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摘 要: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已经是发展趋势。“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9B-0012-02
“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加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非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及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生态。也就是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实體经济相结合,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创新力。“互联网+”带来了整个中国第二次创业的大潮,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天来了。
我国最早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是李克强总理。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在达沃斯论坛上,指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人人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利用“互联网+”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筹”等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会议明确了“互联网+”对“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重要支撑作用。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全国各高校和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创新创业的浪潮中,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增加,高职毕业生的创业比例高于本科生。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自主创业学生的收入也显著增加。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我国已连续三年实现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双增长”。
在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有将近九成大学生想过创业,有近三成学生有过创业经历。在此次调研中约有12万名大学生正在准备创业或正在经历着创业。而非211、985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愿望更强烈,创业人数比211、985院校的学生高出12个百分点。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主要是“机会型创业”,即创业的目的并非因为生活所迫,近六成创业者创业的目的或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或是为了追求一种“自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大学生创业目前主要集中在餐饮、农业、IT、教育、文化等领域。其中住宿和餐饮所占比例最高。
二、“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呈井喷式增长。2015年教育部启动了第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有近20万名大学生参加,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届大赛,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项目。但是从比赛中也看出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力度不够
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但是往往比较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相分离,这就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缺乏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基础。当今大学生创业离不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但很多大学生对云计算、大数据不太了解,学校也很少开设与此相关的课程,因此,高校大学生在“互联网+”创业过程中势必会遇到重重困难。尤其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IT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瞬息万变,落后的教育必然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绊脚石。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简单激进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社会经验不足、行业准则不懂、市场认识不清,尤其对市场调研不足,往往只是凭着一腔热情就盲目投入到创业中去。在创业过程中缺乏风险管理思想、风险控制意识,在创业前缺乏风险评估意识。因此,在创业中容易失败。
(三)对国家制定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缺乏了解
目前,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为了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政策、创业贷款担保政策及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减免政策。虽然有上述优惠政策,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及高校对国家的优惠政策宣传不到位,致使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并未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无形中也阻碍了创新创业的发展。例如,有的学生认为贷款申请很麻烦,不知道国家专门为大学生下拨了创新创业资金及创业补贴,也不了解工商、税收等优惠政策。
(四)创新创业的环境不佳
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创新创业支持以来,科技创新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高校重视力度不够,无论在人力还是物力上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大部分高校没有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虽然有些高校已开始建立科技园和孵化器,但目前并未很好地利用起来。
三、“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途径
(一)高校应加强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
首先,高校应加强双创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尤其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更是最近两年才提出来的,目前只有少数高校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在讲授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讲授理论为主,因此,需要培养一批既具有理论素养又具有实战经验的老师。高校可以通过送老师参加国家级或省级的双师培训,或送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高校还可把这些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和聘任挂钩起来,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聘任一些知名企业的成功人士作为外聘教师,给学生传授一些实际经验。
(二)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双创课程体系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优化。首先,应将双创课程纳入学分管理,以便引起大学生对这门课程足够的重视。并从大一开始就对全体新生进行双创普及性教育,从大二开始对那些积极性很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有目标的精准辅导。其次,在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将电子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软件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第三,要将风险管理思想引入课堂,使学生们学到创业中必须了解的知识。同时还要加强行业规则、职业操守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endprint
(三)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自2015年起已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大赛通过搭建与创投机构、企业媒体等各方面的对接平台,推动高校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促進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大赛还成立了高校双创孵化器联盟,并与中国建设银行共同推进中国高校双创产业投资基金的启动运行。目前全国共有2100所高校,75万名大学生直接参加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载体,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四)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覆盖到乡镇、村落。据CNNIC第38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占比26.9%,规模为1.91亿。这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机遇。由于农村互联网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的电商发展也相对滞后,亟需大批复合型人才加入到农村的电商行业。大学生的加入对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为农村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技术保障,对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加大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出了许多优惠政策,2016年12月16日,教育部第49次部长办公会议通过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并可将创业经历、成果折算成学分,计入学业成绩。学校应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可以建立创新创业档案,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同时学校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灵活的学习制度。对休学创业的学生可以单独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并简化休学批准程序。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的选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因此对于创业者来说,需要不断地学习各种技能,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随着我国不断走向转型化进程,“互联网+ ”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的一种职业选择。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个人共同努力。
基金项目:内蒙古医科大学2017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YKD2017SXZZ029。
参考文献:
史进玲.“互联网+” 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3).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