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

教学中,一束赞许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评语,一阵由衷的掌声,都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断激活思维的细胞,使学生在幸福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平时的品德课堂上,我很注意课堂评价的运用,如请学生参与活动时,我会用鼓励性、期望性的语言或眼神。学生活动表现很出色时,我会及时用上一些肯定性、赞扬性的语言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每一个活动,这时我就会用谅解性、引导性的语言鼓励他们。

2.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激励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认知和操行相统一,综合性和简约性相统一,显性表现和隐性品质相统一,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每一节课所处的具体情况和后面的过程都不相同,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因此,平时教学中,小学品德教师应注重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多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猜你喜欢
学情品德有效性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