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戴明环理论的“互联网+”教研

2017-07-07 14:05蒋新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网络教研教师成长互联网+

蒋新成

摘 要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的出台,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成长已然成了时代的需求,常规的教研模式已暴露出其局限性。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平台的网络教研蓬勃兴起,其丰富的教研资源、宏阔的视野,实践智慧的积累和有效的专业引领,为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出了一片新的天地。笔者根据自身参与网络教研的一些心得,运用PDCA(戴明环理论)实现了从网络教研到“互联网+”教研,对传统教研实现了优势互补,在教研实践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和反响。

关键词 网络教研 “互联网+” 网络共同体 教师成长

网络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网络教研是网络发展下的一种产物,也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型教研模式。网络教研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从最早的QQ群、BBS论坛、博客,到现在的网络视频直播。教师与专家的在线及时互动,是当前教研方式的“新宠”,深受一线教师的追捧。网络教研应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功能,可以做到远距离教研活动同步直播,实现跨区域的零距离研讨。其不仅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互补共享,还可以让各地的课程专家、教研员、名师和一线教师在线上进行远程的互动研讨,有效地解决了一线教师的工学矛盾,提升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讨的便捷性和积极性。传统现场教研活动的一线教师不仅要承受车舟劳顿之苦,还要经受外出请假调课的麻烦。因此,在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大力推进网络教研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手段。网络教研还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阶段,有它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网络教研如果能与传统教研活动相结合,开展优势互补,实现线下与线上有机结合,定能让教研活动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为一线教师的业务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能量。

一、PDCA的含义

PDCA分别是英文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纠正)的第一个字母,也叫戴明环理论,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1]。它是一种质量管理体系,从质量计划的制订到活动的组织实现,是执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的科学程序,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按照既定计划和组织实施步骤周而复始地运作(如图 1)。戴明环理论为我们开展高效的网络教研提供了思路,可以使我们的网络教研活动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能大大提高网络教研的效率。

二、“互联网+”教研

网络教研是一种互联网技术发展下的应用产物,在当前还处于发展和需要完善的阶段。网络教研作为一种非现场非直面的方式,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并且作为一种传统教研方式的补充而被广大教师所接纳。但笔者经常参加一些“官方”和“非官方”的网络教研时发现,一般传统的网络教研存在一些问题:(1)网络教研以碎片化方式开展为主;(2)网络教研活动设计的规范性需要加强;(3)网络教研的管理和评估也有待完善。这三个主要问题直接影响着网络教研活动开展的效果。

针对传统网络教研急需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提升网络教研活动的质量,我们有必要运用PDCA科学程序,实现从一般的网络教研到“互联网+”教研。“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发展行业。“互联网+”教研是一个系统整体,要求每次网络教研都目标明确,有活动主题、活动过程记录、活动过程评价、研讨主题调整、研讨总结汇总。

三、基于PDCA的“互联网+”教研的实现

笔者前几年曾担任县名优教师带徒导师,为了促进徒弟的发展,在每学期除开展2-3次现场教研活动外,还安排了一定次数的网络教研。刚运作时发现网络教研活动形式单一、随意性大、缺乏主题,没有活动的记录梳理,更谈不上对活动与教师的评价,目标定位不高,是一种线上的随机性研讨。光靠一个师父或者一个团队力量还是很单薄,需要通过网络借助外界更多的资源来提升效果。笔者和某杂志社合作开辟了专题网络论坛“草根论坛”“案例研析”“教学一得”“教学困惑”等专题栏目,借助QQ群、微信群等做了有益的探索,全国众多教师直言受益匪浅。现在每两周定期开展网络研讨活动,包括话题探讨、名师在线直播、网络课堂点播,吸引了全国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省市都有一大批骨干教师加入,带动了众多的学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基于PACA(戴明环)理论,开展了一系列的网络教研实践。

1.Plan(计划)

师徒围绕着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总目标,每学期初制定一个网络教研主题,每次活动解决一个教学疑难问题,期末网络教研形成一个序列,彼此协同,互相促进。具体的操作是:要求徒弟首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认识自己课堂教学的优势,再根据实际状况,分析自己的教学优势,找出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紧扣课堂教学,梳理出个人教学薄弱領域或亟待改进的教学问题,再自我进行筛选,以形成研讨主题,上报师父审核后制定出网络研讨计划,明确每期的网络研讨主题和研讨步骤,并进行网络公布。

2.Do(执行)

学期初确定网络教研主题后,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计划实施,网络教研执行过程中做到“五定”:定内容、定时间、定人员、定形式、定主体发言人。每次开展网络教研每解决一个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提高一点。每通过一次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要求,确保每次网络教研都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地,保证了网络教研的高效性开展。网络教研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适时交流,其隐蔽性保证了评价教师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以实现教师与专家之间零距离的互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研活动[2]。“互联网+”教研还可以突破传统网络教研的途径,拓展拓宽网络教研渠道,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这对于提高我们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创新精神,改变他们的角色认识和科研意识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3.Check(检查)

在开展网络教研的活动中,除了要对上述的“五定”(定内容、定时间、定人员、定形式、定主体发言人)情况进行检查,还要在网络教研过程中对照各自的日常教学中所存在问题进行自我整改,并通过网络研讨做好记录和反思,再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课例研究等。导师根据网络教研计划,针对徒弟的网络发言、研修心得等进行常规检查,找出偏差,促进网络教研计划有效开展,确保计划实施。为了更好地促进网络教研的运行,各团队教师还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围绕听课、评课、改进记录、交流总结等进行汇总,完成改进计划,学期结束后统一汇总成网络教研序列主题集。

4.Action(纠正)

网络教研作为常规教研的一种有效补充,借助网络搭建研学合一的共同体,通过有效动态的共同对话、共同协作、共同帮助、共同学习等方式,使存在各种差异的教师学会分享,学会共同探究,最终获得主动的发展[3]。在常规教研中受时间、面子等因素限制,一些教研活动似有“点到为止”的样子,导致一些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提升存在困难。网络教研可以跨越时空、距离,教师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借鉴不同的教学方法,纠正在常规教研场合不敢公开说、不好说的话题,共同探讨如何使某种教学方式更贴近学生,更易被学生所接受,纠正一些有待进一步优化的教育理念或教学方法,以提高研讨的效率,在较少的时间内实现所寻求的效果。当然还可以对网络教研中出现的片面观点进行纠正。网络教研如此循环往复,可以使教师们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管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为实现高效能的信息技术课堂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网络教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 运用PDCA实现从网络教研到“互联网+”教研,是在新形势下进行教研活动的一种新探索。它并不否定其他形式教研的作用,而是通过挖掘专家与名师资源,达到和传统教研进行优势互补,实现零距离的远程网络教研,进一步扩大教研的深度与广度,提升一线教师参与教研的便捷性和实效性[4]。PDCA(戴明环理论)的精髓就是在自我反省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毋庸置疑,这是一个逐步走向成功的实践方法,在开展网络教研中如果能够利用这个理论去实践,我想一线教师的很多教育教学问题都可以得到更完美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白霞祖,羊艳.基于戴明循环理论构建独立学院系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才智,2013(8)

[2] 马卫民,张玉芹.网络教研文献内容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9(9)

[3] 戴仁俊.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9(2).

[4] 张新桥.网络教研舞翩跹—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听评课教研的实践与思考[J].技术与应用,2011.

[责任編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网络教研教师成长互联网+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录播教室应用与管理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幼儿园教坛新手园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拓宽师徒结对思路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