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泉先
摘要:体育是塑造中华儿女强健体魄的最直接的方法。初中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不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指导,并且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能力;培养
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是指由个体的体育智慧,体育知识、体育技术及技能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这一综合体,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能完成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就证明个体具有实际的体育运动能力。
学生的体育能力,主要是指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即使毕业后,在其漫长的人生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及其特点,根据自己处于不同年龄段上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环境与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内容,独立从事科学锻炼,以满足个体身心健康的需要。
一、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内容
初中生体育能力一般有如下几方面: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攀登、爬越和平衡等等;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的本领;运动保健能力。掌握了创伤的预防和处理能力,就能运用卫生知识和运动医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锻炼,预防和消除致伤、致疾因素,确保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身体适应能力。其目的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它与运动适应能力相区别。运动适应能力目的在于参加运动竞赛,为此,运动训练负荷要不断加大,而且要经常进行超负荷训练,对机体的刺激强度往往达到了极限水平。身体适应能力在这里指的是身体对寒冷、炎热、风雨等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中学生根据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实际需要,在进行自我锻炼时,遵循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创造符合自身健身条件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它是中学生从事体育锻炼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
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可以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在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能提升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并且在长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个人、群体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能更好地学会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在不断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掌握组织观念,并培养适应集体的能力,这可以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进行4×100米接力賽的比赛过程中,学生会被分为几组,同时自己组的组员的发挥会影响到集体的成绩。这就需要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协作,还要具有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这样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在压力和挑战并存时,对自身进行调节,这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并且在完成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应对策略,积极鼓励同组同学,并使自身得到最大层次的提高,这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结组织能力,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学生们接触到未知的事物和人的时候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出来。教师要更加耐心、热心地去解决他们在尝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提出的疑问。例如,在学生们学习前滚翻的过程中,教师先教会学习要领,然后由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学生们可能姿态万千、动作多样甚至离奇古怪,但这是他们对翻滚的理解,同时学生们可能会自己尝试后滚翻的动作。可以让学生们在实践之后,交流心得体会。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自由思维空间的肯定,并让他们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遨游。对其不正确的动作,教师可以加以规范或者纠正,但是不要扼杀了最本质的创新思想过程。
四、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观察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包括对自己身体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应付具体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前者是最基本的、最表象的能力的培养。后者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专门进行培养的。通过某一具体事件的展开,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并调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从而对自身组织协调能力进行了一定的培养。例如,“伤员抢救”现象模拟教学,给定学生一个场景,让学生自己发散思维,发挥想象空间,分析观察周边的现象,从而展开自己对该次事故的抢救工作。类似的模拟,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依靠想象进行协调能力的培养,同时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识别能力和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
五、引进竞争机制,培养学生抗挫能力
竞争就是超越自我并战胜别人,比赛中的竞争是体育教学中一个主要形式。公平、合理的竞争,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建立合理竞争,并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娱乐活动需要及体育发展需要,才能施展学生的才能,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
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尊心及争强好胜、不服输与好学上进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自觉性和持久性,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竞争环境,并采用竞赛等方法组织教学。如在进行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练习时,采用追逐跑比赛、迎面接力比赛、十字接力跑比赛等形式。通过比赛,既达到了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效果,又激发学生在快乐学习氛围中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抗挫能力和战胜困难、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承受能力、情绪状态、态度情况等实际情况,设置适宜的挫折,以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在困难中磨练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六、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环境,不断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与交往能力的发展搭建舞台,让学生体验到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或达成某个目标,就必须具有协作意识,并在学习中不断增进相互间友谊,团结互助,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如:通过“火车赛跑”游戏练习,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协作的重要性及其个人价值。
总之,中学体育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