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英
摘 要:在作文的积累上,通过尝试多种形式的背诵积累,渐进的摘录积累让学生有了去找自己“米”的兴趣。通过布置情境类作业、随笔式作业、想象创编类作业、实践型作业等尝试,让学生随地随记作文生活素材,找到了自己写作的“米”。为此做了几点尝试,守护了学生作文的麦田,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写作兴趣;培养
塞林格的名作《麦田的守望者》,一大群孩子在悬崖边的麦田里玩,麦田里有天真、童趣和自然,悬崖下是空虚和物欲的深渊。“悬崖边的麦田”——作文现状?“孩子”——学生?“守望着” ——教师?缘于此,联系当前的作文教学,就有了这样一个命题——“守护孩子的麦田”。希望通过老师的守护,孩子写作的麦田激情涌动、诗意盎然、馨香怡人,而非一直在悬崖边让人生畏。
种麦子前,农人总是会对麦田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而在每个语文老师的心里也应该明确各个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的放矢对学生的作文这块麦田进行相关指导和训练,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就以如何引导七年级学生激发写作兴趣,积极找到自己写作的“米”,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多种形式的背诵积累
积累,不要摒弃“死记硬背”。人有记性,有悟性。不理解,利用记性好时先背过,那是储备了一笔财富。
因此,要求学生背诵:
1.初中七年级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内容。
2.初中七年级语文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3.《小学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教育部制定,70首)
4.《初中生必背古诗文》(教育部制定,文20篇,诗词50篇)
但是,我们发现在背诵两三周后,学生对背诵烦之又烦,甚至有些学生不再把这个背诵的作业当作业了。我们又尝试了竞赛背诵、课前三分钟背诵、学唱记诵、填词记诵等。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而多种形式的背诵方式,一改枯燥背诵“死记硬背”之痛,使得学生愿意去记去背,背的高兴。
二、渐层渐进的摘录积累
中学生生活的一大内容是读书。美国的约翰·卢保克说:“书籍所赋予我们的思想比现实生活所赋予我们的更加生动活泼,正如倒影里面反映出的山石花卉常常要比真实的山石花卉更加多姿迷人一样。”(约翰·卢保克《读书的乐趣》)不可否认,中學生生活实践的机会少于成年人,但他们可以间接地从书中提取写作的材料,实际上从书中选出的材料往往比实际生活更典型、更精彩。
三、随地随记的生活素材积累
在随意翻阅各类学生作文选集时,惊讶地发现,众多被誉之为“优秀”的作文,竟然同根、同种,精、气、神都一脉相承,有那么多相似的立意、选材、布局、开头、结尾、点题方式等。而且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生活除了读书写作业还是读书写作业,感到没什么可写。例如,在学生写作中,写得最多的素材是亲情,而亲情中写得最多的人便是母亲,而写母亲最多的事就是自己生病了,母亲如何在医院里几天几夜不睡觉,然后是母亲累得病倒了。此类素材的文章一旦成了模式,即便是真的,也就有了造假的嫌疑,变成了“弄真成假”。
难道中学生的生活真的是如此枯燥乏味,自己的亲人除了照顾生病的自己的“事迹”外就没有其他“琐事”可以写了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下了定义:“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体现。”并规定了写作的课程目标:“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因此,本人设计了如下作业,随地随记积累生活点滴,积累写作的生活素材。
1.情境类作业,唤醒内心的激情
七年级语文课文编排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典范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美、生活美、精神美和语言美,有丰厚的审美内涵。因此,《背影》一文在反复的研读中,在老师的范读中,体会到朱自清所表达的父子深情;《羚羊木雕》的学习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同学情的复杂;《最后一课》的阅读,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深情震撼……在阅读时,把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品味情感,从而唤醒潜伏在他们内心中的激情。
另外,与课文相应的情境作业,让学生觉得写作不是件头痛的而是乐意为之的事。从学生作文的需要出发,有意创设一个具体的场合、景象或境地,让学生置身其中,或者把学生带到校外的相关情境中,观察、思考、联想、想象,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书面表达。
因此,情境类作业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材料,解决他们作文的“无米可炊”。学生身临其境,有话可说,有人可写,有事可记,有理可论,有情可抒。
2.随笔式作业,记录生活的点滴
余秋雨对中学的作文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好文章一定要从我们的生命出发,青春生命是一去不复返的,你要逮住它的诱人魅力,你的苦恼、你的彷徨、你的激动,这些都是非常非常珍贵的。”因此,随笔式作业,记录生活的点滴,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很多生活的素材。
(1)班务日记
要求全班轮流写班务日记,一人一天,自由选材记录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学生突出描写其中的一至两个片段,勿记流水账。
次日课堂上,学生间交流点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如论坛一般。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思考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写的兴趣。
展示两位应该说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片段。
今天下午,伏在窗口痴想,风吹着拂过脸,好清凉,看着远方的海,波涛粼粼,好久,好久没仔细看过海了,很怀念小学和同学一起去抓螃蟹的日子,和他们一起去大京沙滩,坐在海边,充满海的气息的风吹过,好幸福啊,可是这美好的气息我已渐渐忘记,中学的学习已经把我的生活挤满了,没有时间去看海了,等到初三的时候,一定要和同学一起去看海,捉螃蟹,吹海风……一定,一定。
——林×
期中考试前,我们沉浸在紧张的环境里,也是我的灭顶之灾。先用歌曲唱唱,抒发内心的情感:那一夜,我睡也睡不着;那一夜我被蚊子困扰;那一夜,鼾声满天吵。春天的狂热与夏天的争锋,春天的电风扇怎么不出头呢?难道你在“春眠”吗?
