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群勇
摘 要:“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课堂导入对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能起到很好的“定向”作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语文教师可从知识激趣、情感激发、联系实际、经典故事、运用多媒体、幽默笑话等方面入手,精心导入,迈好语文课堂第一步。本文分别从新课导入的意义、方法等方面浅谈语文课堂导入艺术。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意义方法
我1997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经常听课,尤其是语文课,发现不少教师走上讲台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今天学第几课或翻到多少页之类的开场白,简单枯燥,索然无味;有的教师虽然也有导入这一环节,但一味照搬教辅资料上的导语,不结合实际情况,照本宣科,牵强附会,没起到应有的导入效果。这样的课堂,抓不住学生的心,长此以往,势必会削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抑制学生学习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这些教师其实就是忽视了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
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要搞好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忽视任何教学环节的作用。新课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著名的教育家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导入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取得成功,践行好新课程理念,增强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开好头,即学会课堂导入的艺术。
一、课堂导入的意义
新课的导入部分虽只是整个课堂的一个短短的开头,但其重要意义不容忽视。
1. 好的导入能起到“定向”的作用
一堂课的开头,犹如小提琴的演奏,第一个音符就定下了乐曲的基调。语文课的开讲,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了解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学习的难点在哪里,然后按照這个方向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在课堂开头就想要学习,想学好学懂。现在不少教师运用的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法”新课导入就是这样的。
2.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导入时,根据教学的需要,用富于表情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叙述一件事或说明一个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也可以讲一个小故事,猜一个谜语,或恰当使用视听材料,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愉快而主动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3. 好的导入能创造一种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体学生的事,需要全班学生的参与,特别需要语文学习基础差、兴趣不浓、信心不足的学生参与。师生的共同参与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双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好的导入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导入的目的不仅是为一篇课文的教学开好头,起好步,更重要的是通过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来启发学生的心扉,引发他们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方法,即使是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也会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和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导入新课。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重视了语文课堂的导入艺术,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知识激趣导入
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从名言、警句、诗词、对联、歌词等方面,组织成生动优美或形象概括的教学语言导入新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秋天》可这样导入:“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刘禹锡在《秋词》中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又如,教授诸葛亮《出师表》时,先介绍名言“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此联,上联嵌入十个数字,下联用“五方”“五行”巧对,精辟概括了诸葛亮的“赫赫战绩”。在赏析中,学生既惊叹于对联对仗之工整,构思之巧妙,更感叹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小小一幅对联,既自然贴切地介绍了作者,又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报先帝,忠陛下”感情基调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2. 情感激发导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时,注重以情感人,用情意盎然的语言,进行直接描述,或借用其他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思想情感产生共鸣,产生一种吸引学生亟待接触课文的诱惑力。如教学《紫藤萝瀑布》可以这样导入:(大屏幕出示紫藤萝瀑布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同学们,当你们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许多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称赞菊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踊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借此表达对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这样,以情激情,激起了学生对紫藤萝的极大热情,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endprint
3. 联系实际导入
人是社会当中的人,是自然当中的人。语文与人、自然、社会密不可分,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事情都与学生及语文有关。根据某些课文的内容,可联系生活实际,讲一讲学生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事进行导入,可引起学生共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产生自然感与亲切感。如教学《绿色蝈蝈》可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也许听过知了唱歌,蟋蟀鸣叫吧?看过蜘蛛在辛勤的织网,看过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花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是人类的朋友,今天,我们再去拜访另一个昆虫朋友。”运用生活实例,真实自然,让学生勾起回忆,从而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学的情境。
4. 经典故事导入
古今中外的各种故事异彩纷呈,魅力无穷。教师可结合课文实际,从故事、趣事、轶事、寓言、典故、取材原型等方面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九年级下册的《庄子故事两则》,表现了庄子说话的艺术。上课前,我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导入新课:“著名作家冯骥才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搞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也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了满堂喝彩。看来,说话也得有技巧,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学习庄子的说话艺术吧。”
运用故事进行导入,有较强的感染力、表现力和吸引力,容易让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课堂状态。
5. 多媒体导入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源泉,“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让.皮亚杰语)。因此,在课堂导入时,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其生动性,强烈的视听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勾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我在教朱自清先生《背影》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PPT课件:伴随着动情动听的音乐,筷子兄弟的《父亲》在耳畔响起,《游子吟》一诗缓缓映入屏幕,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成千上万。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父母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爱千万种,唯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融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这堂课我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所设的情境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开头就来了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媒体丰富多彩,网络、QQ、微信上的许多充满正能量的视频、小故事等,都可拿到语文课堂上来,恰当使用,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 幽默笑话导入
让课堂开头就有欢声笑语,让学生乐呵乐呵,放松一下心情,讲一些幽默笑话方面的内容是特别有效的,这方面我已坚持了十多年。为了博取学生的“芳心”,我真的是想了不少办法,发现上课前给学生讲一些幽默笑话,学生很喜欢。为此,我征订了有关这方面的杂志,经常搜集最切合课堂需要的一些幽默笑话;经常关注QQ群、微信群,搜集相关的幽默笑话;连《宁远手机报》我都好好利用了,因为里面有一个栏目就是幽默笑话,而且常常更新。我常用一张小纸条记下幽默笑话的大概内容,讲的时候有时还进行加工创新,学生特别期待我的语文课,因为我的课一开头便会让他们开心,学语文自然就主动积极了。
总之,课堂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使用好开课的一两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语文课堂是一个整体,语文老师要善于抓住课堂细节,充分利用一些细节服务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师要多学习、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从实际出发,精心导入,迈好语文课堂第一步。
(作者單位:湖南宁远县实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