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强
(钟英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2)
怎样解题*
——从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起
●王 强
(钟英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2)
当遇到一个新的问题时,首先可以从特殊情形出发猜想出结论,并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回到一般情况下,猜想结论是否成立并给出验证;其次可以将问题的条件一般化,从而推广结论,或者将问题的条件特殊化使得结论得以加强.这就是波利亚《怎样解题》中特殊化与一般化的解题方法,值得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学习.
怎样解题;一般化;特殊化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学数学教研室开展以学习波利亚《怎样解题》中的思想方法为纲领,在各个年级开展“怎样解题”活动.笔者有幸在初一年级开展此研究课,基于初一学生“知识储备少,数学思维能力弱”的前提,从最基本的动点问题渗透解题教学中“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方法.当遇到一个问题无从下手时,可以从最特殊的情形出发,得出特殊情形下的结论,基于特殊情形下的结论猜想出一般情形下的结论,再通过证明验证结论,这是数学研究最自然的办法之一,同时也是解题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正如波利亚所说:“没有一道题目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总存在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我们继续研究解题,然后将问题条件一般化;或者将问题条件特殊化,加强结论,最终从特殊走向一般的是要教会学生解题方法.
环节1 回顾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明确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方法.
师:请同学们来复述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生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你能否通过一些特殊的例子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2:一副三角板的3个角分别是30°,60°,90°或45°,45°,90°,内角和是180°.
生3:可以通过将△ABC的顶点A压缩至边BC上,这时可以发现∠B,∠C都是0°,而此时的∠A的度数是180°,通过这个特殊的位置猜测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4:也可以通过将边BC无限地缩小,会发现此时∠A接近于0°,∠B与∠C的度数都接近于90°,此时也可以猜测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这3位同学讲得很好.通过将几何图形经过适当变形之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图形特殊化后,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也许就是在一般情形下的答案.这样一种研究解题的方法就是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提出的“特殊与一般”方法.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人的认识从感觉开始,再从感觉上升到概念,最终形成思想.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用这样一种办法来研究怎样解题,体验特殊与一般的魅力.
思考 生3的回答是源于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下的阅读材料,之前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内容时已经让学生自己阅读过,在上公开课时学生能想到此方法,说明学生对于特殊化思想还是有印象的,生2的回答是特殊化的具体表现.在课堂中,生4的回答让我们感到很“惊艳”,笔者之前也没有想到这个办法,说明只要引导到位,自然生成总是那么自然.
环节2 经典例题探究——特殊中见一般.
题目 强老师给爱好学习的小茗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图1
如图1,在△ABC中,AB=AC,点P为边BC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作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则PD+PE等于三角形中哪条线段的长?
学生陷入思考.
生5:老师,凭我的感觉,应该是AB边上的高.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5:根据刚才您说的办法,由于点P是BC上任意一点,我把点P的位置特殊成点C,此时PD+PE就是点C到AB的距离.
师:这个想法很好,假设点C到AB的距离是CG,下面我们尝试证明这个结论.
教师板书:PD+PE=CG?并给学生3分钟时间思考,然后巡视,大约有5人做出这道题目.
师:大家思考一下,点P除了可以特殊化成点C,点P在边BC上还有什么特殊位置?
生(大部分学生):中点.
师:中点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6:老师,点P是中点让我想到了中线AP,此时△ABP与△ACP的面积相等,都等于△ABC的面积一半.
师:说得非常好.(停顿两秒)如果点P不是中点,那么在移动过程中,△ABP与△ACP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有没有不变的量?
短暂停顿后,教师看到学生恍然大悟的表情,大约2分钟后班上多数学生找到了解题思路.
师:请同学们来讲讲如何思考?
生6:联结AP,由S△ABC=S△ABP+S△ACP,易得结论.
师:回答得很精彩,掌声鼓励.我们发现S△ABC=S△ABP+S△ACP,这个方法很好,这是我们俗称的“等面积法”,大家注意提炼题目中的“变与不变”.PD+PE等于点C到AB的距离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7:因为AB=AC,在上述的等式两边同时除以AB,可得要求的结果.
