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感知文本并非始于空白,他们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等凝成的前理解差异,造成了文本意义的开放性。阅读初感是开启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出发点和指向标。契合个体阅读的初感滋养与取舍,基于学科思维的积极倾听与对话,立足语文素养的课外阅读与实践,将语文学习建立在学生阅读初感的基础上,从学生的“问题”生长开来,链接深度学习,能有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初感;小学语文;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9A-0071-05
阅读初感是个体根据已有经验、言语图式等,在直接接触文本的过程中,对语言材料产生的第一感受。现代阅读理论认为,读者阅读时总是凭着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在与文本对话。阅读的实质,就是文本和读者在某些方面的“相遇”。显然,当读者还未与文本“亲密接触”之时,感受到的“第一印象”各不相同。
一、审视:学生的阅读起点在哪里
学生感知文本不是始于空白的。当初步接触文本时,儿童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会起关键作用,此时生成的阅读初感会烙下鲜明的读者印记。
(一)直觉性:目标在封闭中隐遁
阅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与认知心理学中的内隐学习理论不谋而合:阅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而这种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某种测试表现出来,但在意识层面却无法觉知。[1]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直觉感受处于原生态的散点状态,是隐隐约约的存在,是一片尚未被发现和开垦的秘密花园。
(二)层次性:资源在差异中流失
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凝成的前理解差异,造成了文本意义的开放性,资源在差异中生成。当信息差可以随着阅读活动的推进在共同体之间传递和增长的时候,每個学生的思维才在同伴之间可感可触,思维的流量也就属于开启模式了。[2]遗憾的是,这些可贵的生成性资源,却一次次在自然忽视中流失了。与此同时,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还相对稚嫩,与文本初次对话容易从“想当然”出发,因而阅读初感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这些“不合理成分”很可能成为阅读教学的起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生长性:方法在漠视中淡化
阅读初感是儿童以个体独特的眼光,在未经他人干预的情况下,调动自身原有的言语、情感、生活等经验,在自主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以想象、思考为主的个性化审美体验。因为它的直觉性和层次性,也使个体产生初感的方法“划地为营”,缺少与其他读者的分享与交流。儿童的阅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次”的阅读是为了“下一次”“更下一次”的阅读,从而走向生活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的必需。[3]在实现“这一次”阅读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初感的知识串联、思维碰撞等,不断激活儿童的阅读期待,指向“下一次”更加深度的阅读,应该成为语文教师自觉的学科意识。
二、探路:发现不会闪光的金子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新建构,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自主建构的需要,具有自主学习的基本技能,有与生俱来的模仿和创造能力,更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的需要。阅读教学的价值应该基于这样的学习观和儿童观进行构建。
(一)文本解读:从“苛求精确”到“尊重个性”的转变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参、教案、课例常常成为教师解读文本的主要工具和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参照。在一个拥有海量信息的时代,绝对的精准不应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过分追求文本解读的精确性,无限接近所谓的“标准答案”,容易忽视了对学生个体领悟力与思辨力的培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一门思维学科。基于学生的阅读初感,链接深度学习,对多种语言成分进行吸收与融合,输出与更新,可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个性感悟,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
(二)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到“自组织”的建构
语文学习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元对话的过程。每个学生的学习速度有快有慢,认识问题或深或浅,领悟到的境界或宽或窄,这由思维整体内在运动机制的差异造成,是人的思维能力、思维习惯存在差异性的具体表现。不同学生对文本会有多元的、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释放,个体阅读理解必定存在相互补充的空间。阅读初感观照、呵护并尊重这种差异。
