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伟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学生培养目标的精炼阐述。德育不仅关系着学生当前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关系到学生未来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初中阶段,青春期的学生经历着思想道德塑造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作为学生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应该积极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从理论上讲,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从实践效果上来看,德育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依然还有很多。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开展多年,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开始有意识地调整教学管理策略,优化德育教学效果,但是其中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其具体表现为:1.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科学理念的指导,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渐发挥其影响力,但是依然有许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基于习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之上,忽视了初中阶段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从而导致学生对德育工作的忽视甚至反感;2.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生开展系统德育教育的主要学科,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能力的限制,在实践中,要么反复重复单一的教学方法,要么教学内容过分理论,缺乏与实践联系的基础,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吸收,因此也就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难以产生正确的引导;3.过分注重智力教育,削弱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一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忽视了从思想道德品质的角度对学生的评价和引导,从而让学生陷入了以成绩论输赢的思想误区,影响了提升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自觉性。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1.与时俱进,转变德育工作理念
认识是行动的指导,初中班主任要想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一方面坚持与时俱进,从现代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初中生的情感认知发展特点,革新理念,保证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与实际教学环境相契合;另一方面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主体,紧紧围绕着学生展开工作细节,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2.深入了解,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几乎是一种微妙的对立,学生对于班主任的态度与其说是尊重,不如说是敬而远之,究其原因就在于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基于此,在新的教育发展情况下,班主任要想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放下架子,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摸清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整体思想状态,以及每一个学生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并为重塑师生关系奠定情感基础。
3.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行为发展尚不成熟,其对于教师的依赖还比较强烈,因此,教师的个人素养会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产生深刻影响。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他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自然也最大,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该以身作者,严格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发挥榜样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实践是认识形成于发展的源泉,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许多班主任习惯于采用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不厌其烦地灌输,而实际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收获的德育教育成果要远比说教来得多,也来得深刻,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强化德育工作实效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环保活动、敬老活动、普法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规范,并提高社会素养。
5.创新方法,提高德育课程教学效果
方法是工作落实的方式、途径,同样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实践方法,所获得的实践结果自然也有所差异,在传统教学管理中,许多班主任缺乏探索新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常常是不同的德育工作内容采用相似或相同的实施方法,因而也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基于此,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研究,从创新的角度实现对教学方法的改善。
6.家校合作,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合作
家长是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力助手,在教学管理中,班主任要想保证德育工作效果,就应该与家长一道,为学生构建一个相对统一的德育环境,基于此,班主任应该构建畅通的家校合作渠道,并及时与家长进行意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并针对问题共同制定德育培养方案。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教育教学实践中,德育工作能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不仅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塑造的成功与否,更关系着班级管理质量的高低。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路人、指导者,也是學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在实践中,班主任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管理理念,认识到德育对于学生当前以及发展的重要性,坚持与时俱进,用现代教学理念优化德育工作内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重视实践,组织课外活动,关注学生动态,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进而不断强化班级德育工作的效果。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