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煜程+祝丽生
摘 要 公共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繁荣活跃公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公众文化建设活力不足和公共文化服务欠缺等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笔者提出:公共文化建设要实现“内”与“外”结合,即一方面需要依靠公众进行文化的一种自我培育,另一方面也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为建立公共文化体系发挥自己的服务功能。
关键词 公共文化 内部培育 外部服务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3.067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flourish and activate the public cultural life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For practical problems, the lack of vitality and public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such as lack of public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author: public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n the one hand, the need for a self cultivation depends on public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also depends on the guidance and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Play their service func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cultural system.
Keywords public culture; internal cultivation; external service
公共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繁荣活跃公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有举措。
1 公共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主体是公众,其建设都围绕着这个主体展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可以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乐于参与各项文化活动的组织型人才,使他们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的最有力推动者,拓展公众的文化活动空间。
(2)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建设不是极个别人和地区的文化建设,是惠及了所有老百姓的文化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可以激发最广大老百姓的参与积极性,使健康的文化理念取代一些不良的陋习,并能够使老百姓在文化活动中体会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同时,文化载体的建和文化服务网络的打造,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公众文化氛围。由于当前老百姓的集体文化活动欠缺,因而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能有效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培育积极的生活心态。基层社区和广大乡村是中国保存历史最为完整的区域,在它们的发展进程保留着许多优秀的文化习俗,需要不断的继承与创新。因而,加强公共文化建設就是要抛弃一切不良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垃圾,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资源得以发掘,使许多优秀的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并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新型公众文化氛围。
(4)有利于满足公众文化权力诉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的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公共文化生活比较薄弱,公众用于文化的消费比较少,再加上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公众的文化需求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对公众的文化权利重视不足,阻碍提升公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因而,积极开展公共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公众的文化素质,拓展文化权力的实现空间。
2 公共文化建设的内外现状
2.1 公众文化建设内在活力不足
(1)公众参与意识淡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集体化生产方式的解体,农村和社区集体凝聚力减弱,老百姓对公共事务的热情减弱,一些地方出现公共设施无人管理的现象。因此,由于公众凝聚力的减弱,他们主动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文化建设失去了主力军作用。
(2)活动方式比较陈旧。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私利价值观的影响,老百姓更多的是从事与经济有关的个体事务,而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公共活动中,因而,公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活动减少,一些活动的方式还停留在传统阶段,没有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开展一些积极有效的公共活动。
2.2 公共文化外在服务欠缺
(1)政府提供的文化资源有限。城市社区和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但是由于资源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缓慢,公众可利用的文化活动地方和资源有限,公共文化活动内容贫乏,缺乏新意,难以调动公众的积极性。
(2)文化工作专业人员缺乏。由于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等原因,加上社区和农村的文化专业人员缺乏,公共文化建设比较涣散,文化建设水平不高。特别是一些农村文化站工作人员缺乏,不能有效地组织和调动公众参与的热情。
(3)民间的优秀文化逐渐消失。在传统社会,不同地区都有其不同的文化底蕴,都拥有其与众不同的民间习俗,老百姓也会自发地组织和参与这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活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消失,特别是政府唯经济指标的影响,地方政府很少能够真正主动地、有效地开展公共文化建设,导致民间文化失去了它们的民间性与文化内涵,也失去了公众可以参与文化活动的领域。
3 公共文化建设要实现“内”与“外”结合
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政府引导和帮助重建公众生活方式,树立老百姓生活的集体价值,通过开展娱乐活动等方式,增加公众之间的交往,并在这种交往中获得人生的价值。而解决公共文化问题的实质就是人们通过文化活动获得一种享受文化的权利,达到一种社会和谐。
3.1 公众自身的内部文化培育
公共文化的建设需要发挥公众自身的作用,调动他们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培育他们一种自觉的文化理念。
(1)要积极增强公众主体参与意识,使公众逐步调出以家庭为主的狭小范围进入到更为宽阔的社会,通过培育其自身的民主和自治意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2)公众应自发的参与到对集体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实现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提升公共文化建设水平提供有效的保障。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去形成一种大家对文化建设的共同认识,有利于维持社会活力、维护社会稳定。从公众的个体角度看,文化的建设能够激发了他们进行文化活动的创新与激情,使更为新型的文化表现形式不断地涌现,能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3)保护民间传统文化,创新文化精品。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积极利用各地已有的积极向上的文化资源,逐步创作符合本地实际的文化精品。同时,应积极组织实施基层文艺作品创作活动,推陈出新,加大对百姓题材文艺作品创新力度,增强基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4)加强公共文化的自我供给能力。当前,通过一些简单的送文化的活动已经很满足基层老百姓对文化生活需求,仅仅依靠政府外在的供给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发展要求。因而,开展文化活动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政府为主的供给模式,逐渐形成政府引导和公众自我建设相结合的双重结构,保障公共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期性。同时,政府也应该完善鼓励扶持政策,加大了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文艺创作,力争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作品,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3.2 政府的外部服务作用发挥
目前,社会公共文化建设氛围不足,仅仅依靠公众自身的建设还不够,需要有另外一种力去帮助他们建立一种积极的文化体系,从现阶段来需要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对政府来说,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就是要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逐步和完善社区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就是说,政府的公服务职能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巨大的财政支撑,需要不断提供大量免费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而这恰恰是政府的服务职能体现。
(1)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丰富和活跃基层文化活动,提升公众参与基层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满足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通过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大力对接,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机融合,锻炼和培养了成千上万名业余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队伍,逐步形成了制度化、长效化的文化活动机制。
(2)升级文化基础设施, 创新服务载体。在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积极争取财政和社会力量对文化的投入,形成遍布城鄉的、能够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硬件设施体系。开展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文化活动,升级基础设施,更好地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让公众分享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文化成果。同时,要通过创新服务载体,打造覆盖各地的基层文化网络,推进各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推进基层文化的积极发展。各地应结合自身传统与发展的实际,开展一些紧跟时代主题,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生活。
(3)完善文化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公共文化服务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建设,需要政府积极发挥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文化投入,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各项保障机制。政府要建立公共文化投资保障机制,使公共文化活动能够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在此基础上,地方也应该积极探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投资模式,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公众文化建设中来,形成的多主体、多渠道和多领域的保障机制。
(4)加强基层文化人才培育。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文化精英人才的引领,地方应该积极探索文化队伍建设之路,保障文化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一方面各地要加强文化队伍建设,财政要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培育文化精英,提高其文化素养,并探索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地方自身的积极作用,逐步形成民间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机制。
综上所述,解决公共文化建设,一方面需要依靠公众进行文化的一种自我培育;另一方面也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为建立公共文化体系发挥自己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 葛慧君.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浙江文化月刊,2008(12).
[2] 张博.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人民论坛,2014(26).
[3] 马雪松,杨楠.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求失衡问题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