教师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一定能够使学生发现个体对于语言与生俱来的喜好与发展的需求,乐于并善于用个性化思维进行语言的认识、思辨和表达,真正实现由师生共同建构的指向大语文观的教育。
(三)素养形成:从“线性获取”到“寻找相关关系”的融合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也是群体性的行为。阅读初感进入语文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民主意识,更要有学科专业的眼光,善于发现“不会闪光的金子”,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启发学生进一步去质疑、解惑、发现。教师由一个点出发,引出若干个分支,随时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突然的灵感”,为学生提供“思辨之花”萌发并绽放的机会。当学生从“线性获取”走向“寻找相关关系”的融合时,能激发其主动学习与问题探究的能力,引发思维与判断,培养表达、沟通和从文本中“寻找相关关系”的能力。
三、链接:指向语文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在学生理解性学习的基础之上,学习者批判性地生成新的思想,并将其融入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并做出选择、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学生的阅读初感应该成为开启深度学习的出发点和指向标。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建立在学生阅读初感的基础上,从学生的“问题”生长开来,必定能链接语文深度学习,有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endprint
(一)契合个体阅读的初感滋养与取舍
阅读初感需要呵护与滋养。学生在初次阅读作品之后,说不出、讲不清自己的感受,这是很普遍的现象。要使学生阅读后有感触,有问题,有发现,会交流,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
1.借力技术,实行即时对话
教师要让阅读过程可以“看见”,而不是仅仅关注学习所产生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并无好坏之分。教师应尊重并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从中读懂他们思维的奥秘,在这样的思维田野上播种、施肥。儿童的天性中有探求知识奥秘的因子,教师要善于把握和诱导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的学习能像藤蔓一样,不断生长,开花结果,并有迹可循。
传统的阅读教学,常常借助预习单的形式捕捉学生的阅读初感,虽有一定成效,但比较滞后。而以移动、互联为核心的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可以更为方便地提供一种让学生边阅读边感悟边分享,并得到及时反馈和不断提炼个人理解水平的阅读环境。结合班级的QQ群,笔者要求学生每预习一篇新课文,人人都要“发布”一个有质量的问题或发现,其他学生可以参与思考和讨论。
2.合理分组,丰富阅读层次
阅读初感是儿童个性化阅读最初、最直接、最纯粹的显现,代表着儿童最初思考的成果。为促进思维的最大化,我们一般依靠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丰富初感的层次。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信息素养、语文能力等具体情况,我们一般建立4人小组,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共同体之间存在差异。共同体不仅是一个群体,更是一个有学习力和竞争力的团队。通过这样的“民间组织”,有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3.有效整合,经历高峰体验
学生的阅读初感是教学的宝贵资源。一方面,学生由于阅读经验和言语图式不足,对文本的初读存在“难以避免的粗糙与偏狭”;另一方面,儿童作为天生的学习者,对文本有着新鲜的“陌生化”视角,会有一种超越教师教学经验的“儿童化”理解。阅读教学的目的正是要引导学生超越自己的阅读初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认清学生初步阅读后与文本之间存在的距离,并以此为起点来开展阅读教学。[4]
把学生的阅读初感进行归纳,用儿童的视角呼应学生的初感,让“发现者”感受阅读的乐趣,让更多的学生习得阅读的方法。以下是教师整理的学生初读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后提出的问题:
①“撑起绿色的大伞”中,“大伞”是指什么?第六小节“撑起绿色的大伞”,可以是“展开绿色的手掌”吗?撑起绿色的大伞,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狡兔三窟”,兔子不是生活在地洞里的吗?种树和兔子有什么关系?
②“抖动彩翼”可以换成“扇动彩翼”吗?文中说是“彩翼”,但课文插图上所有鸟的颜色加起来也只有两种,这个词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③“春光”怎么可以“染”绿我們的双脚呢?颜色应该是“染”的,如果“光”可以“染”,那“春光”就一定是绿色的吗?
④为什么这篇课文没有像之前学过的《走,我们一起去植树》一样用到首尾呼应呢?第一小节第三句是“向荒山野岭进军”,而最后一小节第三句是“走遍青山碧岭”,这是为什么呢?
⑤“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春风可以“踏”吗?“撒”应该是“撒种子”“撒花”呀。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
⑥文中第三小节里为什么要说“千年裸露的山岩,结束了烈日的煎熬”?是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才这样写的吗?课文中第六节中的“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也是这样的用法吧?
