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胜
摘 要: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要求教师秉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实际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来开展教学。那么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应该如何来开展教学呢?如何才能保證教学质量呢?对此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一、更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着重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来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地位。例如,在进行等差数列的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都是直接把什么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如何进行求和告诉学生,让学生进行记忆,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开发,因此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依旧以等差数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例如,“什么是等差数列,举例说出五个等差数列,如何对等差数列进行求和”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自主预习,等学生预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提问,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有所提升。其次,教师改变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拥有绝对的主体地位,他们往往对学生很严肃,学生都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善自身对学生的态度,以耐心、细心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二、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趣味性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采取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采取创建教学情境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近些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地运用在了教学过程中,它以独特的声音、图像结合的技术吸引了众多高中生的兴趣。以立体几何的教学为例,无论是图形的割补、平移还是图形的旋转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都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点,因此在立体几何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创建教学的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得教学更加形象化。其次,教师可以开展趣味性比赛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进行指数函数、幂函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个“函数大比拼”的比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随机设计20个函数题目,看看哪个学生能够以最高的正确率来解决这些问题。高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比较强,这种形式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解决函数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
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并没有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往往采取统一目标、统一方法的教学形式,这使得一部分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完成教学的任务。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想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天生对数学知识比较敏感、数学潜力也较大的学生为A层次,数学能力一般、学习成绩也一般的学生为B层次,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为C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方式。以概率的教学为例,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完成这一章的教学内容,并重点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完成“随机事件、频率与概率”的学习并重点引导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引导他们借鉴彼此身上的优点和好的学习习惯,并重点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不设置要求,把这一部分学生聚集起来,引导他们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从而发现学生的弱点在哪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四、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概念的灌输,而忽略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这也就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的一些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举例而言,在进行统计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调查,统计全校男女生的比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知识,这样的形式更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更能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收获数学知识。
新课改实施以来,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都有困惑,今天我们就新形势下高中数学如何教学做了一下探讨,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相信每位教师都能把握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肖金枝.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5):39.
[2]蓝晓敏.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俪人(教师),2015(6):223.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