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燕
摘 要 武陵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处在四省市的交界处,发展相对边缘化,同时是多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区,武陵民族地区相对于我国东部其它地区贫困程度相对严峻。产业化扶贫是当今阶段我国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武陵民族地区是我国政府着力推进产业扶贫的重点试点地区,本文主要结合武陵民族地区基本现状及导致贫困的因素,探究了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模式、问题与途径,期望能够有助于推动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发展。
关键词 武陵 民族地区 产业扶贫 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3.068
Abstract The minority area of Wuling due to its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located in the junction of four provinces and c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vely marginalized, is also the gathering area of many minorities, compared to other ethnic areas in Wuling poverty areas in eastern China is relatively serious.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etting rid of poverty and becoming rich. The minority area of Wuling is the focus of the pilot areas of our government focus on promoting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situation in Wuling minority areas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explores the mode, problems and ways of industry in Wuling ethnic area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development is expected to help promote the industry to help the poor minority areas in Wuling.
Keywords Wuling; minority areas;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ialization
0 引言
武陵民族地區地处云贵高原的边缘地带,人口总计超过两千万人,是我国跨省交界处人口最多的民族地区,是我国重点扶持的连片贫困地区。自2011年11月被纳入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试点以来,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模式被不断探索并应用于该地区的扶贫脱困。其中产业扶贫是武陵民族地区扶贫的主要内容,是扶持民族地区脱离贫困的有效手段。产业扶贫主要是采取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以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给贫困人群提供生产以及就业的机会,从而改善民族地区贫困人群的生活条件。
1 武陵民族地区贫困现状及成因探究
1.1 武陵民族地区贫困现状
首先,贫困人口数量比较多,武陵民族地区境内贫困县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多,贫困发生概率相比较来说比较高,此外加上这一地区地理因素的限制,武陵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连片贫困人群相对较多。以铜仁为例,该地区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125个重点贫困乡镇,1781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21.9%,远远高于全国贫困发生率。其次,贫困程度深,武陵民族地区是湖北、湖南、贵州以及重庆四省市的交界地带,全地区人口1890余万人,人均经济水平仅仅相当于全国的三成,居民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恩格尔系数远超全国平均值,贫困程度相对来说比较深。再次,武陵民族地区贫困呈现连片式贫困特点,武陵民族地区境内各县发展均相对落后,境内辖有37个县,其中贫困县却达到了27个之多,境内国家级贫困县连片式的呈现在武陵民族地区境内。
1.2 武陵民族地区贫困成因探究
首先,地理因素的限制是其致贫的根本性原因。武陵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境内可以进行耕种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农业发展规模受到一定的限制,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较为脆弱,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土壤植被少,山洪、泥石流多发,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产品产量相对来说比较低,产业化有一定困难。其次,行政区域划分因素是导致武陵民族地区贫困的制度因素,武陵民族地区在行政区域划分上隶属于多个不同的省市,且距各省市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比较远,难以融入各省市经济体系中。再次,民族因素是导致该地区贫困的文化因素。武陵民族地区民族种类较多,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理念以及价值观念,加上少数民族固有的传统理念的约束,使得该地区相对来说比较贫困。
2 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模式探究
2.1 依托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依托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之一。武陵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主要有油茶、茶叶、蚕茧、蔬菜、干果、中药材、竹及肉类等农产品,并建立了特色农产业基地,区域性特色农产业基地正在进一步的推进与加强,重点发展潜力巨大的特色农业项目,形成“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格局,扶持优质茶叶工程、粮食生产示范工程、油茶示范工程等重大特色项目,打造农、林、畜牧产业结合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2.2 发挥民族特色,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化
武陵民族地区是多个民族的集聚区,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优良传统。依托民族文化,着力推进旅游产业是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又一重要模式。武陵民族地区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古迹、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手工业等工艺创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既保护与传承了优良的民族文化,又促进了武陵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财政补贴、政策优惠等手段,重点扶持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的手工艺产业的发展,推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与完善。