思考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题目的结论是开放性的,需要学生猜测出结论,而猜测出结论就需要将点P移动到两个端点处,得到PD+PE是腰上的高.从课堂效果看,这个结论对于学生来说相对简单,至于结论是否正确需要我们去验证.引导学生将点P特殊化成中点的目的是提示他们得到面积相等,以及联结辅助线AP的做法,从而在任意的点P处想到联结AP,寻找在此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其中S△ABP+S△ACP的值不变.此题解决的另一个关键点是△ABC是等腰三角形.
环节3 问题拓展——从特殊走向一般再走向特殊.
师:正如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没有一道题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总存在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刚才我们研究的点P是在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点P还可以在什么位置?
思考片刻,学生小组之间交流.
生8:如果点P不在BC上,可以在三角形内部,把点P放在△ABC的内部.
生9:点P也可以在BC的延长线上.
生10:点P也可以在△ABC的外部.
师:关于点P的位置,除了在线段上,也可以在BC的延长线上,也可以在三角形内部、三角形外(板书)……,我们先来研究一下点P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然后再探究点P在三角形内部时,PD,PE和CG的数量关系.
拓展1 强老师给爱好学习的小茗同学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2,在△ABC中,AB=AC,点P为B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作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则PD,PE,CG三者有何关系?
师:请大家将PD,PE画出来,并思考此时PE是哪个三角形的高?
请学生上黑板板演(5分钟),教师巡视.
生11:PE是△APC的高,可以发现S△ABP-S△ACP=S△ABC,故PD-PE=CG.
师:讲得真好,依然用等面积法,只不过此时面积最大的三角形是△APB.
图2 图3
当点P为△ABC内任意一点时,又可以得到:
拓展2 强老师给爱好学习的小茗同学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3,在△ABC中,AB=AC,点P为△ABC内任意一点,过点P作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则PD+PE等于三角形中哪条线段的长?
生12:等于CG.
生13:肯定不等于CG,若点P靠近点A时,发现线段和接近于0,但点P靠近点C时,线段和接近于CG的长度.
师:讲得好,这就是我们不久前学习过的举反例,精彩,完美!
生14:如果点P在三角形内部,可以发现S△ABC≠S△ABP+S△ACP,因此点P在内部是不行的.
生15:把△PBC的面积加进来,添加辅助线PF⊥BC于点F,就可得PD+PE+PF和CG之间的关系.
生16:虽然S△ABC=S△ABP+S△ACP+S△BCP,但是由于AB≠BC,不能同除以AB,没有办法继续做下去,因此将点P放在三角形内部不合适.
师:讲得很有道理,这就是举反例的魅力啊!那么在什么情况下,PD+PE+PF可能会等于CG?
生:等边三角形.
思考 在这个环节,笔者的上课过程明显感到很顺畅,师生互动较好,许多问题迎刃而解.特别地,我们将一个问题条件进行改编,有时问题的结论依然成立,有时问题的结论并不成立,但将点P放在三角形内,通过特殊化点P的位置易得PD+PE的长度跟腰高没有关系.有学生想到了这题的本质是面积的和差,想到添加△PBC的面积,但依然解决不了问题,此时将等腰三角形改成等边三角形就很自然了.问题改编的思路是将条件特殊化,最终的结论将变得更强.
环节4 深入剖析——方法迁移一般化.
师:回顾刚才的拓展2,不能继续做下去的原因是不能同除以AB或者BC,若AB=BC,则有:
拓展3 如图4,已知点P为等边△ABC内任意一点,自点P向3条边作垂线PD,PE,PF,点D,E,F分别为垂足,探究PD+PE+PF与△ABC高的关系?
生17:由于S△ABC=S△ABP+S△ACP+S△BCP,因此PD+PE+PF=h,其中h是三角形的高.
师:同学们,我们发现了这么漂亮的一个等式,h是任意边上的高,由于△ABC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各边上的高都相等.那你有没有想过若一个三角形的3条边不相等,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呢?
