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数学课程新标准的提出,教育更加注重于素质与道德教育的培养,对于提高我国全民素质打下基础。高中学习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数学教育则在高中阶段具有重要位置。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化素质教育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德育功能
《新课标》中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科德育教学具有它独有的意义,数学由于自身的个性化特质决定了德育教学对于高中生的教育意义。从国内外对德育教育的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高中教学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情感、品德、素质的培养,由于我国受到传统数学教学形式的影响,对于数学学科进行德育教学很难实施。只有在数学教学中充分重视德育教学的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德育培养,提高高中生整体的素质。
一、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学科德育功能研究的意义
(一) 找到数学学科育人的方面点
在教育中,尤其数学、语文、英语一直贯穿于我们接受教育的各个阶段,纵而具有教育育人的责任。高中学生中又以青少年为主,将是其人一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具有独立的人格以及个人价值观、世界观。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任务之重。数学作为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充分运用德育功能与数学学科知识相互结合,进行德育教育。从某方面来讲,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要好很多,有益于学生在接受数学教育时不感到枯燥。
(二) 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教学
数学教学新课改中的目标,主要是提出对于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实行德育功能,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更加重视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数学教学改革进行德育教育,从高中数学教学特点的角度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助于德育教育整体的发展。
(三) 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对于一个人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要注重教育的过程以及德育感知能力和道德提升的一种获得满足感的享受。在新课改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学科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于细节的掌握,注重对学生的思维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对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二、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学科德育功能有效实行的方法
(一) 注重对于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作用
新课改的主要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动学生全面终身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各个科目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德育教育贯穿各个学科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的影响,尤其高中教学家长以及教师甚至学校对于高考的重视程度比较大,从而忽视了教育的根本目的。随着教育部门提出了新课改新要求,教育更注重于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贴合实际生活,实施教育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德育培养。因此,各大高校要加强对于教学中德育的重视,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数学课程特点,加强德育功能的重视度,提高教师整体的素质。高校领导要提倡教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常去参加交流学术交流和学习,从而提高数学学科中开展德育功能的意识。
(二) 数学教师应深刻理解教材并加大教材挖掘力度
高中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教材中的习题是可以进行拓展与延伸的,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知识,开展综合性教学,实现知识、能力、道德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 用数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
高中数学所涉及的公式较多,每当学习新的数学公式时,课本的下方或章节末都会注明提出这个数学公式的人物,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相关数学家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但由于课本上的相关简介过于简单,教师需要自己收集资料,用这些数学家的经典事迹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2. 运用现实材料来渗透德育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通常会遇到大量的材料题,学生必须通过运算才可得出结果。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这类题型有一定的误解,他们认为材料只是躯壳,所以只关注数学内容。为了更好地渗透德育,教师要重视材料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题目。
3. 通过数学规律来讲解辩证唯物主义
对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规律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学生理解起来较為困难,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但实际上,规律性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学习等差数列这一章节时,教师应利用数列的规律性特点,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察问题,感受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 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课堂中的德育因素
1. 创设德育的课堂情境
德育有赖于课堂教学,高中教师首先要积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在教学前,融合社会热点时事,尤其是在科研创造、科技发明两方面,教师要格外关注。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视频等方式,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我国近些年的发展变化,了解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公式学习积极性,并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
2. 通过学习小组来渗透德育
想要加强德育的渗透,教师还需要创新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学生能够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团结协作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此外,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教师可以集思广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营造更加和谐、有效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德育更易取得成效。
3. 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适时鼓励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不断完善教学计划,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强化德育教学手段。新课标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客观、真实且具有引导性。例如,学生在数学公式记忆方面总结出了技巧,教师要适当鼓励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 结语
数学虽然是主科,但由于学科偏理性,实施德育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想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数学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理念不同以往,其综合性更强,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还要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友初.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之研究[J].数学通报,2009(2).
[2]张维中,等.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郭春梅,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南部县大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