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摘要:写作离不开素材积累。而我们的语文教材就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宝库。只要善于挖掘、灵活运用好文中的素材,比如可以从作者生平、课本语言、文章主题思想等角度去挖掘,一定能克服作文写作时无例可用、无话可说的难题,也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关键词:课本教材;作文素材;写作
提起写作,大多数学生都会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似乎每次作文都不知写什么,因为头脑中没有什么素材。殊不知,我们的语文课本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宝藏,只是我们没有有意识地去开掘罢了。长期以来,我们大部分师生过于关注外面的精彩,却忽视了身边的美丽;专心挖掘外面的金子,却忽视了身边的宝藏。其实想想,语文课本是许多语文学科专家们投注极大的努力、苦心孤诣了几年的成果,文章内容又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涉及的是社会、生活、人文、科学、为人、处世等等的方方面面;选取的又是各种各样的文学样式,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不尽的作文素材,是我们作文教学中最好的蓝本。纵观这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优秀作文,不难发现,那些文质兼美,意蕴深刻的文章,其素材有很多就源自于我们的课本。那么,我们该如何深挖课文素材,写出评卷老师青睐的优秀作文来呢?
一、从课文作者生平的角度挖掘素材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数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学家的经典之作,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往往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人生故事、人生信念,我们可以从中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我们要知道陶渊明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学习《赤壁赋》,要知道苏轼经历“乌台诗案”的磨难,造就了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和“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独;学习《报任安书》,要体会司马迁经受腐刑不得言说的苦楚,感受他“穷且益坚”的韧劲。如2012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让未来记住今天》就用陶渊明为写作素材:陶渊明也许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五斗米岂能让他移白首之心,在“复得返自然”后,陶渊明走出了他自己时代的足迹,也许是魏晋时代那特有的无拘无束超逸的时风,也许是他本身就想过“有趣”的生活,总之陶渊明让未来记住了他。由此看来,成功的作文只会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这要求高中生在学习课文时,要博闻强识,善于积累挖掘文章作者的相关素材,并积极运用到议论文写作中,才会突破“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藩篱,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来。
二、从课文语言的角度挖掘素材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精选入我们课本中的文章,语言自然不差,往往有不少警句名散落在字里行间。比如《报任安书》中的经典段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常常被拿来论证磨难逆境之类的话题。再比如《蜀道难》,丰富的想象,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的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读来不由地感受到那种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和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我们所学的一些古诗词,原本就语言精美,意蕴丰富,我们应切实落实熟读或背诵的工作。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體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大纲要求背诵那些古诗文,应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三、从课本人物形象的角度挖掘素材
语文课文不仅涉及的内容丰富而广泛,而且人物众多而鲜活,只要我们认真挖掘并巧妙利用这些人物形象素材,便能很好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作文“材料丰富”。并且使用课文人物形象作为议论文的论据既能显示出作者对文本钻研得深刻,也让评阅者读起来觉得格外亲切而更容易赢得“印象分”。比如《诗经·静女》中的那个纯真而浪漫的静女;从数吨铀矿残余物中提炼出只有几十毫克纯镭的氯化物.那个刻苦钻研,失败了也不气馁的居里夫人;钟情数学,聪明勤奋而又身残志坚的华罗庚,用心灵感受世界,创造生命的奇迹的海伦凯勒;在地坛中思索,悟透生命的真谛的史铁生;在困境中依然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的食指;还有课文中比如项羽、刘邦、邹忌、窦娥、林黛玉、祥林嫂、别里科夫、玛蒂尔德等在文学长廊中熠熠生辉的文学形象,无不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如果能够充分挖掘这些文学形象的思想内涵、性格特征,恰当地作为议论文的论据,必然显示出作者游刃有余的写作能力和对材料信手拈来的深厚功底。
四、从课本思想主题的角度挖掘素材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佳作,文质兼美,情文并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名家经典高屋建瓴,见解新颖,蕴含了作家许多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他们的思想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道理论据。在写作中灵活巧妙地运用课文中的观点思想,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也能使自己的作文立意更加深刻。
总之,我们的课本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材料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开发。问题在于不少同学身在宝山而不知山中有宝,空手而回,留下了遗憾。如果善于挖掘、灵活运用好我们课文中的素材,一定能克服作文写作时无例可用、无话可说的难题,也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湛江市第二中学 )
学子·上半月2017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