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摘 要:本文針对“3+2”中高职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思路。
关键词:分段培养;师资队伍;探索研究;见解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提升学历层次迫在眉睫,“3+2”中高职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五年一贯制培养等办学模式相继出现,这两种模式都是通过中职学校和大专院校联合办学来提高学生的学历层级,也是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提升学校职业教育的一个亮点。2013年我校与威海职业学院联合办学,开办第一批会计等专业“3+2”中高职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学习班。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既发挥中职学校的特长,又借助高校的优质资源,培养出高技能的大学毕业生,这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中高职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师资队伍的现状和问题
一是逐年递增的学生数量与教师的比例失调。中职与高职的专业教师都是根据上级文件按一定比例来配备的,教师的工作量平均周课时在12节到16节。中职学校因为学生可以对口升高职,招生数量逐年增加,而对应的高职学校招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专业教师的严重不足,师生比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比例,教学质量随之受到影响。
二是专业教师的素质参差不一,缺乏高级专业教师。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职业学校一度扩招专业教师。各地对专业教师的招聘条件一般比其他教师低,原因是来应聘的专业教师少有教师资格证。特别是在企事业一线的专业人才,很少愿意到学校来教学,导致中高职学校缺少专业高级教师。
三是中高职专业教师交流沟通的少。中职专业教师对“3+2”的学生采用的是沿袭三年制学生的标准来培养的,中职专业教师对三年制与“3+2”不同的培养方案理解不到位。中高职教师在有些相似课程的设置上没有统一意见,导致中职学生某些课程重复,而有些课又跟不上进度。
四是兼职专业教师队伍不稳定。“3+2”中高职的分段培养需要更多的兼职教师,特别是实习实训教师。中职专业技能课多安排在后两年,采用的多是模块教学和任务教学,实训针对性强,学校为了节省师资,往往多是聘用社会上的对口的退休人员或企业里的部分技术人员。这些兼职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一,兼职时间不稳定,流动性强,影响了学生的实习实训。
二、中高职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1.重视专业教师的可持续性招聘与引进
学校在扩招时,一定要考虑专业教师的配置、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的比例。在保证一定数量骨干教师的基础上,通过外聘、返聘、兼职、短期聘任、联合协作等方式,不断充实教师队伍,缓解师资力量紧缺的矛盾,促进专业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师资队伍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人才引进与招聘,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出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
2.加强中高职教师的定期交流与沟通
中高职学校专业教师必须明确分段培养的目标与标准,通过召开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技能大赛等方式,加强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高职专业教师有计划地在中职学校兼课,参与中职学校的专业活动,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中职学校可借助高校师资优势打造学习型的专业教师团队,通过与高职学校共同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教材分析与研究、“师徒”结对、课题研究、课堂教学观摩指导等合作交流形式,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专业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培训。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对优秀专业教师破格聘用或优先晋升职称
教师发展需要平台,学校要尽力为专业教师提供培训服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观摩、培训等教研活动。利用寒暑假时间,学校分期分批派专业教师赴企业第一线实践锻炼,让教师将实践中体会的“合作.创新”理念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可将抽象的书本知识化为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学校要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特别是引进竞争机制,评选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使每一位教师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获得同等的学习培训机会、职务晋升的机会,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4.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注重教学模式的改进
中高职的对接教学对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招生的学生质量明显提高,而高职学校面对的学生却与普通高中招考进来的学生绝对不一样。教师如何教学、怎样管理、如何将学生培养成才,是中高职专业教师面临的严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个人素质过硬。
总之,“3+2”中高职的分段培养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在师资队伍方面,要尽量考虑到专业的特点,打造一支名师引路、骨干带头的专业教师团队。
注: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会计专业‘3+2中高职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5746)的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