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俊++朱焱
摘要: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戏剧以促进改变和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为目的,两者本质内涵一致。教育戏剧将戏剧与教育的本质联结进行了整合,可以更好地体现文化育人的功能。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通过戏剧进校园和戏剧社团让学生了解戏剧,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开发了教育戏剧课程,并将教育戏剧运用于日常的课堂教学,用戏剧的方式促进育人模式转型。
关键词:教育戏剧;文化育人;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9A-0028-04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依托与传承百年老校金陵中学的办学传统,坚持“为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有情怀、有智识、自由思想、有能力创造和体验幸福的现代人。作为江苏省前瞻性重大项目“育人模式转型: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执行学校,我校依托“科学与人文物型课程基地”,把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精神成长、核心素养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构建了科学与人文相互融通的育人模式。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我校将教育戏剧运用于教育教学,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东方与西方的有机融合。
一、教育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戏剧是一种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大家所熟知的中国戏曲(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等)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戏剧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形象性、艺术性、审美性、思想性。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将戏剧融入教学起源于卢梭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1]。之后,在杜威的“渐进式教学”、赫兹·麦恩斯的“创造力教学理论”等影响下,英国的“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简写为DIE)和“教育剧场”(Theatre in Education,简写为TIE) ,以及美国的“创造性戏剧”(Creative Drama)在欧美得到了迅速发展。
“教育戏剧”本意为戏剧教学法,指运用戏剧与剧场之技巧,从事于学校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2]。“教育剧场”与一般的戏剧演出不同,教育剧场的表演者们常会中断演出,就故事情节中的一些社会、道德乃至政治问题向台下观众提问并激发讨论,甚至会邀请观众上台即兴扮演戏中的某个人物,探索情节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并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创造性戏剧”是一种即兴的、非演出的、重在过程的戏剧形式,在此形式中参与者们在一个领导者的指导下对人类经验进行想象、扮演与反思[3]。“教育戏剧”与“教育剧场”在内涵上有所不同,国内学界目前基本认可教育戏剧,但有时也会将教育剧场包含在教育戏剧中。关于教育戏剧的介绍,国内较早涉及的是孙家琇(1984)的“关于英国的TIE”[4]和华文(1990)的“英国的戏剧教学法”[5] ,但真正开始研究的是李婴宁(1997)的“英国的戏剧教育与剧场教育”[6],她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英国的DIE和TIE,并提出教育戏剧发展的初步思考,参与组织各种教育戏剧活动,协助建立了以“抓马宝贝”为代表的教育戏剧实践机构,被誉为“大陆教育戏剧第一人”。
教育戏剧将戏剧与教育的本质联结进行了整合。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戏剧以促进改变和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为目的,两者本质内涵一致。教育戏剧通过教师指导,师生在一定的學习情境中,采用临时创作、情景对话、即兴演出、角色扮演、模仿互动、游戏比赛等方式,共同参与并创造,亲身感受和领略知识的意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观察能力、语言与形体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等。
二、运用教育戏剧开展文化育人的理性分析
1.契合现代育人理念
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心理发展与人的外部活动是辩证统一的。人类活动的过程是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以及社会群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所从事的双向交互的过程,是人类个体和群体的实践过程与结果。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过程,Brown等人(1989)认为:知识与活动是不可分离的,活动不是学习与认知的辅助手段,它是学习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7]。可以说是学习者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获得了知识,学习与认知本质上是情境性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与探索,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学习的侧重点是认识和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教师要创设符合学习内容的情境,以恰当的手段搭建新旧知识的阶梯,组织学生互动协作、交流提升,帮助学生有意义地建构知识,做知识建构的辅助者与促进者。