2.3 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地区工业产业化
一方面,武陵民族地区具有黄连、金银花、百合、杜仲等优势的中药材资源,这是医药化工产业的基础与重要原料。武陵民族地区以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利用现代先进生物提取技术发展中药饮片工业产线,大力推进新药研发;另一方面,合理开发锰、铁以及汞等矿产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延长产业链条,扶持业绩好、技术强、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在民族地区建立产业基地,以工业带动贫困群体经济收入的增长,实现脱贫脱困。
3 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面临的困境
3.1 武陵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设施薄弱是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面临的困境之一,武陵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与维修难度大,花费较高,其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武陵民族地区部分贫困群体长期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不通公路,没有广播,更没有电话,真是“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状况,基础设施薄弱直接导致了产业化进程严重受阻,粮油产量不高,耕地出产能力低,给生产经营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3.2 武陵民族地区市场规模不完善
武陵民族地区市场规模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市场供需失衡,产业链的发展不太完善等。以武陵民族地区蔬菜产业为例,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洪涝时的排水以及干旱时的灌溉都比交困难,并且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对于蔬菜市场供应产生严重影响。市场的供应链、加工链以及销路等的完善是市场体系强有力的支撑,只有完善的供应链与需求链的平衡才能盘活市场,扩大产业加工链,形成产供销紧密对接的市场体系。然而,武陵民族地区却面临着不完善的市场这一重大难题。
3.3 武陵民族地区资源流动不对称
首先是物质资源的单向流动,武陵民族地区属于产业链的低端,一般而言是为中心城市的工业化提供原料以及能源支持,但是利益却很少向武陵民族地区流动;其次是人力资源的单向流动,武陵民族地区发展落后,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文化水平均比较低,长期进行劳务输出,再加上武陵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物质资源匮乏,人才引进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再次是信息资源流动方面,信息资源不完善,信息传递不充分,一方面信息闭塞,政策信息传达不到,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不发达,天气预报、自然灾害预报信息传达不到。
4 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路径探析
4.1 完善武陵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基础。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整合武陵民族地区各项扶贫政策,与西部大开发以及中部崛起国家战略相叠加,大力加强武陵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水利、产业基地等重大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帮扶力度,特别是产业资金链的保障,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专项资金,专款专办,为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4.2 着力推进武陵民族地区产业链建设
武陵民族地区产业链的建设是完善市场规模的有力途径。其一,要加强武陵民族地区信息平台的建设,为扶贫产业的发展打通信息渠道,获取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等;其二,加强武陵民族地区资金渠道建设,为扶贫产业的发展做好资金来源、资金供应以及资金使用环节,确保扶贫产业发展的资金链;其三,加强物流供应平台建设,包括市场建设、交通运输、物资仓库以及产业基地等多方面的完善与支撑;其四,加强人才以及技术平台的建设,一方面要制定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扎根武陵民族地区,为该地区的发展做贡献;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创新,创建技术服务平台,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4.3 推进扶贫产业进程,完善特色产业体系
推进扶贫产业进程,完善特色产业体系是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又一有力途径。一方面,要着力引导武陵民族地区贫困人群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农、林、牧、渔业项目,因地制宜,选准项目与市场,做好技术、销售扶持,帮助贫困人群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要依托地区龙头企业,带动当地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在民族地区创建产业基地,为当地贫困人群提供产品销路、打造产前、产中以及产后一条龙服务,还可以为当地贫困人群提供就业岗位,扩大贫困人群经济收入来源,实现脱贫致富。
5 结束语
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不仅可以实现贫困人群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还可以帮助贫困人群勤劳脱贫,兼顾社会公平以及生产效率。武陵民族地区产业扶贫模式主要是发展特色农业、依托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借助资源促进工业产业化,但是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市场规模不完善、资源流动不对称等问题,这就必须完善武陵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武陵民族地区产业链建设推进扶贫产业进程,完善特色產业体系,以此来推动武陵民族地区脱贫脱困,实现贫困人群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丽娜.湖北民族地区贫困成因及扶贫政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2] 戴楚洲.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武陵山民族地区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3.1:8-11.
[3] 徐克勤,田代武,张建永,鲁明勇,朱朝晖.打造武陵山片区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研究[J].民族论坛,2016.1:37-51.