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摘要:“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以及自我修养的提高。“先学后教”的核心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尤其在计算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先学后教;核心素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在不断加快现代化进程。为了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以及肩负的社会责任,无疑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层层深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堂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式也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先学后教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江苏师范大学培训期间,笔者有幸聆听了徐州市少华街小学陈荣芳副校长的一节数学课《小数乘整数》,下面就以这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做到先学后教。
一、交流预习阶段。寻求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上课伊始,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昨天的预习,你们是怎样理解小数乘整数的?”
生1:可以用加法计算。
生2:跟整数乘法的计算差不多,就是多了个小数点。
生3:可以想象成元、角、分来计算。
这个环节,是在学生自主先学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是小学生,自学能力相对较差,认知有可能不够深入,在交流自己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时,以一名学生谈认识,其余学生评价、补充的形式进行,在这种互评的过程中寻求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以这样一个问题,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有的放矢”。也正是这样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究,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如果在上课开始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昨天的预习,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试想一下,对这个问题学生回答的肯定都是预习的结果,不能体现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也就很难了解学生的预习程度,不能很好地在互动互评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互助探究阶段,教师主导,学生提炼
(一)利用旧知,学习新知
教师利用课件,图文并茂地出示问题(1):夏天每千克西瓜0.8元,买3千克西瓜需要多少元?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0.8x3。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说:“谁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出结果并说出道理?”这时候学生根据自学得到的知识经验,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1:0.8×3就是3个0.8相加,0.8+0.8+0.8=2.4(元)。
学生2:0.8元=8角,8×3=24(角)=2.4(元)。
学生3:根据小数的意义,0.8里面有8个0.1,0.8×3就得到24个0.1,结果就是2.4.
在这个环节,一名学生解答时,其余的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并最终得到全班的共识,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肯定。培养了学生类推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同伴互助、探究新知
学生在理解一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后,试做题(2):2.35x3.然后教师追问:两位小数乘整数的积是几位小数?小组内在合作交流,知识互补,最后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1:我们小组的结论是,两位小数乘整数的积是两位小数。
学生2:我们小组的结论是,两位小数乘整数的积里面有两位小数,并且还知道,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学生3:我们小组的结论是,两位小数乘整数的积有时候是两位小数,有时候是一位小数,有时候是整数。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吧,同学们拿出计算器,一边算,一边说出是几位小数。
4.73×12(学生齐说:积有两位小数);
65.35×89(学生齐说:积有两位小数);
103×0.25(学生齐说:积有两位小数);
102×0.25(学生齐说:积有一位小数);
100×0.25(学生齐说:积是整数)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两位小数乘整数的积有时候是两位小数,有时候是一位小数,有时候是整数。
师:如果是三位小数乘整数呢?四位小数乘整数呢?
一名学生举手发言,其他学生补充。最后在教师的引领下总结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这个环节,教师利用学生课前自学形成的经验基础,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通过猜想和验证,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评,在愉快、和谐、踊跃的氛围中完成了新知识的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并形成了基本的活动经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自学的具体情况,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渗透了类推、归纳、变中有不变、建模等数学思想。
三、巩固提高阶段,提升认知、拓展应用
(一)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再用计算器计算,看一看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5.78x14= 3.8x76= 104x0.25=
此题的设计意图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问题化、习题化,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初步检验计算的正确与否。第三题104x0.25,为今后学习和运用乘法運算定律是小数乘法的计算简便做准备,使学生在潜意识里产生对知识迁移的好奇心。
(二)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整法的联系
根据148x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x23= 148x2.3=
148x0.23= 1.48x23=
此题旨在全班交流:积是多少?积是几位小数?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整数的联系,并使学生直观感受因数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小数乘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计算
开车去农场要行200千米,汽车的油箱里有25千克汽油,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需要中途加油吗?
这是一道典型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要想知道中途是否需要加油,就要知道现有油箱里的汽油能支持汽车行驶多少千米。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恰恰运用到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6.8x25=170(千米),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中途需要加油。此题的设计意图是体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主动学习数学的意愿。
总之,“先学后教”的核心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无论是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