教育戏剧关注学习过程中个体与群体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学生的活动参与和情感体验。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启迪心智、激发活力,在体验互动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满足育人模式转型的现实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适应学生身心特征和课程要求的有效教学模式,改进教法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用戏剧、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加强学校美育工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强调发展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的十八个基本要点。从综合实践、探究性学习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其目的都是突出人的主体性、开放性、时代性和发展性。教育戏剧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互动合作、模仿与游戏、创造反思、互动生成等学习环节,让学生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策略、学会学习,而且能发展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endprint
三、运用教育戏剧开展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
1.通过戏剧进校园和戏剧社团让学生了解戏剧
为了让学生了解戏剧,我校先后邀请张寄蝶、单雯等戏剧艺术家辅导学生学习戏剧表演,指导学生编写剧本、演出经典话剧,为学生社团排演剧目,让学生感受戏剧的魅力和价值。2014年10月28日,话剧《雷雨》在学校隆重演出,全部由学生团队自己完成,组织非常成功。一位在现场观看的家长感慨:通过这次活动,他看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有书声琅琅,更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气息,令人倍感欣慰。2015年12月2日,国际部“感受音乐剧的魅力”成功举行,拥有20年舞台及教学经验的美国音乐剧导师Elena Crall女士和她的团队用生动具体的讲解、活灵活现的示范教学,引领大家近距离地感受音乐剧的独特魅力,走进戏剧、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艺术殿堂。2017年5月15日,英国“国王歌手”工作坊的六位歌手应邀来校给学生上音乐课,用原生态的歌唱和表演,让师生感受到了无音乐伴奏的原声魅力。
学校的“校园心理剧”社,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或同学的亲身经历,选择最关注的或自身困惑的问题编写成心理剧剧本。学生自行编排和表演,将中学生心理困惑的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表演出来,真实地反映了中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心理变化。同时,通过学生们自己的表演,提出心理解惑的办法,教会学生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表演、观看、思考中体察人物情感、学习作品主题、感悟人生真谛,对解决学生现实心理困惑和情绪调节起到积极作用。国际部戏剧社演出的《威尼斯商人》《项链》《Frozen Summer》《Lost Empire》《Cinderella》《Aladdin》《Daughter of the Sea》等,通过学生的艺术再创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国际文化,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2.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开发了教育戏剧课程
学校在认真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教育戏剧在文化育人中的作用。通过对戏剧资源的不断整合与创新,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我校先后和江苏省戏剧学校、英锐教育、TPM紫麓剧社合作开发了教育戏剧课程,加入了TPM紫麓教育戏剧联盟,引入了《红楼梦》跨超本。高中部的《艺术审美和戏剧》选修课,重在训练学生的“声(乐)、台(词)、形(体)、表(演)”。小学、初中、高中的“英语戏剧教育”选修课,让学生们学习如何独白,如何进行双人情景剧表演,如何进行即兴表演,如何进行剧本阅读等戏剧手法。国际部的“经典剧作赏析”课程,结合著名剧作分析、剧作家等研究,介绍《俄狄浦斯王》《麦克白》等经典剧目。课程注重文本分析,使学生了解剧作的形式与主题、思潮与流派,掌握不同时代戏剧发展的状况与联系、传统与创新的意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发展了同情心和同理心,提升了批判思维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学会了如何自信地运用肢体和语言表达自我、理解他人,学会了如何心怀尊重地聆听他人,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并极大地促进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高中部和国际部还充分利用保利大剧院的优质课程资源,开展“我和保利有个故事”的戏剧课程,学生每学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时。邀请名家为师生普及戏剧和教育戏剧相关知识,开展剧本朗读、演出精彩桥段等活动,与艺术家面对面进行互动交流。
3.将教育戏剧运用于文化育人
教育戏剧是一种注重体验的课程教学方式,这种体验符合学生的生长与生活规律。它的突出特点是平等、自由、开放,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打破对教师权威的依赖,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力。受现行学科课程的影响,将教育戏剧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在教育戏剧的推进过程中,如何为学校教育做减法,不做加法?台湾与香港提出与语文类、历史社会类的课程进行整合;上海的部分学校开放语文课、英文课,将文学阅读课程与教育戏剧相结合,都做了有益的尝试。我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戏剧元素,用戏剧的方式促进育人模式转型:通过戏剧表演让学生将纸上的文字,从听、说、写的层次深化为富有个性的“演”,提升学习品质;通过“移情”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感悟知识的价值内涵;通过解决矛盾冲突,让学生获得个人体验,建构知识。
