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陈国梁+齐向英
摘 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互助,通过互相切磋掌握孟德尔两大定律的相关考点和解题思路,并通过归纳和整合考点和思路,使学生将这部分知识进一步的内化,以便于学生应用时再提取。
关键词 交流生成式 教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3.029
Abstract Communicate with mutual aid group as a unit, through the relevant test each other to grasp Mendel's two laws and problem-solving ideas, and through the induction and integration test and ideas, so that students will further internalize this part of knowledge, to facilitate students' application and extraction.
Keywords communication generation; teaching design; Mendel's Pea Hybridization Experiment
1 教材分析
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材第一节,通过性状分离引出分离定律并对分离定律进行解释得出其实质。第二节通过为什么会出现新的形状组合?进行讨论得出遗传学的第二大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这一章是关于遗传的基础,为后面学习人类遗传病做好铺垫,在整本书的学习进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2 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针对高一学生学完第一章内容后的小节课,虽然孟德尔的两大定律已经学过,但是学生对于两大定律及其相关概念理解不彻底,此外这部分内容和数学的排列组合,概率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得学生很难应对自如的完成习题。
3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从生物多样性的西双版纳引入,通过视觉上的刺激让学生自主完成习题,以小组之间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习题的考点及其解题思路掌握,并通过对考点的归纳的同时发现自己的过失,合理的进行归因。这种教学设计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知识可以相互借鉴;使学生通过互相切磋提高合作意识,归纳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说出性状、基因、交配方式和性状分离等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
能力目标:能运用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内容和实质,推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的相关计算并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深层次的掌握孟德尔两大定律,进一步体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于孟德尔两大定律考点的总结和不同考点解题思路的掌握。
难点:将总结归纳的考点和解题思路灵活的应用。
6 教学过程(表1)
(1)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学的說法中正确的是C
A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显性性状
B显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纯合子
C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通常是杂合子
考点:概念的考查(形状类;基因类;交配类;两大定律的实质等概念考察)
(2)萝卜花有红、白、紫三种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是三种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
杂交类型→子代表现型及数量,下列关于杂交结果叙述错误的是C
紫花╳红花→398紫花 395红花
紫花╳白花→200紫花 205白花
紫花╳紫花→98红花 190紫花 94白花
A红色与红色杂交,后代都是红色
B白色与白色杂交,后代都是白色
C红色与白色杂交,后代既有白色亦有红色
D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需用紫色与白色杂交
考点:亲代基因(表现)型及比例正推法 /反推法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3)小麦的抗锈对感锈为显性,让杂合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F5播种后淘汰感锈病类型,则长出的抗锈病植株中纯合子占31/33
考点:杂合子连续自交
(4)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自交产生F2,请问:
取F2中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黑、灰身果蝇的比例为1∶3
取F2中的雌雄果蝇自交,后代中黑、灰身果蝇的比例为3∶5
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黑、灰身果蝇的比例为1∶8
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交,后代中黑、灰身果蝇的比例为1∶5
考点:交配方式的区别
(5)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D、d果肉黄色和白色F、f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如下所示为实验结果:
实验→亲本→子代
实验1→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有毛黄肉:有毛白肉为1:1
实验2→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全部为无毛黄肉
实验3→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C→全部为有毛黄肉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有毛,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黄肉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DDff、ddFf、ddFF
(3)理论上讲,若无毛黄肉B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理论上讲,讲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有毛 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ddFF、ddFf
考点:显隐性的判断;亲代基因(表现)型及比例 正推法 /反推法 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
(6)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基因i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在用杂合白色茧YyIi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的白茧与黄茧的分离比为13:3。
考点:9:3:3:1的变型
参考文献
[1] 徐胜媛.初中生生物前科学概念探查及其转变的实践研究[A].南京师范大学,2012:60.
[2] 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中各类型的比例DB/OL.2015.1.
[3] 张学林.浅析哈迪-温伯格定律的变式巧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0):208.
[4] 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全国卷2参考版)DB/OL.2016年6月:第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