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双主互动”的有效策略

2017-10-17 16:00李银霞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策略

李银霞

摘要:“双主互动”即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探索出了双主互动的基本结构、有效互动的基础、关键、支点、补剂、助推剂等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双主互动;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20/23-0104-03

“双主互动”即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呢?

一、双主互动——有效互动的基本结构

“双主互动”探究型教学包含三个相连的教学环节,即“设境—生疑”“导拨—探疑”“调控—评价”。

所谓“设境—生疑”,就是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选择的情境角度一定要准确,以有效对接教学的中心和重点。

所谓“导拨—探疑”,是指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时,必须依托教材这一学习资源,同时应补充相关课程资源,有效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更好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在这一环节,教师的导拨作用,重点体现在对课程资源的搜索与补充;其次,教师可设置一些具有思维梯度的小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不断走向深入。

所谓“调控—评价”,是指对探究结果的反馈与评价。探究型课堂的评价和反馈环节是实现“双主互动”的重头戏,最为精彩,不可忽视。

二、构建平等对话机制——有效互动的基础

要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必须创设民主和谐氛围,实现师生平等对话。这就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辩、敢质疑、敢参与。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对话机制形成了,学生的心灵解放了,感受到了“自我”的真切存在,才会思维敏捷、个性飞扬,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探求,构建起真正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问题)——有效互动的关键

情景,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有效载体,是打造高效互动的关键,是链接知识的重要纽带,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手段。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从教材中挖掘“合作探究、多维互动”的良好素材,创设生动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促进师生双方的多向交流,实现师生的思维互动,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情景的种类有:问题情景、任务情景、案例情景、表现情景等,不论是哪种学习情景,都要突出问题性。

创设良好教学情景的策略:

(一)针对性

强调问题的针对性,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系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找到答案。阅读结束后,让学生积极发言,老师对其存在的漏洞进行补充,老师和学生互动沟通。同时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理解历史知识,加深印象,提升自身历史文化修养。

(二)合理性

所谓合理性,就是问题要与时代背景结合,同时结合学生当前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内容的特点而创设的,是形象的、生動的、可见的、摸得着的,能有效引起学生关注、强烈的探究兴趣。

例如在《罗斯福新政》一课中设计这样的情景: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现在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帮助罗斯福总统把病入膏肓的美国从经济危机中拯救出来:假如你是智囊团金融委员会成员,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假如你是智囊团农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假如你是智囊团工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产品过剩的问题,恢复工业生产?

假如你是智囊团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成员,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决就业问题?

然后教师将全班分成4个大组,各个大组分别围绕上述4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角色模拟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就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幅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历史画卷,罗斯福及其新政就离学生不再那么遥远,而成为了一个可感可触的生动的历史事件。学生就会努力深入历史,积极主动去探究。

(三)实效性

要想提高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的重难点,以教学目标为方向进行师生互动教学。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转换设计为“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而使学生了解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都已发生改变,因而是转折点也是开端。通过这样的转换设计问题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阶梯式问题对话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及难的教学原则,考虑学生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等差异,设计阶梯式问题,适应全体学生,也顾及个体差异,诱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其在教师引导、点拨之下,思维步步深入,实现师生互动。

(五)探究性

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互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进行引导式教学。

例如在进行《启蒙运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探究性问题:理性时代的到来是偶然的吗?启蒙运动为什么发源于英国?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是什么?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对启蒙运动的影响是什么?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为什么?逐步引导学生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探讨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提高高中历史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六)生活化

由于历史事件具有时代特征,给同学们的印象与感觉往往是“遥远”、无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借助多媒体、文学、艺术等生活化方式与手段,联系时事新闻、生活热点等,设置充满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拉近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的距离,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历史知识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感受历史就在身边。endprint

如教学《儒家思想的形成》时,由当今的读经热、国学热、祭孔热等文化现象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儒学究竟有何魅力?儒家思想的地位是怎样得以确立的?这样,由学生熟悉的现实着手,将现实和历史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欲望,给课堂互动奠定基础。由历史回归现实,引发学生思考,互动升华,提升认识。可见,在有效教学与互动中,问题的设计只要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同时抓住教学内容和社会现实的有机契合点,就能带给学生以思想震撼和心灵启迪,而不是纯粹地看教学气氛的活跃与否。

(七)开放性

应根据教学实际,巧妙设置开放性问题,可引发同学们多元看法,使其主动参与讨论活动,发挥想象思维与创造力,表达不同想法。

如教学《辛亥革命》后,可设置如下的开放性问题:1.倘若你们穿越时空,变成了孙中山先生,会怎样构建“中华民国”?2.设想一下假如你们处在孙中山先生的位置,你会让位给袁世凯么?3.假设袁世凯没有窃取革命果实,孙中山是否可以完成“民主共和”的梦想?请分析并说明原因。这样,通过开放性问题,可引发同学们多元看法,使其主动参与讨论活动,发挥想象思维与创造力,表达不同想法。当然,若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学生需深入探究“民主共和”,以事实说话,促进生本交流。可见,思维的多向度,并非信马由缰;结论的多元化,绝非随心所欲。讨论需要符合命题立意,注意史论结合,避免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空发议论,无的放矢。另外,在不同观点碰撞下,往往会产成思维火花,促进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批判与创造的习惯,而不再死守课本、人云亦云。

四、小组合作學关——有效互动的支点

小组合作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有效的学习小组;

2.分配组内角色;

3.精心设疑,目标引领;

4.课堂展示;

5.教师点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历史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教学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小组学习,弥补个体在思维、时间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发挥团队力量,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五、丰富多彩的教学材料——师生互动有效性的补剂

由于高中历史所要求的知识面广,教师须要借助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史料,“学思之窗和课后的本课测评、拓展延伸”巧设问题,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生活中的一些实物等,借此扩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方法,最终实现历史教学的意义和目标。

六、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助推剂

为加强对高中历史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等功能,按照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结合高中历史互动型课堂教学的模式,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合理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给予的鼓励,从而更加认真的学习。在评价时不能只是注重结果,同时也要注重过程,如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参与热情、回答正误、表达能力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每一位课堂成员的关注。在评价时教师还需注意少批评;扩大表扬的面,促进更多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责任编辑 冯梦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有效策略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