2017年5月15日,在江苏省前瞻性重大项目“育人模式转型: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活动中,我校推出了《戏剧演出中朗诵意识的培养》《荆轲刺秦王》《商鞅变法》《万有引力与航天》《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蒋公的面子(节选)》《Voice from High School》等8节研究课。《戏剧演出中朗诵意识的培养》从文本来源、应用场合、声音形式和形体语言等方面让学生认识朗诵对于戏剧表演的意义,学习戏剧台词朗诵的技巧。物理课《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师请学生模拟表演,还原科学家们发现引力和航天发展的历程。化学课《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通过戏剧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和理解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语文课《荆轲刺秦王》,学生们用戏剧的表现形式,改编了课文,分角色扮演。學生们积极讨论,思维活跃,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表演让他们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内化。上完课,一位表演的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台词的情绪表达,肢体表现,互相之间的配合,这场戏演下来,我对这段历史了解更加透彻!”
四、运用教育戏剧开展文化育人的思考
1.继续优化教育戏剧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指广泛蕴藏于学生生活、学校、社会、自然中的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资源。[8]如何运用教育戏剧开展文化育人,需要相关的戏剧课程资源支持。我校将教育戏剧纳入学校文化育人的总体规划中,依托“科学与人文物型课程基地”和“江苏省艺术课程基地”对戏剧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规范管理,建立教育戏剧课程管理制度,将学生参与教育戏剧课程纳入审美情趣测评。分析研讨已有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案例,根据学生特点和发展核心素养需要,结合教育戏剧的实践经验,深入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不同学科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功能和价值,反思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不断开发适切的教育戏剧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在实际经验与抽象的知识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深入开展语文课本剧、历史课本剧、英语课本剧、物理学史表演、化学游戏、朗诵等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2.加强教师的教育戏剧知识培训
教育戏剧运用于文化育人,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教育戏剧,提升教学品质。但由于师资短缺,将教育戏剧融入教学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教学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邀请教育戏剧专家来校为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让教师学习教育戏剧的基本概念、实施流程、应用原则,掌握戏剧游戏与教育戏剧扮演技巧,研讨教育戏剧教案的编写方法和教学策略。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戏剧的教学实践研究,成立教育戏剧工坊,为骨干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和学习机会,定期举行教学研讨课,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努力培育具有教育戏剧思维能力的教师,让教师真正理解教育戏剧,将教育戏剧熟练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教育戏剧具有人格塑造、自我认知、社会教化、心灵净化等教育价值。教育戏剧融入教学,师生通过角色扮演,理解自我,理解彼此,变得更加热情洒脱、自信快乐。我们的追求是让教育戏剧打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让教室成为“剧场”,课程成为“剧本”,师生成为“演员”,教学是师生的精彩“表演”,让师生从思想和灵魂上获得自由和解放!
参考文献:
[1] [法]卢梭,爱弥尔[M]. 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107.
[2]张晓华.创作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M].台北:成长文教基金会, 2003:19-20.
[3]徐俊.教育戏剧的定义:“教育戏剧学”的概念基石[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4,13(6).
[4]孙家琇.关于英国的TIE [J].外国戏剧, 1984(2).
[5]华文.英国的戏剧教学法[J].语文学习, 1990(11).
[6]李婴宁.英国的戏剧教育与剧场教育[J].戏剧艺术, 1997(1).
[7]Brown, J.S.Collins, A.&Duguid, 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9.18(1):32-42.
[8]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全球教育展望, 2001(8).
责任编辑:丁伟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