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
摘 要:校园暴力一直困扰着校园和家长,为此,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司法部门采取“法治进校园”的措施,将法治宣传触角延伸到每一名学生,以创建“平安校园”的方式推动学生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本文从《内蒙古法制报》作为自治区唯一的法制专业媒体,对校园欺凌的现象非常关注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法制专业媒体开辟《平安校园》栏目的意义和效果。从《平安校园》栏目记者走进校园、教育局、司法机关,深层次地了解校园欺凌的原因,并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部门就如何防范校园欺凌出台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读,法制专业媒体从法治的角度予以报道,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反响,引发社会关注。《内蒙古法制报》利用法制专业媒体优势,采取宣传创建平安校园、促进“法”进校园、 共享“普法佳肴”三个角度营造出平安校园的法治氛围,也为媒体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发展之路,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法制专业媒体;《平安校园》栏目;法治宣传触角;“法”进校园;最美心灵家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9B-0020-02
学生是特殊的群体,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行为意识和思想意识不健全,自卫能力比较弱,是极易受到不法侵害的群体。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学生的安全越来越重视,学生放学都安排民警执勤,确保学生的安全。然而,校园暴力一直困扰着校园和家长。为此,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司法部门以“防治校园欺凌、护航未成年人成长”为主题进行了大量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内蒙古法制报》作为自治区唯一的法制专业媒体,对校园欺凌的现象非常关注,在报纸的主要版面开辟了《平安校园》栏目,《平安校园》栏目记者走进校园、教育局、司法机关,深层次地了解校园欺凌的原因,并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部门就如何防范校园欺凌出台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读,引发社会关注。其实,仅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依法处理个案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只有营造“平安校园、杜绝校园欺凌”的氛围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 延伸法治宣传触角,创建平安校园
普法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系统、综合地规划与实施发展的重要工作。在“十三五”规划工作实施与“七五”普法工作扎实推进的特殊阶段,法治宣传工作与安全教育工作持续有效地结合开展,极力保障了校园师生和社会大众的合法权益。实际上,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校园的师生对校园欺凌的法律知识只是停留在书本上,遇到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导致校园欺凌问题时有发生。
《内蒙古法制报》作为普法的专业媒体,宣传法律知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报纸从开办《平安校园》栏目以来,并没有停留在栏目上,而是延伸法治宣传触角,走进学校创建平安校园。在《同心播撒法治阳光 众手托起明天希望》的一期专栏里,通过《平安校园》栏目进校园,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得到了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司法部门的肯定,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事实证明,通过司法部门的以案说法、教育部门的法规教育以及和学生互动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校在一段时间内校园欺凌现象大大减少。
随着学生们使用通讯工具的升级,学生们通过手机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现象,为此,《平安校園》栏目还和公安民警一起,走进校园宣传如何预防电信诈骗,教育学生们如何识别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链接、诈骗无线网络等诈骗手段,让学生们从心理上筑起一道防线,使诈骗嫌疑人在学生们身上无计可施。随后,记者将活动现场的采访在《内蒙古法制报》上全方位予以报道。并第一时间在新媒体上也进行了发布,学生和家长看了后学到了防范诈骗的知识。
法制专业媒体将触角延伸到校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法制专业媒体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就凭这一点,法制专业媒体走进校园传播法律知识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应该进一步推广,促进平安校园的发展。
二、推动法治理念培养,促进“法”进校园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整体数量虽然下降,但却呈现出暴力化、低龄化、成人化趋势,尤其是校园欺凌和暴力案件时有发生。据办案人员说,依据办案实践来看,出现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淡薄,没有很好地学习法律知识。其实,说到底,就是学校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法”进校园只是书本上的法律学习,没有很好地理解和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导致一些学生一时冲动,发生校园暴力案件,造成终身悔恨。
传统的法制专业媒体要想发展,必定要寻找展现自己法律长项的优势,顺势而为,将法制宣传和法律知识传播融为一体,用活动推动媒体的发展,通过活动和读者互动。传统媒体也要借助新媒体发力,线上和线下同时推广自己,以得到读者的认可。网络时代的传统媒体浴火重生后,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过程中,传统媒体作为一个行业不会被淘汰,而出局者必定是那些未能完成脱胎换骨般蜕变的个体,以及那些故步自封、无法适应新形势的“传统”编辑记者。转型后的传统媒体终将以其无可替代的优势,获得自己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传统的法制专业媒体一定要抓住机遇,寻找突破点,实现专业媒体的全方位发展。
《内蒙古法制报》一方面根据自己的现状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另一方面用活动和读者互动,促进工作的开展。《平安校园》栏目记者和检察院的干警一起,走进校园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讲座、实地参观活动,并在报纸的显著位置作了题为《检察开放日:向校园欺凌说不》《模拟法庭助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报道。模拟法庭上,中学生们穿上法袍,严肃地坐在“法庭”上,被告面对原告的起诉,脸上露出惭愧之色。尤其扮演被告人的学生,为全体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让学生们体会到法律底线绝不能触碰。这些具有现实意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受到了教育,法制专业媒体进入了校园,体现了媒体的价值。
三、 营造最美心灵家园,共享“普法佳肴”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未来极其重要。青少年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心理变化难以捉摸。在普法教育上,一定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心理教育,普法之前,一定要开展心理教育。学生时期是一个人行为、性格和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如何从这一时期培养学生们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良好品行,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责任。同时,也是法制专业媒体应尽的一份社会责任。endprint
要让学生们做情绪的主人。面对生活、学校、家长、学习成绩竞争的压力,学生们如何疏导自己的情绪,是全社会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法制专业媒体通过普法进校园的时机,先从心灵教育开始,让学生们内心里拥有最美好的理想,并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努力。
《内蒙古法制报》作为法制专业媒体,是如何利用专业媒体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呢?《平安校园》栏目记者和心理咨询师走进校园,用事实说话,通过事例告诉学生们好情绪和坏情绪对人生的影响,开心、喜悦、愉快、乐观是好情绪,悲伤、失落、哭泣、伤心就是坏情绪,如何管控好这两种情绪,就要把握好角度,多角度看问题,从而让学生们的心理逐渐成熟,为普法教育打好基础。之后,《平安校园》栏目推出《与心灵相约 让健康同行》的报道,学生们互相传阅,心灵受到一次洗礼,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和现在拥有的生活。
如何能够让“法治进校园”取得实效呢?通过心灵教育,学生们学会多方面看待遇到的各类问题,普法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平安校园》栏目根据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课程,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对多起涉及校园法律的案件进行了报道,学生们课堂上通过报道就能学到很多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让学生们认识到法律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把学生们培养成遇到问题用法律解决的思考方式,便于以后的成長。
当下,有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不惜使用版面渲染涉及未成年人暴力、恐怖的内容传播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这是一种严重违反《出版管理条例》的行为,侵害了未成年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鼓励新闻、出版、信息产业、广播、电影、电视、文艺等单位和作家、艺术家、科学家以及其他公民,创作或者提供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出版、制作和传播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内容健康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国家给予扶持。法制专业媒体立足法制宣传优势,展开普法教育,走进校园延伸法治宣传触角,培养学生们的法治理念, 在学生中营造最美心灵家园,让学子们共享“普法佳肴”,从而在校园里营造出遵法守法的氛围,不仅能够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也是法制专业媒体的生存之路。
参考文献:
[1]彭丹.新时期中国法制报道现状及策略研究[D]. 四川大学,2006.
[2]王磊.法制新闻传播的道德问题研究[D]. 安徽大学,2005.
[3]黄玉屏.试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人文精神[D]. 广西大学,2002.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