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云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习得方法的主阵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也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关注的话题。实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效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如何精心打造高效、灵动的课堂,已摆在每一位教师的面前。笔者将结合在一线教学的经验做法,谈一谈打造高效课堂的几个关注点。
一、关注师生关系,追求民主
高效的课堂是民主、开放的课堂。传统课堂上,师生之间是单向性的“我主你客”“我说你听”的服从式关系。学生大多敬畏老师,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缺乏质疑精神。有些老师甚至会对学生的提问显得不耐烦。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没有民主、平等、开放,课堂何来高效?在高效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够大胆质疑、提问,而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学生求新立异,对待学生的提问总能投以欣赏的目光,从不讽刺、挖苦、嘲笑,能以一颗包容的心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走到学生中去,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流合作,建立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师生之间成了平等的对话伙伴和合作者,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保障。
二、关注课前预设,有惫无患
备课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而备课就要求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教材是死的,教法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的,而学生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备学生是备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而天气变化、学生情绪甚至是前一节课的学习都可能影响学生这节课的状态。所以,备课需要老师认真仔细地考虑每一个细节,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每一个情况,从而做好对应的计划,步步为营,将学生成功引导到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里。课堂教学实施才会行云流水,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备课时进行充分的预设是很重要的。教师在实施每一次教学活动前都要先做周密的预设,只有做到教学预设越周密、越详细,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就越强,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那么,教师如何做好课前预设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教师科学地、合理地把握住教材,抓准课文的重难点,并做出精心预设,才可能有精彩高效的课堂。
如在教学《乡下的孩子》一课时,为了让孩子充分感受乡下孩子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同时,受到诗歌语言美的熏陶,教师三易教学预案。教学设计从开始的“注重朗读,读中想象画面,感悟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天真可爱。”到“关重朗读,并结合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在交流中体验乡下孩子生活的丰富多彩,及他们的天真可爱。”到最后教学目标确定为“教师创设情境,在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孩子读出诗歌的画面美,利用富有趣味性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一次次地读好诗歌,读出体会。”随着预设的科学化、具体化,教学效果也一次比一次显著。可见,一个理性、周全的预设,一次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可以让课堂教学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三、关注情感体验,乐在其中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最大程度地关注到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學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对每节课充满期待,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会充满鲜活的生命力,从而为高效课堂的实施提供精神动力。
面对刚刚踏入小学,有意注意持续不到几分钟的一年级小学生,在教学相对比较抽象的拼音时,我总是尝试着不断地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有趣”和“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与新鲜感,进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如:教学《a、o、e》一课,学习发音的环节,老师示范发音后,学生跟着一遍遍反复练习发音。齐读几遍后,发现学生兴趣并不高,我故作神秘地说:“拼音王国的国王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观察能力可强了,一些小小的不同,你们都能发现,真是这样的吗?”学生自豪地说“是一一”“那国王要给老师施魔法了,他想考考大家,老师的声音消失了,只做口形,你还能猜出老师读的是哪个拼音宝宝吗?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国王的考验?”此时学生兴致高涨,老师故意装出思考的样子,调动学生注意力,然后作口形将这些字母的发音不同点夸大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容易发现。学生一旦正确说出来,教师故作吃惊的样子,让学生体验成功,进而一次比一次兴奋。接着,老师提高难度:“国王说,一定是我口形太明显了,你们才这么容易猜到,他提醒我要小心点。”这时,老师作正常的发音口形,让学生猜。学生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一定能准确判断。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以丰富表情及肢体语言,让学生体验成功。不知不觉间,发音难点就轻松攻破了,学生也学得兴致勃勃,乐在其中。
在这样一个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情感时时被关注着,他们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体验着学习的快乐。课堂中,教师不但扮演着“传授者”,同时还是“玩伴”“鉴赏者”等角色。教师只要对课堂中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时刻保持真切的关注,关注学生的情感,与学生有效互动,必定会触动学生的心灵,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深处。教师时刻关注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参与度都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变浓了,更加投入学习,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了。
四、关注课堂生成,收获惊喜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活动体,他们富有巨大的认知潜力和主观能动性,并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理应充满生机与活力。面对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教师不能完全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案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关注课堂,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教学对策。
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教师要善于关注课堂细微处,敏锐发现、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抓住教育时机深入挖掘,寓教育于无痕。如某一教师教学二年级课文《一株紫丁香》中,在课文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学生突然提问:“老师,我一直不理解这首诗为什么对他的老师用‘你而不用‘您呢?”教师微微一怔,也许是课前没能想到二年级的学生能就一个“你”字提出这样的疑问。但教师很快调整好状态,并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先将这一问题踢给学生:“你们觉得呢?是作者用错了吗?”学生很快议论开了。大部分同学都认为用错了,他们认为对老师应用“您”,因为老师是长辈,称“您”才有礼貌。一些同学虽然不知道理由,但总觉得作者不会有错,所以坚持用“你”。教师听了一些反馈意见之后,笑着说:“想一想,通常什么情况下称对方为‘你,什么情况下称‘您?”学生纷纷表示对同学,对朋友称“你”;对长辈用“您”,表示尊敬。教师又提示:“文中对自己那么喜爱的老师称‘你,作者是想表示不尊重老师吗?你觉得这‘你又能表达出什么感情呢?”立刻就有学生发言:因为老师对他们很好,他们觉得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所以称老师为“你”,其他学生也表示赞同。这时教师进行总结:“看来,有时使用不同的一个字还能表达出特别的意思。这样看来我们以后要注意什么?”学生看法很多,有的甚至说以后要注意用什么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会更好……这也许算得上是这节课上的意外收获吧。
五、关注合作学习,群策群力
合作学习是互动的教学活动,大家面对的共同目标是解读文本,所以大家须互相携手,群策群力,精诚合作,通过探讨努力接近文本所传达的真意。学生争相说出对文本的理解,与大家共同讨论,以求对他人有所帮助、启发。对同学的错误不取笑,而是真诚的提醒、指正。大家共同探讨,互相更正,一步步走进文本。在这样的合作关系中,学生也不会害怕说错话而消极参加课堂交往,羞怯心理也容易克服。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启发,互相帮助探究,对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生生合作学习在课堂交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效合作学习有利于课堂信息流通,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目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为了打造出精彩的高效课堂,老师必须要以教学理论为指导,经过不断的努力、实践、总结、完善、创新,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