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捷
(四川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摘 要:“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试说明”出台之后,针对题型的研究众说纷纭。针对阅读量剧增的状况,教师应在每一次考试之后的试题讲评尤其是文学类作品的讲评中,不只关注题目本身,更应侧重于引领学生完成阅读的审美拓展,使阅读类试题讲评的审美拓展与规范答题训练并进,与日常阅读教学的审美体悟相得益彰。
关键词:新高考;阅读类试题;讲评;审美拓展
一、没有审美参与的阅读类试题讲评是一潭死水
审美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感受、体验、认识和评价等一系列活动,考试作为教学评价活动的一部分,尤其是阅读鉴赏题目的讲评课程,也必然应该融合审美体悟。
纵观当前考试题目尤其是阅读题目的讲评课程,却极少涉及审美参与,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讲评现状:(1)订正答案:或宣读,或下发,或投影参考答案,让学生一字不落地誊写。(2)统一规范:整个过程由教师主导,满堂灌,机械重复答题过程,要求学生按照答案记住答题套路。(3)抓大放小:就题论题,过度关注错误率,缺少错误原因分析。(4)紧盯题型:提供答题模板,试图将阅读主观题变成填空题,求取立竿见影的效果。(5)查漏补缺:让学生辨识自己答案与参考答案的差距,明确答题思路……其中有很多方法基本都在强调学生的规范答题意识,在暂时提升学习成绩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真正的语文教学活动尚存一定距离,学生按照方法循规蹈矩的答题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想要进一步得到本质上的提升,则会遇到瓶颈。
教师在阅读类试题讲评过程中没有审美参与,会直接导致日常课堂与试题讲评课堂出现严重的审美分裂,甚而犹如一潭死水熏臭了一泓活水,直接影响日常课堂的审美体悟活动实施,这在诗词鉴赏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尤其明显。教学行为的矛盾性,直接导致语文教师渐渐失去了语文的阵地,让语文教学活动失去了美,让学生失去了日常课堂审美体悟的兴趣。
自2017年开始,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呈现出阅读内容剧增的趋势,取消阅读选考题型而将文学类阅读和实用类阅读一并纳入必考内容,诗词鉴赏更加注重读懂诗词、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倾向性,促使课堂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进行重要的转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转变,在实现日常阅读课堂注重情感体悟与理性认知齐头并进的同时,还要注重在阅读类试题讲评课堂使审美拓展与规范答题并进。
二、关于阅读题讲评课堂审美拓展的理论思考
关于阅读类试题讲评课堂的规范答题,众多资料文献都进行过探讨,一线教师也以不同的方式,不遗余力地践行着,所以本文主要探讨阅读类试题(尤其是文学作品类试题)讲评课堂上关于审美拓展的相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的求知欲望之所以从不熄灭,是因为他们总感到自己是知识的挖掘者,体验到因自己边思考边工作而带来的愉快感。”试卷上的文学作品,同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一样,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学生作为“观文者”,也必须“披文以入情”,即捕捉语言文字背后的形象,并把之幻化成心像,如此才能感知事物形象的优美,进而体验到作家的感情,直接面对作家的灵魂。
换言之,阅读类试题的答题,审美是锦,规范是花,錦上添花固然妙哉,但锦若不存,花必湮灭。黑格尔美学理论认为,美学是属于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低级阶段。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是一种绝对精神活动,它是作家体验与读者体验相融合的一种历史性交流(或对话)。即作家在创作中与读者进行意念的对话(如考虑读者趣味、社会需求),读者在接受中创造性地体验作家灌注进作品的体验。它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掘,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思维活动。
该理论启示我们,在考场上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也是学生融入了审美体悟的个体行为,如果在讲评过程中,教师强硬灌输,激发不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鼓动不了学生探究文本的干劲,学生的“主观意识”没有参与,那么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就会名存实亡,形同虚设。必须有学生的精神参与,才会有感性的触摸,渐渐地上升到理性认知的概括,这又必须有赖于教师在阅读类试题讲评课上不只是针对题目讲题目,而要进行审美拓展。
三、阅读类试题讲评审美拓展的实施方法
(一)别把试题当作试题,试题材料就是一篇文学作品
有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你们喜不喜欢古典诗歌?”“喜欢!”“你们喜不喜欢高考诗歌的这种鉴赏形式?”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喜欢!”
