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刚
[摘 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让学生参与到讲评活动中来有利于帮助学生消化其中的疑点和难点,是值得尝试的一种复习组织方式。学生讲评的组織形式有易错题目分组讲评和典型错误集体讲评两种。面对选择题和材料题时,应采用不同的学生讲评策略。
[关键词]高三历史;复习;学生讲评;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8401
教师在进行高三历史复习时往往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等因素而采用教师直接讲评的方式来应对试卷评讲,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课堂容量很大,但也存在着学生对问题的反思缺失、学生主动性得不到体现的缺点。笔者结合教材与学情,把学生讲评这一模式带进了高三历史复习的习题课中,并收获了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学生讲评的组织形式
1.易错题目分组讲评
分组讲评时小组人数一般为4人,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对教师精选的习题进行分析,并陈述自己的做法和思路。学生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某些解题障碍就会暴露在同伴面前,这些障碍会生成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常常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互听互讲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得到了空前的激发。
2.典型错误集体讲评
集体讲评是在全班学生中进行的,学生对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整理出来的典型性错误进行反复交流与思考,使问题得到解决并能知道错误的原因。
比如,“中国能直接模仿西方国家的民主进而实施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跟现实世界的联系也很紧密,学生自然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全班集体讨论的方式使得所有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在互动交流中也得到有效提升。
二、学生讲评在不同题型中的策略分析
1.面对选择题时学生讲评的策略
在讲评课中,选择题的题干与答案都会同时呈现给学生,所以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根据自己统计的学生答题情况来进行正面讲解,使学生在得到正确答案的同时还能强化所学知识。不过这样的讲解也有弊端,比如学生再遇到这样的题目时还是会出错,究其原因是学生在纠错听讲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够,所以纠错的效果不佳。笔者关注到这个弊端后对评讲做出了改变,引导学生从以下层面入手:(1)题干分析时关键的题眼有哪些;(2)该问题正确的答案是哪个;(3)选择这个答案的原因是什么;(4)本题考查的是哪些知识点的关联。
例: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逐渐代替了古时候“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从制度因素方面考虑,是()引发了这样的变化。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在学生讲评环节中,很多学生对这道题目感兴趣,笔者当机立断把学生进行了分组,让学生在各自小组内开展讲评活动。期间笔者对学生小组讲评的情况进行了巡视,一个平日里历史成绩并不优秀但讲评中却异常活跃的学生映入笔者的眼帘,于是笔者请他来组织全班的讲评活动。他讲解道:我觉得题干中“行政区划为籍贯”和“变化”这两个词应该是本题的题眼,正确答案应该是C,题目的关键在于“行政区划”,分析题干我们还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变化;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是本题想要考查的知识点。他的回答完整而又准确,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解题思路也开阔完整。
笔者在多次的实践中观察到学生对于选择题的分析基本没有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及解题后的反思能力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也使得答题的正确率大大提升。
2.面对材料题时学生讲评的策略
材料题有着选择题所不具备的特点,学生讲评时自然也有不同的层面需要注意:(1)会分析、会解决、会寻找自身知识的不足;(2)寻找突破口,由点及面解决问题;(3)对答案质疑并进行再思考。
材料题的学生讲评活动中,很多学生面对他人的答案甚至参考答案总是很挑剔,表现得不易被他人说服,往往用更多的知识点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些现象在传统讲评课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学生讲评的优点就是在于他们能各抒己见进行交流。事实上,学生讲评中的所有质疑和分析都是学生逐步实现观点自我充实与材料分析能力提升的表现。而且,在质疑与分析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以及相互赏识使得师生之间美好的感情逐渐升温,学生更乐于展现自身的聪明才智,学习动机、成就动机也得到进一步的激发,这样高三历史的复习成效就基本得到了保证。
当然,高三时间紧张是大家都知道的,学生讲评也不可能覆盖每一张试卷或每一道习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讲评时还是应该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依据高考考纲有针对性地选择题目供学生讲评,抓住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出错的原因,使其在不断的反思与交流中展露出新的思想、新的品质,最终实现认知层面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