细细推敲学生的问题,我们发现其中有的指向词语理解,有的指向修辞手法,有的指向篇章结构,有的甚至是批判性思维的萌芽,还有一些是对文本的“误读”。对于这样的思考,教师要倍加呵护,对提问者进行针对性的表扬,使其经历高峰体验,促进阅读初感的进一步丰富。
(二)基于学科思维的积极倾听与对话
促进有效学习,让学习增值,是深度学习的目的。学习者在强烈内在动机指引下积极学习,原有认知结构发生迁移和融合,引发以概念转变、整合理解与创造性认知重组为特征的“意义生成”,这才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衡量学习者能否达到“学会学习”以及“有效学习”的关键因素。
1.课堂:“问题”驱动“学习”
要实现以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获得意义为目标的深度学习,教师基于对学科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从而确定有价值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窦桂梅老师说,我是用“语文”教“学生”的。教材是例子,学科知识和能力是关键。围绕文本的核心价值,从学生的初感生发开来,将儿童阅读初感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作为教学资源,顺势而导,能有效促进儿童的意义建构。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望月》第2自然段教学片断:
生1:这一小节最后一句是“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我查了一下词典,“镀”一般形容“用金属包围在其他东西的表面”,用在这里好像不太合适,我觉得用“绣”字更加恰当。
师:这位同学结合词典中的解释,提出了质疑,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
生2:我觉得从“绣花边”和“镀花边”这两个词语的搭配来看,“绣花边”更恰当,而且有一种画面感,好像月亮是一位温柔的巧手姑娘,为江两岸的景物作精心的装饰。
生3:我还是比较同意课文中的写法。因为第一句说“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这清辉是银亮亮的,仿佛有一种金属的光泽。而且月亮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她对世间万物都是一视同仁的,所以给江两岸的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都“镀”上了一层花边。用“镀”,更能表现月亮博大无私的胸怀。
生4:……
我们可以由该教学片段看出,学生从各自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出发,对文本语言咬文嚼字,作了个性化的解读,交流过程中又丰富了各自的阅读初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王尚文先生认为,咬文嚼字能伸向言语形式的每个角落,从而全面深入地把握文字中内含的深意,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对言语的感受力提升大有好处。[5]endprint
学习是一种相互倾听与对话、理解与表达的过程,是与文本世界、与自我、与他人不断“碰撞”从而丰富知识、提升能力的活动过程。而知识不过是人的经验,学习就是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与他人的经验进行交流并相互印证,从而完成对自己原有经验的改造重组,使认知结构随着新知的充实而不断调整、扩展,最终实现真正有意义的建构。[6]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适当放手,抛却自身对教材的“标准化理解”以及预设的教学环节,全身心地投入到倾听儿童初感的对话中来。当然,这一切必须基于教师对学科素养准确而又深透的理解,基于对学生阅读初感长期的呵护与培养。
2.朋辈:“从教”转向“从学”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独特的现象:当某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显得矮小又单调,而與同类植物聚集在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勃勃。人们把植物界中的这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就个体而言,学生的阅读初感会因为解读视角的单一或偏执而略显单薄和片面,但就群体而言,却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态势。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条件,把学生的初感放到群体性的对话中,让各种意见相互分享、碰撞、生长,对同一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理解,从而丰富个体的阅读感受。
傅致远:当风儿吹过的时候,便涌起阵阵林涛。“林涛”是什么意思?
金灿:@傅致远,“林涛”就是风吹过树林,群树形成了像海浪的样子。
刘敏畅:应该和“麦浪”差不多的感觉。
李碧涵:为什么文章中“便涌起阵阵林涛”要用“涌”字,不用“吹”字?
