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碧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要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与关注现实社会问题。为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结合社会生活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选择时事热点问题,加强历史知识的实用性;正确客观分析历史,以全面辩证的观点来评价历史。
[关键词]中学历史;社会现实;有效结合;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7001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社会现实的前身,而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历史与现实相互交错,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只有清醒地面对历史,并在历史中反思,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现实服务。为此,初中历史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特征,密切关注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对社会问题做出最客观的评价与分析,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一、结合社会生活开展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历史
目前,许多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甚至有种畏惧的心理,原因在于他们现有的历史知识体系中缺乏对应的现实生活经验。为了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使得历史教学能够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社会很好地结合起来,完成知识的迁移,并能学会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例如,学习《科举制的创立》一课时,学生对于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对学校的考试制度却是耳熟能详,为此,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师: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聊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话题——考试,你们从小到大经历了无数次考试,那你们喜欢考试吗?并说说理由。谈到考试,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接着,师:看来大家都不是很喜欢考试,但是如果没有考试制度,国家如何选拔人才呢?然后,让学生观看一段科举制度历史发展的视频,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度。师:联系现在的考试制度,请你谈谈对科举制度的看法,并说说如果没有考试,你是否还会认真读书。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联系社会现实中比较熟悉的考试制度进行分析,自然而然地对科举制度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有所了解,进而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有效地深化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二、选择时事热点问题,加强历史知识的实用性
时事热点问题,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台湾统一问题、中日关系等,都可以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并且将热点时政问题与历史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和我国国情,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学习《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台湾统一问题进行讲解。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与讨论香港、澳门、台湾的统一问题,然后设问: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生:港澳是外交问题,而台湾是中国内政问题。师:我国政府为什么能够成功解决港澳问题,而台湾问题却迟迟无法得到解决?有哪些制约因素?针对李登辉与陈水扁的“台独”言论,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目前台湾统一應该用武力还是和平手段解决?港澳回归后采取“一国两制”,那国家完全统一后,该制度是否可行呢?让学生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对海峡两岸关系现状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
三、正确客观分析历史,以全面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
以史为镜,需要摒弃人类的爱憎与喜恶,对历史进行公正、客观的分析与评断。只有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的发展,才能发现当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指导现实问题朝着正确、有利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学习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形势,让学生思考:当代科技发展得如此迅速,那么将科技运用于战争中,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有学生认为,它将使得战争更具有毁灭性。有学生认为,它将使得未来战争目标更加精确,防御更安全,那将是零伤亡的战争。教师接着提问:那么你认为人类还经得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吗?目前,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已经陷入了困境,是否有开战的必要呢?让学生学会从历史角度,全面客观地分析这些问题,明白只要有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存在,就会有战争,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将中学历史教学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有效地改善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学闭门造车的问题,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开放性与现实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与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