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娅英
摘 要: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分支,作文不仅体现初中生语文学习水平及其语言组织能力,同时也是初中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重要保障。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偏于刻板、老旧,大多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重视不够,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使学生整体作文水平无法得到全面提升。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这一现象得到一定改善。就初中作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核心素养理念,对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展开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作文;教学现状;有效策略
作为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部分,作文不仅在卷面成绩中占据半壁江山,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及语言掌握程度基本评定的重要根据。为此,大多语文教师都能将作文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上,但教学重点大都放在写作技巧的训练上。姑且不论这么做的利弊,实际上,技巧的把握也是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功力的,但囿于教师自身水平、生活阅历与知识层次等诸多人为因素的制约,再加上语文教师教学负担重,能够静下心来好好阅读的很少,积累也不甚丰富,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不够到位。而现在学生基本都是在漫画、动漫这些直观形象的图文和碎片化的阅读中长大,又少对生活的体验,文字很多缺少诗意,種种原因,使作文教学滞后。这正是作文教学中应重点考虑的。
一、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一)教师自身教学能力较低,教学模式单一化
首先,教师在大学期间较多接受理论教育,实践经验不足,在作文教学时习惯用所学理论指导实际,不能根据学情比较灵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作文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实效轻辅导,导致整体课堂教学质量偏于低效。其次,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无味,虽重积累但轻教会学生如何内化,总强调学生自身写作素质而忽略教师在其中辅导的重要作用,而学生虽积累了不少素材,但空有满腹诗书却不知如何化为有用的写作材料为己所用。可惜!
(二)学生写作过程不自由,内容缺少新颖性、创新性
初中生的年龄大概在13~15岁间,青春期的孩子,其敏感性及学习能力也处于较高阶段,想象力也极为丰富。但教师并未对其年龄及心理特点多加重视,没有把学生作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仍将自身看作课程主体,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参与到作文学习中,同时大多作文出题基本以教师主观为主,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使学生思维得不到自由发散,再加上学生生活体验不足,腹少诗书气不华,作文整体水平不高。
(三)作文评价方式及过程缺乏有效性
教师批改作文的时候往往以自己的心态去看待学生作文,不是站在一个十几岁孩子的角度去审视,往往要求过高,无视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实际,因此导致评价结果缺少真实性、有效性,使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努力及自信产生打击,严重时会使学生逐渐因教师的否定而失去对作文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理念及其重要性
核心素养概念主要借鉴西方教学,其含义为“Key Competencies”,意为关键性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中间的“关键少数”素养,是各种素养中的“优先选项”。
为了实现核心素养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教育部将组织研究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个学段核心素养具体指标的主要表现及水平特点,实现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在各学段的垂直贯通。因此我国各个初中学校在利用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必须通过与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进一步提升核心素养培养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专业化、全面化人才提供有利基础。
三、利用核心素养提升初中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将核心素养加入作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同时也使学生在作文教学课程中获得语言带来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进一步达到提升学生整体水平的目的。那么,核心素养如何实现教学转化?如何利用核心素养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一)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水平
一切教育改革,只有教师自身愿意才有可能。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海量阅读,反思,将理念自觉地贯彻于日常的教学行为中,将理论更多地与实践结合,从整体上提升初中语文教师队伍自身的素质;其次,对所有初中语文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等教育活动,通过对其进行专业作文教学能力知识、核心素养理念及其相关文件、初中生特点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使教师从根本上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真正理解学生,理解学,理解教,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摸索出更契合本校本班级学生的作文教学思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比较灵活的方法,与学生一起经历作文学习的过程,这样才有可能在作文教学中慢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灵活设计作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作文教学课程进行组织,并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合理设计等方式使学生以主体形式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自由创作,并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达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与逻辑思维水平及其核心素养的目的。
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写作课时习惯用范文来指导学生,由于学生的思维在写作时受到例文的限制,无法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心目中的春》作文教学时,学生会写“春姑娘悄然来临”等等,内容不仅千篇一律,同时学生的语言也受到范例中语句的限制,无法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时教师可创设写作情境,借助多媒体直观展示关于“春天”的一组图片,或播放“春天”的视频,让学生欣赏美景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通过小型春游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真实地感受春天,教师指导学生调动感官去品味春天,而学生在仔细观察春天为大自然带来的变化的同时使其真正了解到春天的意义,在提升学生美感感知能力的同时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的真实感受进行作文写作,为作文赋予灵魂,使学生的写作过程充满乐趣。
(三)科学地做出评价,促使师生共同进步
传统作文评讲是唱独角戏,一人点评众人听:朗读优秀作文、剖析典型病例、指导修改等,这实际上是“满堂灌”“填鸭式”在作文教学中的反映。结果,学生自然滋生厌恶情绪。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无论是优秀习作,还是典型病例,都可以变教师一个人评说为师生各抒己见,共同评析。师生共赏评析是学生“显山露水”的好机会,也是品评和接受品评的好方法。人人动脑筋,个人显其能,大家有长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就能普遍获得提高。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中《我就是我》写作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份自我介绍小短文,在上课时学生通过三分钟的自我介绍,展现出个性。让其他同学说说这位同学的“闪光点”,教师在学生自我介绍时予以适当的评价与鼓励,例如“你介绍得很详细”“你对自己了解得很到位”等,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评价中得到肯定,在同学欣赏的目光中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优缺点,更努力完善自己,并为自身未来发展规划出方向。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达到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及其核心素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对初中作文教学进行调整,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步,为促进我国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进一步促使我国教育事业质量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及其他教师还应更加努力,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培养出对社会有利的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谢小红.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J].文教资料,2016(33):49-50.
[2]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2).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