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梓铭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明确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真正价值。教育部随即启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工作,这无疑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试以核心素养中审美情趣的培养为例,探求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目标和价值,以期对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所启示。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情趣;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70-01
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把课程改革作为战略措施加以推行,试图通过课程改革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增强国力,努力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的审美教育对提高学生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从语文课程标准看审美教育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由此可见,要使学生完善自我人格,就应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课程标准》中“体会文言文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传统文化底蕴”、“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追求。
2.从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看审美教育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语文》(以下简称“语文教科书”)编选的文言文几乎涉及审美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反映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人性美。如《蜀道难》中蜀道山势的险峻高危呈现出自然景观的奇特、险峻之美;《左传》《战国策》等叙事散文记述了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透过历史事件学生可以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性美;《孟子》《庄子》《荀子》等说理散文集中了战国时期“儒、道”等学术流派代表的思想,通过学习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神之美。通过对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如《游褒禅山记》中“求学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道理、《师说》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寡人之于国也》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的道理……可以说,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美育潜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3.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分成辞赋类、经传类、史传类和论议类等四种类型,现对其教学进行以下几种方法的尝试:对于辞赋类文言文,其语言凝重典雅,滋养了现代汉语。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情感时可以根据语调语韵配上合适的音乐来唱读。“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变为自己的东西”。如《归去来兮辞》《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文言名篇,不通过反复诵读是很难领略其中所蕴藏的妙处。通过诵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对于经传类和论议类文言文,往往包含许多熠熠生辉的前哲圣断,如《师说》中“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过秦论》中“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思想性很强,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到其审美教育价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
对于史传类文言文,主要是以历史事件为依据,教师可以使学生在了解文本中所叙述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的面貌的基础上,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课文。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如教学《鸿门宴》《荆轲刺秦王》时,可以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把文本中的内容表演出来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文本所表述的历史事实,探索文本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任重而道远,结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注重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孙秀伟.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5] 刘凤岭.文言文教学实录:案例、感悟、评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