这个看似矛盾的回答耐人寻味。为什么学生喜欢诗歌,喜欢上诗词鉴赏课却又不喜欢回答诗歌鉴赏题?关键点在于日常的诗词鉴赏是审美的,而答题时抛弃了审美。没有审美参与,情境便无法再现,对诗词的把握就会带有功利性,再规范的答题模式也是枉然。像日常课堂一样通过审美去完成鉴赏,良性循环,试题作品审美与日常课堂审美方可相得益彰。
(二)诗词鉴赏试题:考场上默读,讲评时诵读,从形象、情感、技巧等角度全面审美
在考场上,学生只关注试卷上设置的问题,抛开日常课堂的审美体悟,直接按照教师答题步骤的指点,按部就班,这样做无法全面掌握诗词内容,达不到诗词鉴赏的要求。尤其是当前诗词鉴赏题加入了客观选择题,题目涉及形象、意境、手法技巧、语言特征、结构特点及情感主旨等多方面内容,要求学生对诗词作品的掌握更为全面,必须从作品的审美入手,在读懂并略加鉴赏诗词的基础之上再行答题,才不会误入题目设置的圈套,造成误解误答。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试说明”关于诗词鉴赏的题型示例的两个考题: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使人想到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
C.颈联“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的“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自己的情态,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E.全诗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题目设计了比较阅读、修辞手法、炼字、情感、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以及景物形象等诗词鉴赏考点,基本上是全覆盖,若学生不从审美的角度进行诗词鉴赏,答题步骤背得再熟也是枉然。作家夏丏尊说:“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字也在此。”在此类试题的讲评课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先读作品,通过朗读,带领学生跳出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待生活,抓住对象特质开动脑筋,有精神意识的活动,把感性的东西经过“心灵化”,真正领会作品的精髓,才能美美地置身于作品之中。学生通过训练,会在考场上不自觉地进行默读,读出景象,读出意蕴,也就读出了答案。
(三)文学作品类试题:完成句段含义、文学形象、表现手法、主题意蕴等综合审美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新高考形势下,考查点的增加,促使教师在试题讲评过程中不再只局限于题目本身,而要引领学生完成文学作品的全方位综合审美。同样以“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试说明”列举题目为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D.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研究类似题目不难看出,考点涉及面依然非常广泛:客观选择题A项考查具体情节,B项探究事件发展原因,融入了人物形象,C项进行细节推断,D项涉及艺术表现力和民族心理等,主观题(2)要求分析鉴赏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观题(3)要求结合文本意蕴等进行探究,这些题目基本涉及小说作品的全方面。在日常的试题讲评课上,教师必须像对待常规文本一样进行审美阅读,而如果不带领学生全面鉴赏而只注重规范答题,只会让学生在考场上捉襟见肘,疲于应付,这种缺失审美拓展的功利行为,会直接让试题讲评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遏,欲速则不达,事倍而功半。
朱光潜在读到陶潜“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时感叹:阅读是“打破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从而去寻找“可‘尚友的古人”,借“遗烈”的英魂使自己“感受兴起”。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在什么地方阅读文学作品,都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试卷上的文学作品又怎么能够例外呢?而高考阅读的考查命题也正是以审美鉴赏为出发点的。
参考文献:
[1]安奈特·布鲁肖,托德·威特克尔.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极具影响力的日常教学策略[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2]朱克华.文学作品教学的审美功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9):51.
[3]杜芬.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体悟文本之美[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6(9):80.
[4]尚凱旋.由感性到理性:对语文“教学精神”重构的再思考[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4):179.
编辑 张珍珍
新课程·教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