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7-10-19 03:20顾利国杨晓红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

顾利国 杨晓红

摘要:数学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事物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认识,是数学知识的基石。学好数学概念,对于数学知识的后继学习和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拨乱反正”“发散聚合”“操作铺垫”“学玩结合”等教学策略,可使概念教学更加生动,学生学得更加主动。

关键词:小学概念教学;教学方式;概念化;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9A-0076-04

概念,大多给人一种“是什么”的人为规定的感觉,于是,对于一些数学概念,许多教师就采用“告诉—记忆—训练”的教学模式。如此直来直去的简单告知,死记硬背,学生感受到的只是知识概念的平淡与平凡,缺少一种曲径通幽的艺术感。自然,学习效果也不够理想。

其实,概念教学完全可以打破“概念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富有人情味的教学方式,使之能够“风情万种”以及“魅力四射”,从而让概念教学更加生动,学生学得更加主动。下面列举概念教学的几种艺术化教学策略。

一、“拨乱反正”法

“拨乱反正”意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引用至数学概念教学,也就是先给学生制造知识的“乱象”,然后让学生在“乱想”中自觉发现其“乱”,最终主动产生扭转知识“乱象”的学习需求,从而归于知识的“正道”。如此概念教学之“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其“反”作用力有时胜于“正道”。

例如“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这一知识结论中的“对边”一词,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个新的数学概念。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教师直接引入“对边”这一概念,许多学生会受知识储备和抽象思維能力的限制,难以将新概念顺应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去。如何让学生透彻掌握“对边”这一概念呢?有位教师匠心独运,并没有简单告知,而是精心设计了三个步骤,让学生“折腾”一番,最后学生深刻地理解并记住了这一概念。

第一步“姑息养错”。在学生猜测、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没有运用“对边”一词,而是一直顺应学生的说法,用“上下边”“左右边”来表述。之所以延缓“对边”的教学,是因为“对边”的说法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上下边”“左右边”符合学生的元认知,其表意直观、清晰、明了、指向性强,有利于学生之间信息的准确传递。

第二步“弄是生非”。当学生证实长方形上下边和左右边分别相等后,教师有意地旋转黑板上水平放置的长方形,使其“倾斜”。“现在谁是上下边、左右边?”学生各执己见,乱作一团,最后没办法,只能纷纷用求救和求教的目光看着老师,盼望教师能够“一断究竟”,给个正确的说法。教师创设的矛盾情境,让学生在哑然语塞之时,自觉意识到先前的说法不够严谨,有局限性,于是学生在从心底里对旧有认知进行否定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新的认知需求。

第三步“拨乱反正”。正当学生困惑为难之际,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果断介入:边用手势演示,边讲解抛出“对边”一词,再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同时在屏幕上用醒目的颜色画出对边。教师语言、色彩、体态、图形多管齐下,重磅出击。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下,对“对边”这一概念增强了“认同感”,而且理解得透彻又深刻。最后,引导学生用“对边”一词精炼概括长方形边的特征,自然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

上面案例中,教师“顺应—否定—纠正”“无动于衷—推波助澜—指点江山”,如此迂回曲折的概念教学体现了教师的用心良苦,不仅让学生印象深刻地掌握了知识概念,更是培养了学生自我批判的意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概念的科学性、严谨性。不显山,不露水,无形之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发散聚合”法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而聚合思维是从不同层次、不同材料、不同来源求出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又称为求同思维法,与发散思维遥相呼应,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众所周知,聚合思维对于从众多可能性的结果中迅速作出判断、得出结论是不可或缺的。实践证明,合理应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有利于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闸门,找到快速、准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所想,给学生所需,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许多数学概念的确立也常常经历着从众多“不同”之中寻找“同”的过程,于是,我们在概念教学中就可以还原这种概念的原始创造过程,让学生经历思维的“发散”与“聚合”过程。

例如“放大”“放大比”的教学,教师在屏幕的左上角出示一张长方形图片,故意让学生说说图片上画的是哪个人物。学生说看不清楚,提议能不能将图片放大些。教师将图片作了三种变化:长扩大2倍,宽不变;宽扩大2倍,长不变;长、宽同时扩大2倍。前两种变化中,图片上的人物像“哈哈镜”一样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引得学生们哈哈大笑。三种变化中,只有一种属于数学上说的“放大”,学生一致认为是第3种。通过一番讨论后,学生认识了放大的特点。

教师在屏幕上保留下原图和放大图。“放大,通常用一个比来表示”,教师提问,“屏幕上图片的放大可以用哪个比来表示呢?”学生间出现4种意见,原图边长:放大图边长=1:2;放大图边长:原图边长=2:1;原图面积:放大图面积=1:4;放大图面积:原图面积=4:1。

教师认可学生说的4个比都有道理,接着让学生认识到“原图边长:放大图边长=1:2”与“放大图边长:原图边长=2:1”知识的本质一样,“原图面积:放大图面积=1:4”与“放大图面积:原图面积=4:1”知识的本质一样。

教师最后让学生讨论“边长比”与“面积比”,哪一种表示方法更好。经过讨论,学生发现:符合“放大图面积:原图面积=4:1”要求的并不能保证放大图的唯一性,而符合“放大图边长:原图边长=2:1”要求的放大图具有唯一性。于是学生形成共识,深层次地明白了“放大”与“放大比”等数学概念如此定义的意义。endprint