……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QQ群交流记录
小学阶段培养的阅读素养,是个体一生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其他能力得以发展的工具。教学,就是教学生学。随着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性和批判能力的不断增长,他们与教师的关系逐渐从依赖走向自主,从对权威观点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出富有批判性的思考。与此同时,具有更加平等关系的朋辈圈日益在其生活和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个体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朋辈之间合作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逐渐提高,形成支持学习的共同体,学习无处不在。
(三)立足语文素养的课外阅读与实践
大语文教学观,要求把阅读教学与社会生活和大千世界联系起来,优化课程资源,扩大学习时空,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阅读教学策略,共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养成。语文教学改革也不断从研究学科知识教学向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不断聚焦和突破教学变革的核心,即“让学习真正发生”,指向深度学习。
1.课外阅读:寻找初感延展的方向
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委员会主持的PIRLS测试认为,阅读素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书写语言的能力,能够从各种文章中建构出意义,能从阅读中学习,参与学校及生活中阅读群体的活动,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归纳起来,阅读的目的分为两大类:寻找并运用资料和获得相应的文学经验。阅读初感,对整本书的阅读同样重要。它为整本书的交流提供了支架。
比如,在初读完《绿野仙踪》这本书后,学生结合整本书,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有的问题具有进一步讨论与研究的价值:
①稻草人最后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脑子,为什么却变得聪明起来?
②狮子缺少真正的胆量,那他为什么能打败怪物,让百兽们称他为“兽国之王”呢?
③狮子说自己胆小,可他为什么表现得不胆小?
④多萝西只是一个普通女孩,为什么会那么勇敢呢?多萝西敢用水泼西方女巫,她从哪里得到的胆量?
⑤为什么这本书的名字叫《绿野仙踪》?为什么不叫《多萝西奇遇记》呢?
⑥为什么翡翠城没有人揭穿奥芝的骗局?
⑦狮子是百兽之王,怎么会胆小呢?这本书是不是不太符合逻辑?
针对这些话题的讨论,让学生在碰撞中感悟到经典作品构思的巧妙、语言的特色、人物的典型性等许多特点,用安全的距离来探索一些“巨大”的话题,获得成长的力量。学生在这样自主而丰富的阅读中质疑、比较、求证,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会阅读、乐表达、有批判性思维的现代人。
2.语文实践:赋予初感现实的意义
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表明,如果教师传递的知识信息没有引起学生的“行动共鸣”,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缺乏感觉或体验,那么这些知识信息就会像过眼云烟般稍纵即逝,很难被学生主动“接收”,更难以真正“融入”学生自身的经验,并通过改造或重构成为他们理解或应用的知识。国内外脑科学研究领域的发现启示我们:对于儿童的终身发展来说,语文学科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既是语言素质,同时也是思维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高年级学生,已经从“学习如何阅读”过渡到“通过阅读去学习”的关键阶段。
学生参加语文课程基地——春秋淹城博物馆的藏品特展活动,当时共展出41件春秋青铜器藏品。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结合特展手册,认领一件展品为游客介绍。经过主题阅读、撰写个性化的解说词和现场活动,学生的阅读初感链接到更加深广的语文学习天地。以下是一位学生的现场解说词:
大家好,很荣幸为您介绍这款青铜盒。它“出生”在战国时期,距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青铜盒由盒盖和盒身两部分组成,它的身子扁扁的,腰旁有两个形状像耳朵一样的环,盒盖上有三个纽扣般大小的孔竖立在上面。
经历了时间的磨砺,青铜盒外表看起来丑丑的,但价值不菲。在古代,人们用它来存放食物。在现代,它是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也体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在阅读时,一个优秀的读者会不断地将“已知”与文本中遇到的“新知”产生联系。教师应积极创设帮助学生生成阅读初感的环境,优化初感表达与生长的路径,拓宽并链接到大语文的学习空间,引领学生走向阅读的自觉状态,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构建指向儿童意义的阅读新图景。
参考文献:
[1]钟桂芳.让课外阅读走向“可视化”[J].江苏教育, 2015(37).
[2]钟桂芳.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6(5A).
[3]徐惠芳.儿童视阈下的阅读初感培养[J].江苏教育,2015(1).
[4]张建国.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4).
[5]王光辉.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J].语文学习, 1991(3).
[6]辜伟节.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学变革的核心——基于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数学教学变革的校本探索[J].江苏教育, 2015(1).
责任编辑:石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