图4 图5
拓展4 如图5,已知点P为任意△ABC内任意一点,自点P向3条边作垂线PD,PE,PF,点D,E,F分别为垂足,探究PD,PE,PF与△ABC高的关系?
师:拓展4留作大家课后思考,下面请同学们回顾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生18:今天我们学习了特殊与一般的方法,可以将问题特殊化之后,猜想结论,最终证明结论.
师:很好.我们首先将问题特殊化,在特殊中见一般;然后在拓展中一般化和拓展中特殊化;最终形成方法迁移的一般化.也就是今天这节课中特殊与一般的解题思想.
3.1 基于教学内容的思考
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等腰三角形的高为载体,运用“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方法,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的教学手段和“等面积法”应用贯穿始终,引导学生经历整个探究的过程.例题中联结AP是这道题目的难点,笔者通过试讲发现这条辅助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障碍,因此教师主导的地位应发挥作用.通过不断引导、思考、设问、思考、追问、讨论,提示学生找到中点P这样一个特殊位置,发现中点P与中线AP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过点P向两腰作垂线,找到了点P在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面积.
考虑到对初一学生而言,做钝角三角形的高也是难点,拓展1也仍然是开放性问题,果断地加入画高环节,体现了“做中学”的想法,笔者认为这是本节课中的亮点之一.对于点P为△ABC内任意一点,探究PD+PE与CG的关系,我们通过举反例将问题巧妙解决,但在解题过程中,不满足结论到此为止,适当增加了辅助元素,将题目的条件进行加强,得到更加精美的结论,如拓展3,鉴于时间原因未能完成拓展4,是这节课的一个遗憾.
3.2 基于数学思想的思考
数学思想方法是基于先前的基本活动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与回顾,形成自己的解题感悟与方法.而学生只有经历了探究的过程,才知道哪里是真正的难点和突破口,最终形成思想.本节课是基于波利亚怎样解题策略中的“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整节课从特殊到一般,猜想结论,从而证明结论,或者通过举反例将结论否定,整条主线脉络清晰.
3.2.1 几何图形的一般与特殊化
平面几何图形由点线构成,几何体由点线面构成,这些属于基本要素.而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就是一个一般化的过程.研究三角形从一般的三角形入手,到等腰三角形最终到等边三角形;从一般的四边形到平行四边形到菱形或矩形,最终到正方形的研究,都是基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因此方法的研究便可以迁移了,例如从一般的多面体到特殊的多面体;研究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初中阶段最容易想到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3.2.2 代数推理的一般与特殊化
例如我们研究(a+b)2,其实就是(a+b)(c+d)的特殊形式,因此乘法公式就是一般多项式乘法基础上研究特殊多项式的乘法.基于(a+b)2的研究顺利地过渡到(a+b)3,最终到达(a+b)n的研究,这就是高中所学的二项式展开定理.初中阶段推导基本不等式,都是先通过举一些具体的数字代入,比较a2+b2和2ab的大小,最终猜想出结论a2+b2≥2ab,最终通过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证明.高中阶段学习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概念可以转化成为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和定直线的距离,俗称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这也是从特殊到一般的生成.
3.2.3 函数研究的一般与特殊化
3.2.4 点线面位置关系的一般与特殊化
苏教版教材七年上册研究“平面图形的基本认识”中提到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高中阶段加入两条直线异面的位置关系,引入两条直线夹角问题.从线面的位置关系联想到面面位置关系,面面平行、面面垂直、以及面面形成的二面角问题,都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的思考,还是在思想方法上的反思,解题教学一定要基于“理解数学”这个前提.只有理解了数学,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和理解教学,这其中“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方法应用相对较多,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最终让学生从“怎样解题”到“学会解题”.
�2017-04-18;
2017-05-21
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个人课题“波利亚的怎样解题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c1846)
王 强(1987-),男,江苏南京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O123.1
A
1003-6407(2017)08-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