“放大”“缩小”,学生往往会误以为生活中的“变大”“变小”。消除这种生活经验给本课的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显得极为必要。教学中,教师通过三种“变化”的比较,一个问题的引领,使学生走出生活的“模糊”,走向数学的“精准”。同时,教师并没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知”的层面,更注重培养学生“创”的意识。“屏幕上图片的放大可以用哪个比来表示呢?”此问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探究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边长之比、面积之比、前后项交换位置之比应运而生。通过教学的“发散”“放开”,学生经历概念的“创造”,进而认识到概念的制定还需要“应运而生”,通过“聚合”,学生体会到,概念的规定与统一有其现实必要性。

三、“操作铺垫”法

康德说:“没有概念的直观是无用的,没有直观的概念是盲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直观手段应该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到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上去。”概念教学中,运用直观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当学生通过直观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后,要及时进行抽象概括,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的认识产生飞跃,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概念。概念教学要设法架起直观与抽象之间的桥梁,而动手操作是一种常用的直观教学手段,这在形体概念教学中最为常见。

例如“半径”概念的教学,学生学会圆规画圆后,一位教师如此让学生认识圆心和半径——

师:刚才每次画圆时,我们都要用圆规的针尖定什么?

生:定点。

师(在黑板上的圆中描出所定的点):知道这个点叫什么吗?

(教师顺接着部分学生的回答,完成圆心的教学)

师:圆规画圆时,除了定点,还要定什么?

生:定长。

师(用圆规在圆上演示):也就是要确定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你能在刚才自己画的圆里,用一条线段把这个距离表示出来吗?

(学生画完后,教师让一位学生到黑板上画)

师:注意观察,这条线段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结合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圆上一点”,然后让学生明确:这条线段从圆心开始,到圆上的一点结束)

师:这样的线段还能继续画吗?

生(讨论后明确):因为圆上有无数个点,所以这样的线段能在圆里画出无数条。

师:知道这样的线段叫什么吗?

生:半径。

师: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圆的半径?

生: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之间的线段叫圆的半径。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容易满足于直观演示与操作的热闹,不善于深刻思考,所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概括往往水平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关键处设问,引导学生研究、讨论、积极思维,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抓住本质特征,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概念。

上面案例中,教师通过圆规演示,并要求学生“画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让学生聚焦于“线段”;通过操作画线段,并要求学生观察“这条线段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让学生聚焦于“圆心”和“圆上一点”;以问题“这样的线段还能继续画吗?”,让学生继续操作体验“任意一点”的含义。在把半径概念中的关键词打磨得晶莹剔透,在前面充分有效的铺垫后,以“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圆的半径”这一要求来拉绳收网,半径的概念得到明确。概念教学的过程像一条精致的项链,珠联璧合,环环相扣。以上半径的教学不仅仅教学了半径的概念,还有机沟通了圆规画圆的原理并渗透了半径的特点。

四、“学玩结合”法

波利亚指出“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创设“学与玩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自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自觉获取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从而形成新的概念。

对一些有操作器具的概念,其教学不妨让学生玩起来,使学生在玩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含义和用途。如果这样的器具不能成为学生人人都有的学具,那么对于教师独有的教具,教师也应该舍得“贡献”给学生摆弄,让学生好好玩味一番,当然,这样的“味”,不仅仅是“趣味”,更重要的是“知识味”。

例如有位教师教完“升”这一数学概念后,把塑料量杯留在了教室里,因为下节课还要用。第二天上课刚走进教室,就有学生告诉教师,有同学在课间用量杯量水喝,还比谁喝得多,某同学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下了1升水。教师一听,乐了。好呀,这不正好可以增强学生对升的感性认识吗?于是,这位教师教完“毫升”后,特意告知学生:滴管、量杯、量筒等器具留在教室里一个星期,大家可以随意摆弄,前提条件是不能弄坏。得到了教师的允许,学生们摆弄得兴致勃勃……

我们都知道,课堂上多让学生使用学具是大有好处的,但有时限于条件,学生难以有机会接触一些器具,如果教师只是在课上演示一下,难免有许多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看清、看实、想透,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另外,学生对一些计量单位的感性认识普遍不强,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的操作、实践不够。本案例中,学生仅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对“升”“毫升”等概念的认识其实是不够充分的。教师通过“滞留”教具的策略,把学习从课内延向了课外。学生在充分摆玩教具的过程中,能够无师自通地弥补课堂上的许多缺憾。让学生“玩”,其实是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生活经验促进数学概念的正确建立,可以避免将数学从日常生活中孤立出来,这样可缩短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熟悉感。[1]

总之,概念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形态,它既是思维的产物,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一般特征、本质属性的认识,又是思维的工具,是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概念教学本质上也是思维的教学。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并根据不同概念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才能使概念内化于学生的头脑,成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心智操作的工具。[2]因此,我们教师应该认识到:数学概念,可能让人觉得比较枯燥、冰冷、生涩,但概念教学,必须也完全可以做到生动、有趣、有温度。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重视对概念进行正确的学术解构,又要設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教学解构。[3]

参考文献:

[1]许中丽.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综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5(3).

[2]赵占良.概念教学刍议(一)──对概念及其属性的认识[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5(1).

[3]许中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3).

责任编辑:石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其教学方式探索
当十二星座成为老师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对教学方式的分析与阐述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聚焦核心素养 改革教学方式——南安国光中学提升办学质量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传统教学方式在高中文科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初探
信息化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