第二天就是期中考试了,那一声铃声使空气凝结,使我的心跳更加急促,但那尖锐的监考老师脚步声打破了这一切梦幻,接下来就发试卷,那张陌生的试卷在我眼前又惊喜,又害怕……当试卷发下时,我大吃一惊,55.5分。醒目的红字没有假,太夸张了吧!连及格都没有。欲哭无泪……
——王×
此两篇既写出了自己的生活,还把自己的情感写得十分之细腻,与平时笔者看到的文笔判若两人。因此,笔者认为学生觉得作文没什么材料好写,主要是平时没观察生活,只要细心体味,就能写好作文。
(2)个人随笔
班级里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个大本子,作为自己的文集本,里面或记录心情或抒发牢骚,只要是亲历亲见的并有所感悟的,充分体现“童言无忌”。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事,又可以培养他们“看见的”“想到的”“写出来”的能力。
每周一交,本人亦在评改时少了分数的多少,多了文字的交流。每周还安排一节课时间学生交流阅读他人随笔,写下自己的随想。
步驟如下:
(1)自拟文集名。
(2)为自己的文集作序,介绍主要的内容、感受等,不拘一格。
(3)有一个清楚明确的目录。
(4)自己设计插图、页脚等。
日积月累,一本本学生手写手画的文集“出版”了,里面的文章,他人(同学、老师)的跟帖,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烦》(邓尧军)写初中生活作业多的情景:
“烦烦烦,烦烦烦……”“作业作业作业”这几个字眼这几天一直在我的脑子里出现,不停地在脑子里转呀转呀,转呀转,转的脑子都晕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天天都要触碰他们,有无数关于他们的作业要写……
一楼(老师)跟帖:唉,可怜的孩子!
二楼(学生)跟帖:作业压着咱们呢!
三楼(学生)跟帖:同是天涯沦落人!
如此自由随笔,同学们的文章比课堂上的规定习作质量高多了,大多数中学生的语言是很丰富的,他们在闲聊神侃的时候语言非常幽默,甚至给老师取外号也很形象,如美术老师总不上课,老让大家自习,美其名曰“自习老师”。而我们亦时常成为文章插图的漫画人物。
如此一来,老师和学生成了文章知己,或鼓励或排疏解难,班级里似乎开了间随笔聊天吧。
3.想象创编类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作文教学中有一条最质朴有效的途径:让学生多写!可这个“多写”必须经历在学生把教师的客观要求变成自己主观愿望的基础上,经历在学生把教师的“必然”变成自己的“应然”的基础上,否则,无论写多少篇作文,那都只是学生机械作业,仅是一堆文字而已。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要使学生乐于写作文,教师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想象创编类作业,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展示自我,发挥创造,也提升了素养。
如《皇帝的新装》是童话,在课堂上学生读人物对话读得有滋有味,下课后,有几个学生找我,主动提出要编剧本,演《皇帝的新装》,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编剧、排练,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于是有了更为精彩的《皇帝的新装》。
4.实践型作业,让学生感受生活大语文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连的,因此设计作业应该把语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而语文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是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素材极好的方式。
现在经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我们几个班级的许多学生迷上了创作,随笔也成了他们的最爱。还有很多孩子在繁重的学习之余,开起了夜车,构思小说的情节成了他们一天必不可少的事,每每读到他们的连载小说,总是除了惊喜还是惊喜。
我们想,当学生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百态的眼睛,有一颗善于品尝生活五味的心,有一双善于描绘生活多姿的手的时候,就可以开掘生活的源泉,滋润自己的麦田,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守护其麦田的那个人。
做孩子作文麦田的守护者,一生,乐矣!一生,足矣!
参考文献:
[1]李文利.作文命题的开放与限制[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1(4).
[2]王晓龙.小学生习作能力结构及培养序列的研究[J].天津教育,2010(11).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