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秋 肖大薇 李彤 王宇杭
[摘 要]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和各企业单位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探索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和保障机制,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应用型;保障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4.14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4-0-02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人才培养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如何落实校企合作运行和保障机制,建立高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既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是高校与企业在合作中寻求共赢的必然选择。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2003年,国内的部分院校已开展了关于“校企合作”方面的研究和探索。2005年,沈阳理工大学王晓云教授将校企合作模式分为政府推动型、合作方式的主建型、合作方式的联建型和合作方式的共建型。200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牛智有教授经过研究认为,校企合作培养符合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规律。2014年4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指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
国外高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日本的“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模式、美国的“半工半读”模式、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标准化”模式、德国的“二元立法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
国内高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有共建实训室、专业实践课程外包、与企业联合办专业、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等。我国高等院校大都在进行校企合作实践,但大多处于较浅层次的合作,校企合作运行和保障机制一直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
2 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运行和保障机制研究
高校通过探索校企合作运行和保障机制,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和设备等优势资源,较好地解决了实践条件不足的问题,使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更加贴近实际需要,使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向更符合社会需求。
2.1 研究目标
笔者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高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发现,很多高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只能是顶岗实习模式,即校方根据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到合作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具体人数需要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校方学生情况等因素,由校企双方协商决定。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都在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但校企合作运行保障机制一直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
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探索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的运行保障机制,计算机类专业根据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每年10月份开始选派一定数量大四学生到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本文主要通过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逐步探索和完善校企合作的运行保障机制,将校企合作工作落到实处。第一,统一认识,校企合作是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第二,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第三,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制;第四,建设实验项目资源库。
2.2 研究内容
本文以研究目标中的4个方面为研究方向,进行具体、明确的研究工作,寻求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的运行和保障机制,保障校企合作长效运行。
2.2.1 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
第一,切实加强校企合作的领导工作。学校要成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在组织上有保障机制,各系部、各处室应当按照学校统一布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各系部、各处室担负着教学模式的改革,专业与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技术开发与服务等重要任务,应将校企合作工作长抓不懈,保证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其其良性循环发展。第二,合理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学校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根据用人单位对技术人才的岗位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理论课的教学上,以企业急需的知识学习为主体。学校应在企业的指导下,对所有课程结构进行整体优化组合,调整课程的比例结构,设置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确保校企合作顺利进行。
2.2.2 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校企合作委员会应由分院院长或副院长担任,成员由教研室主任、相关专业教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校企合作委员会主要工作职责,负责企业引进、谈判和协议签订工作;制度和机制建立、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调;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讨、协调解决校企合作的重要问题等。总之,校企合作委员会对校企合作的相关事宜进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检查、统一考评,使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的任何事情都有相关人负责,加强管理,保障校企合作长期稳定运行。
2.2.3 建立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
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就业协议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简称《劳动合同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校企合作可依据的法律法规,因此校企合作双方主要从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和“就业协议书”两方面约束校企合作的运行过程。校企合作委员会共同管理协商校企合作中的所有管理办法。
2.2.4 建设实验项目资源库
学校要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收集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案例,并结合理论教学整理成可用于学生的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资源,逐步建设一个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的实验项目资源库,为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供支撑。同时,这些实验项目资源库可以作为作为学校调整课程体系的参考,使课程体系更贴近社会需求。
2.3 研究方法
本文将以实际调查研究为主要手段,通过走访相关企业和兄弟院校,在积累大量数据的情况下进行研究分析,借鉴其中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制定校企合作中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高校在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经验,还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校企合作中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进行不断修订,在实施、反思中实现循环螺旋式上升。
3 结 语
校企合作无疑是应用型本科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必然手段和途径,探索校企合作之路也将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围绕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3+1”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并建立较完善的校企合作运行和保障机制,并与多家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协议。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念.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领导科学论坛,2016(1).
[2]何兵,覃铭.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地方高校工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论坛,2016(12).
[3]郝传波,王骏飞.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2).
[4]周桂凤.基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7(11).
[5]赵亮,杜运普.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